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王猛的"金刀計"是最毒反間計,環環相扣太難破解

前言

古人常言"三十六計,走位上計",這裡的"三十六計"實際上指的是我國古代的一本用兵時常用到的方法戰略

《三十六計》 。古人將長期的作戰經驗與豐富的軍事思想相結合,總結出了這本神妙的用計兵書。書中一共有三十六條計策,包含了戰場上會出現的任何情況。例如:在敵我雙方對峙的情況下,如何巧妙的利用計謀,改變自己在戰場上的被動地位;又或者在正面攻打敵人時,該用什麼計策等。"三十六計"不僅僅是運用在戰場上的精妙計謀,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被一些人拿來當做達到一種目的的手段,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反間計"。在歷史上,有一條計謀堪稱"反間計"的代表,只因使用它的人將此計設計的太過精妙,環環相扣,無人能解,這就是發生在王猛慕容垂兩大王者身上的"金刀計"。

為什麼說王猛的

"金刀計"起因:慕容垂攜子投奔前秦

一切都要從前燕的掌權者慕容氏說起。在一切家族政權中,有人當王,自然也就有人當臣子。自古以來,歷代君王因害怕臣子功高蓋主而動殺心的也不在少數,吳王慕容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才投奔前秦的。因為慕容垂在一次戰役中奮勇殺敵,憑一己之力挽救了慕容氏政權退回龍城的命運,自然威名遠播,獲得了大批民心,但這對於當時的前燕領導者慕容評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於是他聯合太后想要殺害慕容垂,來鞏固自己的政權。但不知怎麼的,這個消息就傳到了慕容垂的耳中,慕容垂一聽這還了得,自然是趕快出逃,保命要緊。

為什麼說王猛的

於是在一個天朗氣清的日子裡,慕容垂帶上兒子慕容令,謊稱想要外出打獵。相比於戰場上老謀深算的慕容垂,慕容評可是看不透他的心思的,也就自然被他矇混過關了。慕容垂趁此機會,帶著兒子成功的逃出了鄴城。但是下一步該去哪裡呢,這是慕容垂還沒有想好的事情。本來是準備先回龍城,再做商議的,結果卻在途中被自己的小兒子擺了一道,只好臨時改變計策,投奔前秦去了。

苻堅不聽勸,王猛狠下心,使出"金刀計"

遠在前秦的苻堅一聽到前燕赫赫有名的戰場功臣要來投奔自己,頓時激動不已,趕忙出城迎接。苻堅本身就一個待人寬厚的君王,對於慕容垂的到來,自然是以禮相待,渴望讓慕容垂為自己所用。就在大家對於慕容垂的到來都表示歡迎的時候,有一個人心裡可就不痛快了,這個人就是前秦的丞相王猛。王猛和苻堅不同,以他自身的謀略加之對慕容垂的瞭解,他覺得這個人並非池中之物,遲早一天會是前秦最強大的敵人,所以他一直勸諫苻堅殺掉慕容垂,以絕後患

。苻堅並不認同王猛的觀點,也不同意。

為什麼說王猛的

本來王猛一直在為如何讓苻堅殺掉慕容垂煩惱,不過很快,機會就來了。公元370年,前秦準備攻打前燕了,並且當時派了王猛做統領三軍的主帥。這時王猛心生一計,準備利用這次戰役讓苻堅除掉慕容垂,所以他特地向苻堅請求,以慕容垂的長子慕容令熟悉燕國為由,讓他作為參軍一起攻打前燕。到這裡看似都沒有什麼情況發生,但就在出徵前的前一晚,王猛來到了慕容垂府上。

為什麼說王猛的


慕容垂一看是丞相王猛來了,自然是熱情招待。另外,加上兒子也在軍中,也希望王猛在出徵過程中能夠多加照拂。在酒過三巡以後,王猛突然說,他就要出征了,想要嚮慕容垂尋一件貼身物品,好在出徵過程中睹物思人。慕容垂哪是王猛的對手,當即就信了他的話,想也沒想就隨手解下了腰間佩戴的金刀,贈送給了王猛。可惜慕容垂不知道的是,正是這把金刀才讓王猛的反間計得逞,也間接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為什麼說王猛的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現在就差一位送信的人了。王猛選中了慕容垂的親信金熙,讓他拿著慕容垂的貼身信物金刀去找慕容令,並告訴他自己準備逃到燕國去了。慕容令一聽父親要逃走了,自己還留在這裡幹什麼,隨即也快馬加鞭的逃到燕國去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王猛的反間計算是成功了,慕容垂和慕容令兩父子落得一個叛國的罪名,終究是難逃一死。

結語

為什麼說王猛的

這場反間計最終以慕容垂被捕,慕容令在前燕被擒斬殺而告終。要說王猛的反間到底有沒有成功呢,也並沒有成功。因為他想殺的是慕容垂,但是這場計謀卻沒有讓苻堅殺了慕容垂。但要說沒有成功呢,卻也是成功了,因為它成功的使前燕走向了亡國倒計時。如果慕容令沒有死,那麼以他的聰明才智,日後也定當是秦國的強敵。可惜在慕容垂去世以後,慕容氏政權依舊節節衰落了。這個千古流傳的反間計最終也還是成功了,而由它引起的蝴蝶效應也改變了前燕歷史的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