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9月17日,冯玉祥率领国民军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响应北伐战争。

两支军队,国民革命军从南往北打,席卷长江以南,国民军从西北往东南打,横扫宁夏、甘肃、陕西,入潼关,然后两军会师中原(河南)。

对近代史不太了解的人,常常混淆国民军与国民革命军。

明面上,在北伐战争之前,这两支军队之间没什么关系,国民军是冯玉祥和他的两个兄弟(胡景翼和孙岳)搞出来的军队,是从北洋军队中分化出来的,国民革命军是广东国民政府的军队,也就是后来的国军。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1986年电影《直奉大战》中的冯玉祥(剧照)


北伐战争期间,这两支军队发生了关系。冯玉祥加入了国民党,他手下的国民军也改编成了国民革命联军,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两支军队合体了。

除此之外,这两支军队还有一种特别的关系:它们都得到过苏联的援助,并且是在苏联的撮合下进行合作,以及合体的。

国民革命军就不说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黄埔军校、苏联顾问等等,这些都是公开的。

冯玉祥国民军与苏联的关系,说得比较少,值得梳理一下。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冯玉祥书法


01

1920年,经过3年残酷战争,新生的苏俄基本上搞定了国内外敌人,站稳了脚跟。

然而,环顾世界,苏俄的处境异常孤立,它没有一个朋友,全是敌对势力。

虽然苏俄地大物博,还有全新的体制加持,但它也知道自己的发展离不开整个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争取国际承认、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成了苏联外交工作的重点。

从地缘上讲,中国是苏俄最重要的邻国之一。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对苏俄打破列强围堵、维护苏俄远东的安全和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苏俄发表了两个对华宣言,宣布放弃帝俄时代从中国搞到的领土和特权,还几次派代表来华,与北洋政府谈判,姿态放得很低。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从1920年起,苏俄与周边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1921年又先后与英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建立了贸易关系,1922年底,苏俄升级为苏联,此时,它逐渐打破了国际社会的孤立与封锁。

国际环境改善之后,苏联有了底气,便再也不提之前的对华宣言了,当初的信誓旦旦彷佛一阵风一样,吹过了就没了。

其对华政策也进行了调整,一方面,它仍谋求与北洋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24年建交),一方面它也认识到中国内部的决定因素是军事力量,所以也在中国地方实力派身上下注,想通过援助引导军阀们亲苏,以维护苏俄利益。

苏联在远东的最大威胁是日本,两国在中国东北有严重的利益冲突。而北洋三大系中的皖系、奉系,都是亲日势力,一个主导中央,一个雄霸东北,张作霖地盘还与苏联接壤,在苏联看来,这对它的远东安全构成了威胁。

相比日本在中国强大的存在感,苏联在中国几乎没有影响力,所以它特别渴望找到一个合作对象,一起对抗奉系,牵制日本。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行文至此,突然想到《阎锡山日记》中的一段话。

这是1936年元旦,阎锡山在遗嘱中说的(他每年元旦都要改遗嘱),大意是日本和俄国难免一战,维护侧背安全,日俄必将争夺中国北方,日军的目的是推进到黄河以西,俄国的目的是推进到太行山一带,山西是日俄两军拉锯的战场,必遭反复蹂躏,所以阎锡山忧心忡忡。

当时日本正在搞华北独立,步步蚕食中国,阎锡山认为当前的国难,重在日本,但将来的国难,重在俄国。

阎锡山的判断,准不准另说,但它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近代史的后半部分,其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俄实力的消长,当时的中国无法摆脱被两大强邻欺压、摆布的命运。

日本对北洋军阀下重注,苏联支持南方势力北伐,推翻北洋军阀,也是两国在中国斗法的表现。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其实,我也爱写日记


02

寻找合适的军阀下注,也不是容易的事。

实力和影响力如何,有没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三观有没有可能一致,历史表现如何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段祺瑞首先就被pass掉了,他1920年就是失势了,而且亲日反俄。

张作霖不久也被pass掉了,他势力大,毗邻苏联,先天条件很好,但亲日反俄。张作霖对苏联在外蒙和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做法很不满,双方关系很紧张。

而且,张作霖也反感苏联那套。东北流亡着很多俄国难民,生活悲惨,张作霖曾揶揄道:“主义好?还能有俄国进步吗?现在连面包都吃不上,饿死多少人?”

