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做局和善意运用套路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也许很多人都有过相似的经历,就是大部分班级差不多都存在不愿意擦黑板的情况,如果在哪个班里,擦黑板都不成问题,反倒会成为一件不太正常的事儿。可就有这样的班级,黑板擦得又快又干净,几乎是一尘不染。恰巧这样的班级学习成绩在全年级也是最好的,而且比其他的班要好上一大截,甩别人好几条街。那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擦黑板这活儿要么是值日生做,要么就是那些惹老师发脾气的人来擦。某种意义上讲,擦黑板经常被当做是一种惩罚。像那些调皮捣蛋的、迟到逃课的、没完成作业的、考试不及格的同学,经常会被罚擦黑板。但是,那个把黑板黑板擦得又快又好的班却反其道而行之:谁受到了表扬,或者谁成绩进步了就奖励谁来擦黑板。你看,他们把擦黑板当成了奖品。那是不是每个人在擦黑板的时候都会带着荣誉和自豪感啊?自然就擦得又快又好。

同样都是擦黑板,不一样的赋能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一件事儿,它自己是什么不重要,而是人们把它当作什么才更重要啊!

咱们还拿擦黑板来说,当擦黑板成为惩罚的时候,人们在心里就会厌恶它,就想避开它;可一旦它变成了奖励,人们就会渴望得到它,就极力去靠近它。

擦黑板这事儿,让我想到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刷篱笆墙的故事:

巧妙做局和善意运用套路

汤姆调皮惹怒了姨妈。为了惩罚他,姨妈让他把家里的篱笆墙全都刷上油漆。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汤姆多么渴望也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到外面玩耍,享受自由欢乐的时光啊,可他却不得不面对这又脏又累的刷篱笆墙的苦差事。

刚要开始工作,汤姆看见一位小朋友去打水,便主动上前,想用搭上一个玩具的代价,用刷篱笆墙的差事换他打水的工作,但却没能成交。正当汤姆心灰意冷的时候,他的脑子里闪出一个恶作剧般的念头,一个奇怪而有趣的想法涌现出来。

汤姆开始极其认真地刷着篱笆墙。一会儿他的另一位小朋友本恩从他身边经过,还故意带着嘲弄的神情用玩具挑逗汤姆。汤姆却假装没看见,摆出一种忘我地投入到刷篱笆的工作中的姿势,他用刷子认真地刷几下,然后退到远处眯起眼睛仔细地看看,然后又上前补上两刷子,仿佛一位艺术大师正在创作一件工艺品,接下来点点头,分明在表达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汤姆那种完全无视本恩存在的表演与现实扭曲出一股强大的张力,让身边的本恩的意识变得模糊起来。本恩迫切地想要知道是什么让他干得那么起劲儿,连玩具都没能吸引他,看来刷篱笆墙这件事儿一定有他所不知道的乐趣!于是,本恩主动说:“汤姆,能让我试试吗?”

可汤姆并没有马上答应,反而用一种怀疑的目光打量着,拒绝了本恩:这可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胜任的,只有心灵手巧的人才能做好。是千里挑一!他耍起了吊胃口的小把戏。这一招反而激发了本恩更强烈的好奇心。他表示愿意用自己手里的玩具换得刷篱笆墙的机会。汤姆故弄玄虚,似有所思,做出“不情愿”的神态,勉强让他尝试一下。

有了本恩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纷纷将手中的零食、玩具排队献给汤姆,只为换取一次刷篱笆墙的“宝贵”机会。

而此时的汤姆满心欢喜,坐在大树底下静静地吃着零食,玩儿起了玩具。

大家想想,汤姆做了什么?他只是用自己的行为重新定义了刷篱笆墙的概念,用他故弄玄虚的样子,给这项苦差事赋予了极富想象的意义,把刷篱笆墙与“不随便”、“挑战性”、“高标准”一连串的赋能,也是那些孩子心中渴望的状态挂钩,和“意义”进行捆绑。于是其中的单调乏味,苦差事的本质在诸多高光的标签映衬下,被遮盖,被淹没,被忽略,转而成为一件“高大上”的事情。所以小伙伴们在意义感的驱使下,只有纷纷献出零食和玩具,才感觉“配得上”这项苦差事。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汤姆更像是一个高明的“产品经理”,他将“刷篱笆墙”这款公认的负价值产品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我们再回头看看那个把黑板擦得又快又好的班级是不是和汤姆有异曲同工之妙?黑板都是那块的黑板,篱笆墙还是那个篱笆墙。那么,他们改变了什么呢?他们改变的是人心,是人们内心世界生出对事物的重新理解与划定。

一说到创新,人们总是采用惯有的思维方式,要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东西。其实,营造新氛围,设置新的场景,用新的眼光和视角看待一个老旧的事物,让没有价值和低价值的东西在新背景下散发出更大的光芒,都是创新,是一种更具实用性的创新。

就像中国传统的雕刻工艺中分成“阴刻”和“阳刻”一样:既可以直接雕刻线条,就是将文字或图案有用部分刻成凹形;也可以雕琢线条之外的背景,刻掉多余之处,让文字或者图案有用部分保持凸形。两种完全相反的操作都可以实现想要的效果,前者是让有价值的线条凹下去,后者是当我们完成背景的打磨之后,让有价值的线条凸显出来。谁能告诉我,“阴刻”和“阳刻”这两个不同的视角哪个是陈旧,哪个是创新?

马克·吐温笔下的这个淘气鬼汤姆,他游走在规则的边缘,既善于遵守规则,又善于突破规则。你可以把他理解成一个做局者在玩儿套路。可也正是这一独特的创意,让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小的时候,如果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不是把劳动当作惩罚,而是都能把劳动幻化成奖品,那么我们长大后的生活一定会有所不同,也能顺理成章地做到不会拿加班惩罚员工,而是把更棘手工作当成奖品奖励给员工。恰恰是这种充满荣誉和自豪感的奖品为获奖者带到了更高的收益与回报。

请不要纠结是不是在做局,有没有玩儿“套路”,做局和套路也许只是一种技巧,并不像认为的那么阴暗。既然客观上产生了积极向好的效果,有没有做局,是不是套路,还那么重要吗?

表面上看是拿了一支直径8毫米的钻头,而事实是想要开一个直径8毫米的孔。那么是不是用钻头来实现开孔的目标又有什么关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