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莫高窟 社會在行動 捐贈不留名 慈心助莫高

9月29日,社會愛心人士一行十八人向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捐贈善款,助力敦煌石窟保護。他們捐款不留名,留下的是顆顆愛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社會愛心人士開始關注敦煌,他們紛紛向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捐贈善款用於敦煌石窟的保護。在此,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對所有愛心人士的慷慨捐贈,表示誠摯地感謝!

守護莫高窟 社會在行動 捐贈不留名 慈心助莫高

敦煌莫高窟九層樓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的莫高窟近年來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敦煌莫高窟也稱“千佛洞”,始建於公元366年,集建築、彩塑、壁畫於一體,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上世紀50年代起,國家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用於莫高窟文物的保護、維修與研究。自上世紀8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的研究人員,藉助科技手段,讓莫高窟減少病害,延年益壽。

守護莫高窟 社會在行動 捐贈不留名 慈心助莫高

守護莫高窟 社會在行動 捐贈不留名 慈心助莫高

文物修復現場

整個莫高窟有400多個洞窟保存有壁畫,如今面向公眾開放的僅有70多個,由於很多洞窟病害程度嚴重,或許永遠不可能跟遊客見面。

未與遊客見面的85窟幾乎集中了敦煌壁畫的所有病害,其中最重的是會造成壁畫整體脫落的空鼓病害。

1997年,“重病纏身”的85窟被敦煌研究院列為重點“拯救對象”。由於當時保護、管理的科技水平相對較低,專業技術人才短缺,保護手段落後,敦煌研究院選擇和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開展聯合攻關。為找到修補材料,專家花了整整4年,試驗了80多種材料,發明一種“灌漿”技術,將泥漿注射到空鼓的壁畫中,這種液體會充滿空隙和裂隙,變硬後固定壁畫。

但問題接踵而來,含有水分的泥漿將壁畫中的鹽分帶至表面,影響了壁畫價值,同時誘發壁畫鹽害——又稱壁畫“癌症”,要進行較好的修復,難度較大。

2006年,“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課題“古代壁畫脫鹽關鍵技術研究”課題開展時,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團隊提出採用新型材料結合脫鹽技術去除和降低文物材質鹽分的新途徑。經過3年的反覆試驗和研究,基本解決了我國古代壁畫鹽害治理難題。

在國家科技支撐課題“乾旱環境下古代壁畫保護成套技術集成與應用示範”支持下,研究人員進一步依靠科技手段,拓展研究領域和研究深度,研究壁畫病害誘發原因和微觀破壞機理,深入開展保護技術集成與裝備研發,形成了壁畫保護修復方法體系。

守護莫高窟 社會在行動 捐贈不留名 慈心助莫高

守護莫高窟 社會在行動 捐贈不留名 慈心助莫高

洞窟內微環境監測系統

莫高窟地處戈壁沙漠腹地,空氣乾燥,雨量稀少,溫度變化劇烈,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莫高窟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23.2mm,而年蒸發量卻高達4200mm。窟外極端最高氣溫為43.6℃ (1952年7月16日),極端最低溫-28.5 ℃(1979年1月15日),平均氣溫10℃左右。但洞窟內的氣象環境卻表現出完全不同的特點:溫度、溼度具有相當的穩定性。據對第335窟中型唐代洞窟的監測調查,窟內全年溫度變化在5-20℃之間,年平均溫度為12℃;全年相對溼度變化在6-40%之間,年平均相對溼度為18.3%。

