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魏延只是和楊儀有個人私怨,所以沒有背叛劉備的動機和必要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迢迢說歷史!今天我們來聊聊魏延這個人。首先他這個人過於自信,魏延認為諸葛孔明和五虎上將均已離世,他自認為是蜀漢第一人。再者,魏延好反叛,先反劉琮再殺韓玄。曹丕雖不及曹操,但也是明白事理的,絕不會重用魏文長,所以說謙虛、低調、忠誠是非常重要的。夏侯霸完全是被司馬師逼著逃跑的,如果他不跑,就得跟著自家侄子夏侯玄一起全家法場掉腦袋。雖說他是阿斗皇后張氏的舅舅,但他老爹夏侯淵可是被季漢的大將黃忠幹掉的,這種殺父之仇都能放下,可見當時情勢已經緊張到什麼地步了。

歷史上魏延只是和楊儀有個人私怨,所以沒有背叛劉備的動機和必要

魏延就不一樣了,他被劉備破格提拔成漢中太守,又被諸葛亮重用連連升官進爵,什麼徵西大將軍、南鄭侯、假節之類的頂了一腦袋,又有戰功又有地位,他憑啥要跑?跑去魏國或者吳國在毫無根基的情況下什麼都得不到,還會遭人嘲笑白眼,但也有可能魏延本意只是要奪取兵權繼續北伐,而不是說要作亂,其次,魏延和楊儀本來就有私怨,可以說是水火不容。而且當時蜀漢軍中魏延貌似已經是資歷最老的了,魏略裡傳言諸葛亮死前讓魏延接班,可能魏延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劉備時期,魏延任漢中太守。

歷史上魏延只是和楊儀有個人私怨,所以沒有背叛劉備的動機和必要

在實權將領中待遇僅次於關羽、張飛,諸葛亮時期,魏延是軍中第二號人物,如果不是因為人緣太差,諸葛亮死後必然是他接班,無論從哪個方面考慮,魏延都沒有北上投魏,在郭淮陳泰等人手下當一個小將的理由。蜀漢給魏延的待遇是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而如果投降曹魏,他一個降將的實際權力能有多大?自曹魏建國,能夠在對吳蜀作戰前線假節鉞都督軍事大權的重臣,要麼是曹真、曹爽、夏侯尚這樣的宗族親信,要麼是司馬懿、陳群、滿寵這樣的元老能臣,魏延爭得過哪個?而且魏延是想取代諸葛亮,所以他的目標裡面至少還要加上“錄尚書事”,說不定還會想弄個丞相當當,曹魏給得起嗎?

歷史上魏延只是和楊儀有個人私怨,所以沒有背叛劉備的動機和必要

別說丞相和假節,恐怕連兵權都不會給,再加上有孟達的前車之鑑,最好的可能性也就是像黃權、張魯那樣給個高高在上的頭銜養老。從各方面的資料來看,魏延也不會背叛劉備。夏侯霸之所以投蜀,是因為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氏掌權並開始逐步清洗曹氏-夏侯氏的嫡系,再不跑的話就死定了,他本人又屬於郭淮麾下的隴西軍團,不可能跋涉萬里跑到江東,所以只能投奔昔日的仇家,其次,是因為司馬氏掌權,郭淮又跟他有仇,危機都擺在明面上了,像夏侯玄沒有特別的仇人就回朝碰碰運氣。

歷史上魏延只是和楊儀有個人私怨,所以沒有背叛劉備的動機和必要

而魏延這邊雖然跟楊儀有仇,但楊儀並不是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正常情況下魏延是輪不到身死族滅這種下場的。魏延過於狂妄,錯估形勢,眾叛親離而不自知。他以為楊儀不足為慮,估計就連諸葛亮早就有意蔣琬也一點風聲都不知道。回朝幹掉楊儀,奪取兵權,這是第一選擇;奪取漢中,擁兵自重第二選擇,實際上,魏延的威風八面都是劉備諸葛亮重用或者縱容的結果,劉備自不必說,有意提拔關羽張飛之外的後起之秀,諸葛亮慣人更是出了名的,關羽法正都讓諸葛亮捧過。

