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偏安江南,面對宋朝大軍南下大驚:怎麼打仗了?寫下一首豪詞

前言: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是一代君王,如今大家更關注的是他的詞句感情飽滿而華麗,感情悽婉而又富有人生哲理,不過在還未成為宋朝階下囚的時候,李煜的雖然偏愛詞,裡面卻全是雍容華貴的氣息,並沒有多少愁緒以及傷感。

李煜偏安江南,面對宋朝大軍南下大驚:怎麼打仗了?寫下一首豪詞

李煜的前半生可以說是醉生夢死,而在還沒繼承皇位的時候,就因為自己"豐額駢齒、一目重瞳"的奇特長相遭到自己兄長的猜忌,因為李煜這帝王之相,也給自己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為了避免被自己的兄長猜忌,活在王權之爭中,李煜醉心於詩文,並且從不過問政事,還特別向兄弟們表明,自己志在山水間,無意爭奪地位。

哥哥李弘冀還未能當上太子就病逝了,很多大臣們想讓李從善當太子,這讓皇上非常不滿意,並且將弟弟李從善流放了,後來先皇帝病逝,李煜當了皇上,這本是一個無心做皇帝的人,卻生在了帝王之家,而自己也沒有治理國家之能,在後宮中也是天天醉生夢死,可以說他前期的詞看不到一點點傷感。

李煜偏安江南,面對宋朝大軍南下大驚:怎麼打仗了?寫下一首豪詞

我們都知道,李煜不僅愛詩詞,還愛美色,他和大周后小周後兩姐妹的故事相比大家都知道,這本是一對年紀相差14歲的姐妹,看到妹妹長大後嬌俏可人,在姐姐還在世的時候就多加寵幸,大周后病逝後又娶了妹妹當皇后。

李煜在當時來說是個妥妥的富二代,我們可以說他是個不幸的人,也可以說他是個非常幸運的人,祖父打下天下,還想北伐中原,到了父親這一代,就更願意在江南享樂,不想再征戰沙場了,到了他這一代,一出生就在一堆女人中長大,並且愛詩詞歌賦不愛管理朝政,坐擁豐富充盈的國庫,不想開疆闢土,沒有政治上的雄才偉略,還有一個腐敗、奢侈、糜爛的後宮,天天享樂。

李煜偏安江南,面對宋朝大軍南下大驚:怎麼打仗了?寫下一首豪詞

等到宋朝大軍南下的時候,李後主非常錯愕,並且下一跳:"怎麼打仗了?"後來他也寫下一首詞: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幾曾識干戈?"我們能看到,當時李煜還偏安江南的時候,面對這樣一場戰爭忽然大驚,"怎麼就打仗了呢?"對於一個本以為沒有騙自己沒有戰爭的君王來說,這一些忽然從夢中驚醒,原來打仗了啊!

李煜偏安江南,面對宋朝大軍南下大驚:怎麼打仗了?寫下一首豪詞

這首《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也是對於自己從一個帝王變成俘虜的一個生活狀態的描述:南宋開國已經有將近四十年的時光,一直都是幅員遼闊,土地地富饒,每天看到的都是高大雄偉的宮殿,他們甚至可以連接到天上,還有許多珍貴的大樹藥材以及植物,在這樣的生活中,我哪裡還曉得什麼是戰爭啊?

李煜偏安江南,面對宋朝大軍南下大驚:怎麼打仗了?寫下一首豪詞

突然又一天,從那個人上人,變成了俘虜,自此之後每天都鬱鬱寡歡愁苦懊惱,用憂傷悲痛折磨著自己,開始日漸消瘦,也開始兩鬢斑白。記憶最深處的場景是當年離開皇宮的日子,教坊裡面好像還在吹奏這別離的歌聲,而這生死離別的場景依舊在我的眼前回蕩,令我悲痛欲絕,但是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只能對著宮女們垂淚罷了。

李煜偏安江南,面對宋朝大軍南下大驚:怎麼打仗了?寫下一首豪詞

李煜後來的詞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因為國破家亡,李煜的詞裡面句句悲涼透骨,並且詞裡面再也不見什麼"肌如雪""霓裳歌",只有註定亡國後的悲哀,繁華富貴都離自己遠去了,而《破陣子》也成了李後主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首,這大概就他對自己一生最誠實的回憶了。

而這首詞不僅有哀傷悲涼還有豪放,王國維曾經說過,這是李煜非常動人的一首詞,國破家亡了,而這個君亡還有意思純真,面對這個結局,他居然還還像個天真的小孩,不知道王國究竟是怎麼回事,"一旦歸為臣虜"說自己突然就變成了俘虜,他就像一個小孩一樣錯愕。

李煜偏安江南,面對宋朝大軍南下大驚:怎麼打仗了?寫下一首豪詞

而成為王國之君後,從一個整天含著金湯匙的王變成了嚐盡人間疾苦階下囚,生活封豐富反而成就了他當初的愛好。後來的李煜總是活在自責中。"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多少遺憾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