客觀而言,壁畫和彩塑顏料層所施的天然礦物顏料本身比較穩定,在莫高窟內這種乾燥和穩定的環境裡,一般不易發生化學變化,不易變色和褪色,因此部分壁畫千百年來一直保持著鮮豔的色彩。地仗層含有的麥草、麻、棉花、笈笈草、蘆葦等材料在乾燥的氣候條件下,不易黴變、腐爛,隨之使地仗層在穩定的小氣候環境裡不易脫落,保持了壁畫和彩塑的牢固性。這種乾燥的氣候和洞窟內穩定的小氣候環境,給壁畫和彩塑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儘管莫高窟大環境有利於洞窟壁畫的保存,然而,環境的各項因素在不同的程度上影響著洞窟保護的有效性。從崖面的變遷和底層、上層洞窟壁畫地仗發生酥鹼、皰疹等病害來看,暴雨或集中式降雨仍時有發生,由此引發的山洪時常襲擊莫高窟。頂層第194窟、第3窟、底層53窟、85窟等均有地仗層酥鹼或皰疹狀等病害。頂層洞窟的水分來源主要是集中式降雨,雨水沿崖體裂隙滲入洞內。隨著強烈的蒸發使得崖體中的鹽分隨著水分的運移而移至地仗層,造成地仗酥鹼。由此可見,洞窟病害與環境是直接相關的,深入瞭解洞窟環境對洞窟保護意義重大。

近十年,敦煌研究院致力對莫高窟崖體岩石和地表水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對崖體地層形成的構造特徵及其形成的病害作了調查;對彩塑和壁畫的製作材料、結構、性能做出分析和評估;設置全自動氣象站監測溫度、溼度、風向、風速、光照等窟區氣象要素;並選擇不同類型的洞窟,進行洞窟小環境的監測。

監測系統收集和存儲各類數據,並結合每個洞窟內彩塑和壁畫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為莫高窟文物的預防性保護和制定科學的開放管理制度提供數據依據,有效解決了保護和旅遊之間的矛盾,實現了旅遊開放和洞窟保護的平衡發展。

守護莫高窟 社會在行動 捐贈不留名 慈心助莫高

守護莫高窟 社會在行動 捐贈不留名 慈心助莫高

文物數字化現場

莫高窟,雖然規模宏大、洞窟眾多,但每個洞窟的空間極其有限,窟內的彩塑和壁畫採用泥土、木材、麥草等脆弱的材料製成,時間一長,容易產生多種病害,並緩慢老化。

如何存住文物容顏,讓更多的人有機會領略千年石窟的魅力?採用數字化技術,讓千年石窟以另一種方式“活”起來,是解題答案之一。

經過近30年的探索實踐,敦煌研究院完成了敦煌石窟206個洞窟的數據採集和100多個洞窟的圖像處理、140個洞窟的三維掃描和虛擬漫遊節目製作。中英文版本的“數字敦煌資源庫”先後面向全球上線,實現敦煌石窟30個洞窟整窟高清圖像的全球共享。

前往洞窟之前,遊客們可以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觀賞高清數字電影《千年莫高》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瞭解莫高窟自然、歷史、文化背景和數字化洞窟景觀,從而更好地保護敦煌石窟。

守護莫高窟 社會在行動 捐贈不留名 慈心助莫高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將目光都聚焦於文物保護的發展,他們紛紛向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捐贈善款,助力敦煌石窟保護。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是在國家有關領導的關注、國內外有識之士和敦煌研究院的支持、資助下,創辦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1994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1995年在民政部註冊登記。業務主管部門為國家文物局,基金會總部設於中國甘肅省蘭州市。

基金會公益活動的任務是:接受關心和支持敦煌保護、研究事業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自願捐助;資助敦煌石窟的科學保護與修復;資助有關敦煌學的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的出版;資助國內外敦煌保護、研究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同國內外有關團體、研究機構或個人合作舉辦與敦煌有關的講座、學術研討會等活動;為國內外有關團體、研究機構或個人提供敦煌學研究資料、科研成果、信息諮詢等服務。

眾流合注,霈為大川;群山出材,巍成廣廈。每一筆捐贈,都包涵著一份愛心,寄託著大家的期待。未來,希望更多的朋友們能與我們共同攜起手來保護這座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

來源: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版權信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