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喂,陳念,剛才在審訊,不能接電話。你有什麼事嗎?”

“沒,沒事。只是按錯電話了。”

這是電影《少年的你》女主角陳念跟警察鄭易的對話。

當時陳念正瑟瑟發抖地躲在垃圾桶裡,躲避魏萊一夥人追殺。

本是向警察求救的電話,險些成為暴露自己位置的奪命電話。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陳念躲在垃圾桶裡

掛了電話,這個一心只想衝刺高考的少女,重新被籠罩在黑暗裡。

她又再次想起不久前跳樓自殺的同學胡小蝶。

那天早上,胡小蝶和陳念像往常一樣抬著班級的牛奶往教室走去。突然,小蝶把牛奶放下來,拿起一瓶咕嘟咕嘟就往嘴裡灌,喝完後,平靜而木然地轉身走開。

幾分鐘後,小蝶就倒在一樓,永遠也不會再睜開眼睛了。

一個生命的終止,開啟了另一個生命的悲劇,這是校園暴力事件裡最悲哀的部分。

胡小蝶死後,下一個被欺凌的對象是陳念。

是因為陳念做錯了什麼嗎?

不。她被欺凌,只不過因為她給胡小蝶的屍體蓋上衣服。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就是這種幾乎不能成為理由的理由,把她拖進了校園暴力的泥潭。

有人評價這部電影非常真實,幾乎還原了被欺凌者的狀態。

其實現實比電影更殘酷,因為陳念至少有小北的保護。

現實中的他們,只能獨自面對這樣的黑暗。

他們原本美好的青春,也在校園裡變得鮮血淋漓。

“福建15歲女生遭同學欺凌,連續2天被扒光上衣扇耳光”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12歲女生遭室友多次毆打,左腎積水”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標題後面,是一個個被真實摧殘的生命。

遭受校園暴力的孩子,心裡會留下難以磨滅的烙印,影響著他們的人生。

有曾遭受校園暴力的網友分享:“對於那些欺負別人的人而言,也許那些只是過去的事情。但是對於像我這種被欺負的人來說,那是一道過不去的坎。直到現在,我還常被那些噩夢驚醒。彷彿那只是發生在昨天的事情。”

“18歲男生揮刀自宮,曾被室友霸凌”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這個18歲的男生,遭到室友霸凌,引發了精神分裂,最終舉刀把“命根子”整個切除。

對被欺凌的孩子而言,那些暗無天日的日子看不見希望。

在黑暗裡呆久了,會以為人生只剩黑色。

每個新聞標題的背後,是不同的“施暴者+受害者”固定組合,但是施受之間卻有可能轉換。

最典型的就是前段時間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廣西一名黃姓學生,在校常被同學欺凌。一天課間,因與一名韋姓同學起衝突,憤而把韋姓同學抱起丟下四樓。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蔣勁夫微博承認家暴

頻頻因家暴醜聞見報的明星蔣勁夫,被爆中學時代曾遭受校園暴力,如今的他把拳頭揮向了比他弱小的女性。

沒被溫柔對待過的人,怎能學會溫柔待人?

被愛被善待的孩子,才能從愛裡學會敬畏,學會愛人。

沒有愛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充其量只能算教訓。

但教訓不能教出好人,只有愛可以。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電影中的魏萊就是因為缺愛而變成施暴者的,從她身上,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施暴者是怎麼煉成的”。

當警察因胡小蝶的死而找審訊魏萊時,魏萊的母親冷淡地說:“她(胡小蝶)太弱了。”

人命在這位精英的眼中如草芥。

魏萊笑著說:“她死了,能得到幾十萬的賠償。要是她活著能賺那麼多錢嗎?”

同學的生命在她眼中,竟是如此輕賤。

而她自己,則因復讀而長期遭受家庭冷暴力。

冷漠的家庭,讓她失去了愛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她又渴望得到別人的愛。

為了討好大人,她在父母和老師面前熟練扮演著乖乖女與好學生的角色。

為了發洩心中的憤恨,她只能通過欺凌別人,讓別人的痛苦來平衡自己的痛苦。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冰冷的親子關係讓魏萊感受不到愛

魏萊的媽媽愛魏萊嗎?愛。可是她媽媽對她的愛被叢林法則包裹住了,她不能從冰冷的法則中感受到愛。

所以魏萊缺愛,同時覺得沒有人愛她。她是可恨的施暴者,又何嘗不是家庭教育缺失的犧牲品?

