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母親的復仇》:為讓繼女叫一聲“媽”,她豁出了自己的命

《一個母親的復仇》:為讓繼女叫一聲“媽”,她豁出了自己的命

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中,繼母戴維琪把艾莉亞視為親生女兒,呵護有加;雖然繼女並不領情,對她始終禮貌而冷淡,刻意保持著距離;但戴維琪始終相信,自己的真心終有一天可以融化堅冰,艾莉亞能夠與她成為真正的親人。

直到艾莉亞在一次派對活動中遭遇輪姦,而兇手卻被判無罪當庭釋放,一家人陷入巨大的悲憤和傷痛中,戴維琪對著丈夫崩潰大哭,說:“我永遠失去艾莉亞了。”丈夫想通過法律途徑為女兒伸張正義,卻求助無門;艾莉亞幾近絕望,選擇封閉自己;戴維琪挺身而出,尋找罪犯為女兒復仇。影片的最後,在罪犯槍口下劫後餘生的女兒得知真相,痛哭失聲,發自肺腑地叫了一聲“媽媽”。

可以說,這一聲“媽媽”,是戴維琪憑著對女兒的愛,豁出命換來的。在現實生活中也一樣,每一個後媽想贏得孩子的心都不容易。當年林青霞嫁給刑李原時,刑李原和前妻張天愛所生的女兒邢嘉倩也不接受林青霞,整天哭鬧,各種小脾氣,給林青霞難堪。為了做好後媽,林青霞付出許多,還和其生母張天愛交了朋友,直到後來邢嘉倩慢慢長大懂事,才知道了林青霞的好,接受了這個後媽。

在面對繼子女時,許多後媽常常會有很深的挫敗感,似乎怎麼做都無法得到對方的認可。孩子要麼冷漠疏離,要麼處處與你作對;這個時候,後媽往往會覺得對方是“白眼狼”,很難堅持繼續付出。而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孩子對繼母的這種對抗幾乎是必然的。

《一個母親的復仇》:為讓繼女叫一聲“媽”,她豁出了自己的命

首先,在孩子眼裡,接納繼母就意味著對親生母親的背叛,這對他們來說是難以承受的。在《一個母親的復仇》這部電影中,艾莉亞心裡其實非常清楚繼母戴維琪對自己的好,但她卻無論如何也不肯叫她一聲媽媽,甚至不想和她好好說話。

晚餐因為參加派對的事和父母起衝突後,艾莉亞在翌日早晨向出差臨行前的父親道歉;父親指出她對繼母的態度問題,說繼母對艾莉亞和自己親生的女兒一視同仁。艾莉亞哭著說:“我可以接受妹妹。可是爸爸,是你忘了我的媽媽,但是我不能,我不能背叛她。”

孩子對於母親的忠誠是與生俱來的,父親和繼母的關係,在孩子眼裡也是對自己母親的一種背叛。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要維護親生母親,忠誠於自己的母親,自然不會允許自己接納繼母。

其次,與母親分離的孩子往往存在安全感缺失的問題,內心防禦會很重,不太容易接受他人。就像是電影裡,艾莉亞哭著對爸爸說:“沒有媽媽的孩子,就失去了一切。”面對父親和繼母所生的妹妹,艾莉亞的心情也十分複雜,一方面她深愛妹妹,另一方面她也嫉妒妹妹。

在這樣的孩子心裡,世界是不安全的,他們會在內心建立一道厚厚的防火牆來保護自己。冷漠疏離、保持距離是他們保護自己的方式;他們害怕交付自己的感情,因為害怕受到傷害;所以寧願把自己隔離在孤獨之城。

最後,繼母對孩子來說,是競爭者,分享了爸爸的愛。當孩子失去母親後,會增加對父親的依賴感,覺得這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一旦父親有了新的愛人,孩子會有很強的失落感和不安全感。

林青霞在《窗裡窗外》中,提起自己婚後和老公度蜜月回香港的翌日,在門口與刑李原吻別時,邢嘉倩冷冷地說:“你幹嘛吻他?”並跑至游泳池邊,對林青霞不理不睬。那一刻,邢嘉倩的感受正是:林青霞搶走了父親的愛。

《一個母親的復仇》:為讓繼女叫一聲“媽”,她豁出了自己的命

明白了孩子不接納繼母背後的心理動因,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後媽這麼難當,她不僅需要付出真心實意的愛,更需要付出成倍的耐心,才有可能等到孩子那一聲發自肺腑的“媽媽”。如果你是一位後媽,想要贏得孩子的心,只要做到以下三點,並有足夠的耐心,相信孩子總有一天會明白你的真心。

第一點,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與關愛。失去母親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內心十分敏感,他們對愛的需求往往更高。想要得到孩子的接納,後媽必須給孩子足夠多的陪伴與關愛,真正貼心地為孩子著想。

據說,在邢嘉倩失眠時,林青霞有一個絕招:用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順著其脊椎骨上下掃來助其入睡,可以說是體貼至微。邢嘉倩成年後,創辦了幼兒教育中心,林青霞依然與邢嘉倩十指緊扣,陪伴她進入開幕式現場,給女兒支持。可以說,正是林青霞對繼女這種發自內心的關愛和支持,使她終於贏得了邢嘉倩的心。

第二點,能夠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並充分尊重她的個人意願。

未成年的孩子情緒穩定性很差,對繼母的感情也十分複雜,對繼母往往都不夠友好。如果這個時候繼母能夠成為一個穩穩的容器,承接住孩子的情緒,就有機會和孩子建立真正的連接。

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中,面對艾莉亞的不友好,戴維琪依然能夠做到平靜地把晚餐送到孩子的房間,對她說:“不管怎樣,不要和食物過不去。”是因為她真正懂得艾莉亞,懂得她的恐懼和不安全感。而當艾莉亞要求繼母不可以在外人面前提自己時,戴維斯同樣默默地尊重了她的意見。

第三點,能夠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真心實意為孩子著想。治癒傷痛的唯一良藥是愛,只要繼母能給孩子穩定的無條件的愛,孩子終將能夠打開心門,接收到這份愛。

電影中最令我動容的一個情節是:當戴維琪在醫院見到劫後餘生的艾莉亞,從醫生口中知道了她的悲慘遭遇後,掩面痛哭的情景,整個身體都在抖,那種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悲憤,讓你感覺到她的生命彷彿是和艾莉亞聯結在一起的,因為體會到艾莉亞的痛而如此憤怒和悲傷。

我相信,正是這份和對待親生骨肉一樣的無條件的愛,激發戴維琪走上了復仇之路,她不能忍受看著艾莉亞如此痛苦卻什麼都不能做。也是這份愛,真正打開了艾莉亞的心門,讓她流著淚叫出那一聲“媽媽”。

後媽不好當,如果你選擇了因為愛一個男人而接納一個孩子,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去接受他的質疑和對抗。但你也要相信:愛是能夠打開孩子心結的唯一鑰匙,只要你在打開門之前,有足夠的的耐心和耐力去走完這段路程,終將守得雲開見月明。

《一個母親的復仇》:為讓繼女叫一聲“媽”,她豁出了自己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