接下来是陈炯明。

陈炯明是广东实力派,掌握军队,内政指数也很高,施政方针比较进步,驻军漳州期间,陈炯明对漳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其成为了社会改革和新思想的传播地。凭借漳州政绩,陈炯民在广东、福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陈炯明


陈炯明同情工农运动,赞赏苏俄道路,曾一度表示要与苏俄携手并进,此外,陈炯明个人品德非常好,没有一般军阀那样的恶习。

这些都赢得了苏俄对他的好感。

至于孙中山,苏俄认为他只有政治声望,实力有限,投资潜力不如陈炯明。在给列宁的考察报告中,苏俄是这样评价陈炯明的:按从政年限、对革命思想的忠诚和组织才干,陈炯明与孙逸仙博士可以相提并论·······陈炯明的治国谋略比孙略胜一筹。

不过,陈炯明和孙中山闹掰后,政治影响力狂跌,其投资价值大幅缩水。

而且,陈炯明对苏俄那套也所保留,比如他说过:······不可以势力引诱工人,又不可令工人加入政治的漩涡······利用工人的弱点来做不正当运动,兄弟是不敢赞同的。

他反对把工人运动引向政治斗争,这与苏俄的理念相悖。

就这样,陈炯明也被pass了。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吴佩孚(剧照)


再接下来是吴佩孚。

吴佩孚有些像放大版的陈炯明,他有更强大的实力和更广泛的影响力——“General Wu,Biggest man in China ”(时代周刊封面语:吴将军,中国最强者),直皖战争之前,吴佩孚痛骂段祺瑞政府卖国,支持五四运动,表现得比较开明进步,吴本人私德也好。

更让苏联人窃喜的是:吴佩孚的直系持反日立场,而且与日本支持下的张作霖是死敌。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传入中国后,吴佩孚对苏俄抱有好感,认为可以与之结盟反日,还可以获得苏俄帮助,统一中国。所以,吴佩孚对苏俄的合作意向,给予了积极回应。

综合评估下来,吴佩孚是最有投资价值的。

不过,双方最终没有谈拢。

最大的障碍还是外蒙和中东路。苏俄先是承诺放弃,后来又反悔,吴佩孚很生气,这是他的底线,决不肯妥协。另外,吴本人有儒家卫道士情节,对苏俄那套很反感,后来他联合张作霖对付冯玉祥,打的旗号也是“讨赤”。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03

段祺瑞、张作霖、陈炯明、吴佩孚都被pass掉了,历史选择了冯玉祥。

在世界各国中,苏联是一个异类,在北洋军阀中,冯玉祥是一个异类,异类和异类特别容易在一起。

早在1923年,苏联就开始注意冯玉祥了,经人介绍,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搭上了冯玉祥,两人频繁接触。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从背后给了吴佩孚最致命的一刀,直系由此崩盘。此后,冯玉祥国民军实力急剧膨胀,影响力迅速蹿升,其在苏联人心中的地位上升到了首位,拉加罕甚至认为冯玉祥是:中国北方国民解放运动的柱石。

冯玉祥没有帝国主义背景,干净的像一张白纸,苏联人认为,对冯玉祥稍加调教和援助,就可以把他变成抗衡张作霖的主力。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而且,冯本人一贯以“追求进步”自诩,他能把每次倒戈都说成是追求进步——反清,反袁,反皖、反直,以及后来的反奉、反北洋,反蒋,哪个不进步?

苏联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要发展与中国地方进步势力的关系,显然,冯玉祥就是他们要找的对象。

对冯玉祥而言,他也有求于苏联。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违反协议,挥军入关,强大的奉军,给冯玉祥造成了强大压力,北京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似乎也偏向于张作霖。在北方三巨头(张、冯、段)中,冯玉祥比较孤立。

吴佩孚逃到南方后,积极整合长江流域残余直系力量,试图卷土重来,报一箭之仇,这也对冯玉祥构成了重大威胁。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敌人和潜在敌人太多,冯玉祥急需扩军,但他的地盘在北京、绥远、察哈尔、甘肃以及河南一部,偏僻贫穷,不能为军队提供足够的粮饷,而没有出海口,无法从外国获得军火。