唯有愛能讓人迷途知返。

少年時代的蕭敬騰家境清貧,父母不怎麼管他。小敬騰無心念書,常參與校園欺凌。有一次他和同伴圍毆一位同學,差點把別人打死。因為這事,他被對方家長送進了少管所。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蕭敬騰在節目中自爆曾經是校園施暴者,至今為此後悔

幸運的是,他在少管所裡遇到了一位好老師。這位老師對他極其耐心和尊重,讓他感受到愛。

正是老師的愛,讓這位失足少年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跟從老師的引領走進音樂世界,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蕭敬騰。

根據調查,“家庭教育缺失”被網友認為是導致校園暴力的最主要原因: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家庭教育缺失被認為是導致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

父母的愛無法替代,我們與其等待一位懂得愛孩子的老師,不如我們自己學著愛孩子。

千萬不要等到無法挽回,才去後悔沒有付出。

《溫暖的孩子》一書中提到:“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人之初性本善,或者人之初性本惡的說法,一切都是一種‘選擇性教育’在主導。”

可見,孩子從惡還是從善,都是可以被教育被引導的。如果讓孩子們從善,校園將會變得平和美好。無論是施暴還是被施暴,給孩子愛是將孩子從深淵拉回來的最好辦法。蕭敬騰不就是因為愛而迷途知返的嗎?

愛孩子,也是要講究方法的。我們可以從這4個方面入手:

  • 1.我們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愛,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電影裡的陳念媽媽,沒錢沒時間,但是隻要她跟女兒在一起,就不會吝惜她的愛。

在那些黑暗的日子裡,想要考上好的大學,跟媽媽開展新生活的信念,就是陳念支撐下去的源泉。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媽媽的愛給了陳念勇氣

陳念雖然被欺凌,但是她身上從不缺勇氣。

因為她有勇氣,她才能用發抖的手撥通報警電話,解救了素不相識的小北。

因為她有勇氣,她才敢找小混混小北保護她。

電影裡有一句話很好,也寫出了陳唸的心聲——“即使處在泥潭,依然仰望星空”。

這就是有父母的愛作為後盾的孩子,他們面對逆境時依然葆有希望和勇氣。

我們努力為生活奮鬥的樣子,是孩子的榜樣。

我們怎樣活著,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善良和勇氣讓陳念正面承擔自己的過失

  • 2.給孩子們普及生命教育,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

除了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

長期跟少年犯打交道的李玫謹教授表示,那些少年犯,尤其是殺人犯裡,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缺乏敬畏心。

李教授說:“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要形成一些東西,除了愛之外,還要有敬畏。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知道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真的讓他不敢了才是保護他。”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我們自己先要敬畏生命。敬畏生命從不傷害別的生命開始。

暴力的孩子是因為接觸過暴力,才學會暴力。

而杜絕校園暴力,我們可以從杜絕家庭暴力開始。

  • 3.如果孩子正在遭受欺凌,家長一定要堅決站在孩子這邊,給孩子力量和支持。必要時,和孩子一起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當孩子被欺負,父母的支持就是最強大的後盾。

教會孩子敬畏,等於給孩子一道護身符

有一次在節目裡,李玫瑾教授被問及:“如果孩子被打,你會支持她他打回去嗎?”

李教授特別硬氣地回答:“肯定會呀。”

對孩子來說,站在身後的父母就是他的底氣。

如果對方已經對孩子造成人身傷害,且無法協調,父母可以協助孩子收取被侵害的證據,包括傷情檢查單,監控,錄音等,然後陪同孩子一起到派出所報警,用法律的武器保護孩子。

孩子從呱呱墜地那天起,就一直牽動著父母的心,我們希望孩子能被溫柔以待。

雖然我們不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但是我們的愛可以。

被愛的孩子真誠友善受歡迎,自然不會成為受欺凌的對象。而因愛生出的敬畏之心,讓他遠離暴力,這就是父母送給他最好的護身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