这3种场合千万不要批评孩子,孩子会感激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共同愿望。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变优秀。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难免会犯错,父母批评孩子也在情理之中,但要注意场合。

这3种场合千万不要批评孩子,孩子会感激你。

1

众人面前不责备

孩子都有着很强的自尊心,无论在家人面前还是在外人面前,都希望能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曾经在公园遇见过两个带着孩子的妈妈,一家的女儿乖巧可爱,一直跟在妈妈身后,另一家的男孩围着妈妈跑来跑去,玩的不亦乐乎。

两个妈妈的谈论除了孩子的学习就是孩子的爱好,女孩的妈妈,自始至终都在夸女儿多优秀,成绩班里前五,每天要练两小时钢琴。

跑着玩的男孩不小心摔倒了,男孩妈妈转头骂道:“让你跑,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看看人家多乖,成绩好,样样优秀,你干啥啥都不行,笨的跟猪一样。”

男孩从地上爬起来羞愧地低下头没说一句话,对于一个孩子说,还有什么比当面责骂更伤人的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当众责罚孩子,看似体现了自己严格的家教,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心,但却实实在在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批评孩子要分场合,关起门来,指出孩子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就事论事比当众责骂更有效。

这3种场合千万不要批评孩子,孩子会感激你!


2

饭桌之上不责备

饭桌上教育孩子,是大多数父母的的通病,之所以选择在饭桌上,是因为父母白天忙于工作,只有晚上吃饭才能与孩子在一起。

很多父母就会趁着吃饭的时候唠叨两句:

今天学得怎么样,老师有没有叫你回答问题?

今晚打算几点写作业啊, 不能再拖了知道吗!

你这次考试成绩出来了吗?

......

父母觉得自己在关心孩子的学习,但对孩子来说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比如让整个亲子吃饭氛围变得紧张,有时候问着问着,就发起火来,连饭都不想吃了。

这3种场合千万不要批评孩子,孩子会感激你!


有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的消化系统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情绪的好坏和消化的好坏是成正比的。

吃饭时,被父母夸两句,可能这顿饭吃的皆大欢喜,如果被父母批评两句,孩子带着负面情绪,食欲也会下降。

父母的批评让孩子不知所措或者紧张害怕,有些孩子会憋着气吃完饭,有些孩子会直接和父母顶嘴,这样不仅没真正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反而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在采访中说:

“我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饭。因为一家三口每天聚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也就吃饭那点工夫。

一上桌,父亲就开始唠叨,你这个怎么怎么样,那个怎么怎么样,我经常是一边吃饭一边哭。

古人吃饭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父母教育孩子大可在吃完饭后,饭桌上批评孩子是不提倡的。

3

晚睡之时不责备

除了当众不责,饭桌不责,晚睡之时也要避免责备孩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睡前焦虑紧张,会导致睡觉多梦,睡眠质量下降,由此也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在孩子晚睡前批评孩子。晚睡前本来身体已经很劳累,对于父母的批评,有些孩子左耳进右耳出,也有些孩子受到父母情绪影响变得消极怨愤。

总而言之,晚睡前的批评会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晚睡与其和孩子谈论太严肃的话题,不如和孩子做好这三件事。

睡觉前和孩子一同阅读

,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进入阅读的世界,这个过程,不仅能丰富孩子的想象,还能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和孩子聊聊白天的事情,互相分享白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也算是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长的一种关注。

睡觉前反省自我,让孩子成长,不一定要通过批评,晚上睡前可以让孩子对白天的学习生活做个小结,自我反省有哪些好的地方,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久而久之,形成这种习惯,孩子能获得更快的成长。

常言道:与善人言,暖如布帛。伤人之言,痛如刀割。批评本就带着“伤害”的成分,何况是在不合适的场合。

父母一定要知道正确的批评方法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去改正,而错误的批评方式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击他的信心。

教育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愿所有父母都能真正做好孩子的领路人和陪跑人,为了孩子,我们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