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多多染髮再惹熱議,輿論兩極化,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1.

今日,孫莉更新了一條微博,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孫莉發的微博文字是:“姐姐的新發色”,配圖則是身穿紫色上衣,黑色短褲,染著紫發的多多單人照,以及多多牽著妹妹的背影照。

照片中的多多,身材纖瘦,紫色T恤搭配黑色短褲,微微側著頭看向鏡頭。最搶鏡的,不是多多的美顏,而是她一頭亮色的紫發,這個髮色瞬間把她從一個清純溫婉乖乖女變成了霸氣的酷女孩。

13歲多多染髮再惹熱議,輿論兩極化,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凡是都有正反面,同樣的, 對於這次多多的改變,微博上的討論聲也是有贊同,有批評。

比如有部分的網友會發出質疑“現在中學生都可以打耳洞,染髮了嗎?”,“打耳洞塗指甲染髮,也太早熟一點了吧”,“少了些純真,不符合年齡的成熟,完全沒有青春氣息,充滿憂鬱”。

13歲多多染髮再惹熱議,輿論兩極化,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再比如也大部分的網友表示愛美之心可以理解,認為只要正確引導即可,“打耳洞普通人也有小學就打的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況是有條件的家庭”,“打耳洞 穿破洞牛仔 染髮就不是好孩子了? 活出自我、自在,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吧”。

13歲多多染髮再惹熱議,輿論兩極化,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那麼,在討論中衍生出的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那就是,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2.

別人家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會經常聽到這樣一個詞“別人家的孩子”,我想,這個是最能詮釋什麼是好孩子的吧!別人家的孩子,他聰明,學習在年級名列前茅;他孝順,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他不叛逆,不用父母操心。

然而,別人家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嗎?答案是,不。

最近北大高材生弒母案兇手吳謝宇落網。回憶案發時,吳謝宇的親友和同學都不相信他會是兇手,甚至有同學向記者說:我情願相信自己殺人,也不相信他會殺害自己母親。

13歲多多染髮再惹熱議,輿論兩極化,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在同學眼中,他嚴於律己,習慣用高標準要求自己, 凡是力求做到完美。在親友的眼裡, 他是個懂禮貌的孩子,在家練字見到有客人進來也會第一時間站起來問候。

為什麼這樣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卻會那麼殘忍地將母親殺害?

後來經過調查得知,吳謝宇的母親是一名中學老師,身為教師的母親平時表現要強、刻板,道德潔癖,她對兒子吳謝宇的要求苛刻,掌控欲極高。

13歲多多染髮再惹熱議,輿論兩極化,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有多剋制,原始衝動就有多可怕

弒母后的吳謝宇徹底釋放了內心的自己, 做了很多與之前自己形象不符的事情。

他不再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好孩子, 相反的,他給了中國眾多父母教育的一個提醒:尊重孩子的主見,給予他們言論權,並要在生活中正常引導他們發展。

3.

有些孩子,她年級輕輕就染髮、塗口紅、打耳洞,做著與年齡不符的事情,但是你能僅憑這個就斷定她是個壞孩子嗎?答案是,不能。

多多是有一顆愛美的心,她也敢於行動追求自己想要的美,但是她大概沒有想到,自己的勇敢在別人看來,這是壞孩子才會有的行為,她也因此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

在傳統的父母眼裡, 好孩子就是那種不塗胭脂水粉,埋頭苦學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然而,時代在變化,好孩子的標準也是不斷地變化。

新時代“好孩子”的標準強調:獨立意識、創新能力、團隊精神。而培養出一個新時代的好孩子,則需要父母適當地放手。

13歲多多染髮再惹熱議,輿論兩極化,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黃磊曾給多多寫過一封信《選擇一種喜歡的方式生活下去》,希望女兒做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過喜歡的生活。

同樣的,黃磊也在節目上說,“多多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

所以,多多受到的家庭教育是自由的。

13歲多多染髮再惹熱議,輿論兩極化,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她有個人的主見,她的父母也會尊重她,愛美的她想要打耳洞,想和媽媽一樣,戴精美的耳環;她有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獨立設計製作完成芭比的裙子;她也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能獨立翻譯英文書籍,能在鋼琴大賽上,憑藉精湛的技藝在比賽時獲得了很好的成績。

13歲多多染髮再惹熱議,輿論兩極化,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陳小春對多多的評價是,“我喜歡多多,她太懂事了,而且一點都不做作”。

這不也是反映出多多是一個好孩子嗎?而她得到這種認可,不也是得益於黃磊夫婦尊重孩子意見,懂得適當干涉,並在生活中正確引導的教育方法嗎?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說話的語氣和方式。”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樣子會通過孩子的行為表現出來。父母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會尊重父母。

如果在吳謝宇的成長裡,母親沒有那麼強的控制慾,可以聽一聽吳謝宇的想法,尊重一下他的選擇,也許這一場悲劇就可以避免。他們母子的悲劇源於,一個不平等的溝通,以及母親的專權。

但是多多不一樣。多多染髮的行為是在得到父母的認可後作出的,這是她尊重父母的一種表現。同樣,孫莉同意多多染髮,也是對多多的一種尊重。

他們的溝通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位置對等的基礎上的,這種溝通培養出來的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恰好符合當代好孩子的標準。

因此,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不妨向黃磊的教育方式學習一下,孩子是自己帶來這個世界的,我們要對他們負責,這個沒有錯。但是,他們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一定會有他們的生活軌跡。

這個軌跡,你要學會適當放手,讓他學會自己走,你不能全部干涉,但是你可以在看到他快要走錯的時候溫馨地引導他走回正確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