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公主,为了民族大义长眠塞外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网罗天下奇闻异事,探寻世间未解之谜,这里是道道的历史世界,这里的历史不一样。

在2000多年前的西域,有一支强大的部落名为乌孙。公元前161年,在匈奴的支持和援助下,乌孙部落的首领猎骄靡在伊犁河流域一带,建立了乌孙国。此后多年,乌孙一直以匈奴的从属身份而存在着。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公主,为了民族大义长眠塞外

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为了彻底击败位于汉王朝西北边塞的匈奴,张骞建议汉武帝与乌孙联盟,以达到“断匈奴右臂”,共同夹击匈奴的目的。于是汉武帝命张骞为中郎将,另其率领300人,并携带马600匹,牛羊金帛万数,浩浩荡荡地第二次出使西域。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公主,为了民族大义长眠塞外

张骞到达乌孙后,结盟之事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么顺利。此时的乌孙王猎骄靡已经年纪老迈,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而他的大臣们都非常惧怕匈奴,又认为汉朝离他们太过遥远,没有实力来保护他们,因此并不同意与大汉结盟。结盟之事告吹之后,张骞和副使们便分别前往各地,继续与西域各国展开外交活动,这支大汉使节团的足迹遍及中亚、西南亚各地,最远的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和北非。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公主,为了民族大义长眠塞外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国。乌孙王派遣了一只小部队,护送张骞回国,同行的还有数十名乌孙使者。第一次到中原的乌孙人见到大汉帝国的繁荣、强盛的景象极为震惊。这些使者回去之后,将他们的所见所闻告知了乌孙王,乌孙王当即决定与大汉结盟。几年之后,乌孙王再次遣使“以马千匹”为礼,希望媒聘汉家公主。于是汉武帝选定了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为公主出嫁乌孙王猎骄靡。

虽然在汉武帝之前,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时期都有过和亲的记录,但几乎都是一些宫女以公主的名义派去和亲,在史书都没有留下这些女人的名字,因此刘细君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和亲公主,并且她确实是刘姓皇族的金枝玉叶。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公主,为了民族大义长眠塞外

刘细君之父江都王刘建,在刘细君尚在襁褓之时便因谋反之事泄露被逼自缢身亡,细君的母亲以同谋罪被斩。父母死时,由于细君尚且年幼,因此赦无罪。不久她被带入长安宫中生活,并有专人教以读书。长大后的细君即能诗善文、精通音律,又长得花容月貌,称得上是才貌双全,因此在她嫁去乌孙之后,被乌孙人称为“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肤色白净美丽像马奶酒一样的公主”。

作为汉朝公主的她,深知自己的使命关系着大汉边疆的安宁。作为汉朝与乌孙的第一个友好使者,她到了乌孙之后“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用汉武帝所赐丰厚嫁妆与礼物,广泛交游,上下疏通,使乌孙与汉朝建立了巩固的军事联盟。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公主,为了民族大义长眠塞外

按乌孙的礼俗,在老国王死后,年轻的王后必须嫁给一位王室子孙为妻。在刘细君嫁到乌孙还没多久,年迈的乌孙王猎骄靡便去世了。刘细君于是上书汉武帝,请求归汉,却被汉武帝拒绝,汉武帝回书曰:“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于是她不得不接受在汉族人看来,违背人伦的乌孙习俗,又嫁给新乌孙王——猎骄靡的孙子军须靡。

心情抑郁、思乡成疾的刘细君不久便郁郁而终,时年仅25岁,年轻的生命永远长眠在塞外的大草原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