后来郭松林反奉时,冯玉祥执意对盟友李景林下手,就是为了夺取天津这个钱袋子和出海口。

从实用主义角度讲,由苏联经外蒙提供的援助,是冯玉祥唯一个可能获得武器和物资的来源。

总之,苏联想扶持冯玉祥对付张作霖,牵制日本,冯玉祥想从苏联获得援助,壮大自己的实力,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至于三观,冯玉祥信奉的是实用主义,进不进步,全凭需要。

1925年3月底,苏联代表鲍罗廷来到张家口,与冯玉祥(时任西北边防督办,是徐树铮当年的职务)谈判,不久双方达成了相关协议。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5月底,苏联决定在中国设置三个军事顾问组:广东方面1个,冯玉祥处1个,岳维峻(国民军第2军军长,当时在开封,胡景翼死后,岳维峻继任)处1个。还决定在张家口、开封各建一所“黄埔式的军政学校”,援助冯玉祥4000支步枪和400万发子弹、2~3辆小坦克。

当然,这些援助都是有条件的:冯需接受苏联对蒙古的计划,禁止其他外国势力染指冯的地盘——排他性。

以前,冯的军营里,一直挂着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地图,并称其为国耻地图,与苏联合作后,国耻地图不见了。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04

1925年4月,苏联张家口顾问团成立,团长是普特纳将军。

苏联顾问团帮助冯玉祥创办了步兵、炮兵、骑兵和机枪学校,以培训军事专业人才,还创办了一些针对高级军官、工兵、通讯兵、间谍以及卫生人员的小型学校,传授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

此外,苏联顾问还帮助国民军建造了5辆装甲车,升级了军械修理厂,帮助国民军生产武器弹药。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顾问团还参加了国民军攻打天津的战役,并指导国民军在南口修筑了现代化防御工事,这个工事在后来的南口大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与此同时,来自苏联的军事装备,也源源不断流向国民军。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冯玉祥


不过,冯玉祥也有所保留,他限制苏联顾问在他的军队中搞政治工作,因为这威胁到了他对军队的控制,重大军事秘密,冯玉祥也不告诉苏联顾问——即使苏联人对此很不满,但冯玉祥就是不肯妥协。

苏联对冯玉祥也不放心,在给援助的时候,也一直在尝试留“后门”,避免将来被冯倒戈。

1926年春,张作霖和吴佩孚达成了谅解,国民军遭到了直奉联盟的围攻,冯玉祥下野躲到了幕后,不久,他扔下军队去了赴苏联。

冯玉祥去苏联的目的是学习游历,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实际上是当时国民军被围殴,处境非常艰难,冯哪有心情学习游历?根据鹿钟麟的回忆:冯玉祥赴苏的主要目的是去苏联寻求支持和援助,以便重整旗鼓。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途径库伦时,冯玉祥在鲍罗廷等人的劝说下,加入了国民党。

冯玉祥在苏联待了3个月(5月到8月),受到了高规格接待。不过,在寻求军事援助问题上,由于苏联人对他的政治立场始终不信任,所以冯玉祥没取得多大成果。

根据《冯玉祥与国民军》一书记载,从1925年3月到1926年7月,国民军从苏联得到步枪38828支,日本步枪17029支,德国子弹约120万发,7.6毫米口径步枪子弹4620万发,火炮42门,山炮12门,手榴弹1万多枚,佩带子弹的机枪230挺,迫击炮18门。

这些武器,一部分是无偿给的,其余都记账。

1926年10月底,也就是冯玉祥回国后这段时间里,苏联又提供了3500支步枪,1150万发子弹,3架飞机、4000把马刀以及10支火焰喷射器。

北伐战争前后,冯玉祥从苏联获得了多少援助?

冯玉祥与蒋介石


此后,随着冯玉祥转战陕西、河南,与北伐军中原会师,此时苏联武器弹药远水解不了近渴,蒋介石以军饷和武器,成功拉拢了冯玉祥——冯玉祥与苏联合作的基础消失了。

1927年6月2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后不久,冯玉祥也与苏联切割了关系。


【参考资料】

《苏俄联政府与中国地方实力派关系研究1917~1927》

《论二十年代苏联与冯玉祥的合作》

《关于冯玉祥访问苏联的三个问题》

《国民军在南口大战前与苏联的关系》

《苏联援助国民军的几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