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杯酒士兵權成功之後,難道朝廷就沒有人帶兵打仗了嗎?

眾所周知趙匡胤是宋朝的第一位皇帝,他也是草根出身,本來是一名小小的將領,但通過他的頭腦,很快的謀劃殺掉了自己上司,最終終結了五代十國的時代,建立了大宋,然而,在趙匡胤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杯酒士兵權成功之後,難道朝廷就沒有人帶兵打仗了嗎?

杯酒釋兵權

因為趙匡胤也是通過造反取得的皇位,所以他必須要防止類似現象的發生,平時對自己的手下也是非常的忌憚,時刻抱有著疑心,雖然這時候天下已經都是他的了,但萬一哪天手底下的人學自己一樣謀反,那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想到這裡趙匡胤就坐立不安,冥思苦想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

趙匡胤杯酒士兵權成功之後,難道朝廷就沒有人帶兵打仗了嗎?

趙匡胤手底下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謀士名為趙普,他也是通過了自己的才華贏得了趙匡胤的信任,因為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就是趙普幫忙策劃,在他倆的商量之下,認為兵權還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比較放心,但是態度太過強烈又害怕手底下的將領造反,所以他們必須要找到一個合理的藉口,才能成功的收回兵權。

趙匡胤杯酒士兵權成功之後,難道朝廷就沒有人帶兵打仗了嗎?

於是經過趙普和趙匡胤的多次商議下,把眾多手握兵權的開國將領叫到了一起,名為開一次重大的會議,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這是一次鴻門宴,當眾多的將領都到了之後,趙匡胤就說是請他們來喝酒的,於是就擺起了酒宴,各種歌姬,美食都把將軍們招呼的舒舒服服的,這也減輕了他們的防備之心。

然而,在酒過三巡之後,趙匡胤突然就把所有的歌姬撤下來,拍了拍自己的龍椅對場上眾多將領說"你們誰想坐朕的位置啊",這話一出,正醉的迷迷糊糊的將領們,突然渾身一激靈,瞬間醒酒了,看來皇帝這些話是要試探他們啊,立馬跪在了地上表示自己的忠心,嚇的也是冷汗直流啊!

趙匡胤杯酒士兵權成功之後,難道朝廷就沒有人帶兵打仗了嗎?

趙匡胤終於通過酒局,表明了自己的意圖,先是好酒好菜讓將領們放鬆下來,然後再圖窮匕見震懾他們,展現了自己的威嚴,然後趙匡胤就用皇帝們慣有的套路,恩威並施好言好語的相勸眾位將領,"即使你們沒有當皇帝的心思,但萬一你的手下有叛逆之心推薦你們當呢?你們會扛住這樣的誘惑嗎?依我看各位將領都戎馬半生,不如我給你們一大筆錢回家好好的種田養老,享受天倫之樂,這樣豈不是更好啊。"

當時在場的各位將領也是左右權衡,如果這時候不同意也是死路一條,即使千百個不願也只能紛紛答應,於是這場宴會也就落下了帷幕,趙匡胤不費一兵一卒,憑藉著自己高超的情商瀟灑的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趙匡胤杯酒士兵權成功之後,難道朝廷就沒有人帶兵打仗了嗎?

其實在酒局上很多的將領其實也認同了趙匡胤的說法,畢竟歷代帝王是無情的,趙匡胤沒有殺死他們已經很好了,不像當時明太祖朱元璋,同樣的一場宴會卻把開國功臣幾乎屠戮殆盡,兔死狗烹,和朱元璋相比趙匡胤也是比較心軟的一位皇帝了吧,讓有功的將領們回鄉安享晚年,也維護了君臣們的關係,成就了一段佳話。

趙匡胤杯酒士兵權成功之後,難道朝廷就沒有人帶兵打仗了嗎?

但是這種情況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權力都歸皇帝了,難道皇帝要親自率兵打仗嗎,如果不是皇帝親自帶兵打仗,那麼兵權又要交給誰?士兵總需要有人帶領的,好不容易拿回的權利,最終還是要分散出去嗎?

其實對於這件事,後來也有了解決方法,為了防止將軍勢力越來越大,宋朝的軍隊大多都是分散,任命許多的將領來帶,沒有一人獨大的現象,甚至當時監督作戰的文官權力都比將軍大,這樣做雖然防止了造反的可能,但也大大減弱了軍隊的戰鬥能力,畢竟文不掌兵,一個是懂得讀書的文官,是沒有資格指揮打仗的,才使得後來宋朝的軍隊敗給了蒙古人和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