歷史上魏延只是和楊儀有個人私怨,所以沒有背叛劉備的動機和必要

魏延本人,如果沒有後臺支持,再加上他大嘴巴,沒人會支持他。根本上來說,諸葛亮秉承劉備遺命,以身作則,大公無私,依法治蜀已經深入人心了,就算諸葛亮,也是靠正道聚集人心,任何想舉旗作亂的人,都沒有支持他的黨羽。魏延想搞分裂,必死無疑。魏延是權利最小的徵西大將軍,自諸葛亮掌握軍權以後,魏延再沒有率領過一萬以上的兵卒,再沒有獨領一軍過!他的戰績幾乎都是在劉備活著的時候打出來的!另外說一句,關羽很欣賞魏延。

歷史上魏延只是和楊儀有個人私怨,所以沒有背叛劉備的動機和必要

說白了,魏延不是給蜀國賣命,是給劉備、諸葛亮賣命。對魏延這種挑領導的專業人才,老領導去世,對他是致命的危機。可選方案就兩個,1,老老實實跟著大軍回去,別鬧么蛾子。然後在諸葛亮的葬禮上使勁哭,哭暈,然後給劉禪上書說自己深受先帝和丞相知遇之恩,先帝早就去世了,現在丞相也走了,自己傷心過度,又年事已高,身體也扛不住了,請求回家養老,還能逢年過節給先帝多上幾年香。要是繼續在軍中摔打,這老胳膊老腿真扛不住了。2,2,老老實實斷後,完成諸葛亮遺命之後,學孟達,投魏自保。魏延的一系列舉動其實就是單純的對自己盲目自信,和對丞相托孤於楊儀的不滿。

歷史上魏延只是和楊儀有個人私怨,所以沒有背叛劉備的動機和必要

我們不妨來說說這次事件中的幾位主角

楊儀:當時的情況很多人都認為楊儀回國會手握大權,甚至楊儀自己也這麼認為,一度膨脹得不行,結果回國後蔣琬接手了軍政大權,巨大的落差讓楊儀無法接受,在“老實人”費禕面前說了一句“老子踏馬當初還不如去投魏”終於徹底落實。魏延的政治頭腦不高,所以他認為放任楊儀回國自己就完蛋了,與其受辱於小人之手,不如轟轟烈烈的幹一場。於是才有了這一系列舉動。最終被殺,其實只要他聽丞相的回去就什麼事也沒有,官照做,爵照封。同樣這麼認為的還有馬岱,火急火燎的幫楊儀砍了魏延,結果回到成都楊儀一下子變成了一個閒職人員。馬岱傻眼了,想立功彌補一下又被牛金擊敗。馬家的傳奇故事從此而止。

歷史上魏延只是和楊儀有個人私怨,所以沒有背叛劉備的動機和必要

只能說魏延死的不值吧,性格倨傲讓他人際關係一塌糊塗,明明被諸葛亮庇護了小半輩子,到頭來卻不願意相信丞相。一個百戰老兵死後還要被人踩著頭顱羞辱,魏延如果泉下有知不知道作何感想。巴頓將軍說,一個軍人最好的歸宿,就是在最後一場戰鬥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我想這可能就是最適合魏延的結局吧。

歷史上魏延只是和楊儀有個人私怨,所以沒有背叛劉備的動機和必要

魏延本就是忠臣,受劉備諸葛亮重用,當然不會北上投魏,且本就是當時唯一一個假節的將領,就不說他與楊儀爭權的問題,若不出事,他正常回來,可以參考原來在他之下的左將軍吳壹,直接晉升為縣侯,車騎將軍。魏延本身就是雜號大將軍,縣侯,若正常回來,必定也要升官,不可能比吳壹低,所以只有兩個選擇,大將軍或驃騎將軍,在他之上,最多隻有諸葛亮直接密令繼承的蔣琬,費褘都難講,若他投魏,魏國用他最多到郭淮這個層次,不可能再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