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孟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书目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作者

萨孟武(1897—1984),福建福州人,政治学家。

推荐

知识固然重要,但睿智更有价值。


萨孟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摘记

在古典小说中,作者认为写得最好的共有三部:《红楼梦》第一,《西游记》第二,《水浒传》第三。

人类优游终日,无事可做,往往感觉烦恼。即人类心理不甘寂寞,是要求劳苦的,要求刺激的,要求争斗的。没有劳苦,没有刺激,没有争斗,心理上常觉空虚。所以人类虽怕风波之来临,而又不甘于风平浪静的旅行。

贫富不同,贫者妒富,富者欺贫,势所难免。

凡事由大家共管的,大家往往不管,财产为大家共有的,大家往往不知爱惜。此乃事所必至,理有固然。

理财之道最重要的是尽量减少人事费。

谚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确非虚语。

萨孟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师道尊严已经扫地,所谓尊师重道更不必谈了。

宁荣二府传到文旁辈,尤其玉旁辈,已经忘记祖宗九死一生,创业之艰难。他们自幼生长于富贵之家,不知守成亦非易。

畸恋多发生于两性关系不大正常的家庭之中。

文章不在于穷理,而思想则受朱熹注释的拘束,所以士人必须记诵章句,而后方能下笔成文。

吾研究中国历史,凡妇女掌握大权的,往往发生问题。然则妇女握权,何以发生祸乱?妇女纵曾读书,也是一知半解,不识大体。且深居闺房之内,不知外间情形,一旦有权在手,便为所欲为,重者祸国,轻者害家,凤姐就是一个例子。

凤姐固有才干,但她能够发挥才干,须有两个条件,一是用她的人能够予以信任,二是用她的人许其自由用钱,二者缺一,凤姐只是庸懦之人。

萨孟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吾国古代常以“富贵”两字并举,其实富的未必就贵,而贵的往往必富。盖贵的可利用政治力以求富;富的唯于政治腐化之时才能用捐纳之法以取贵。但是富家子弟之受教育,原则上常比贫人容易,在科举时代,他们中第自比贫人为多。只唯落败的仕宦之家才不注意子弟教育,贾府就是其例。

凡是膏腴世家大率反对三姑六婆。

吾国古代社会并不平等,对外战争常常有两种目的,一是掠夺土地,二是捕获生口以为奴。

古来人臣不妒才者为数不多。

人士所希望与政府者,乃是宦途公开,任谁都可依自己的才干,以取得才干相等的职位。

凡有意改革之人,在改革以前,或先施惠以结人心,或先用刑,使人警惕。施惠须从疏而贱者始,用刑须从亲而贵者始。若问惠与刑孰先,我欲依法家之说,刑先。

萨孟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政治上最会引起人们注意及反感的,莫如秉权的人之徇私。凡人与我亲密的,特别优待,与我疏远的,等闲视之,此皆可以引起旁观者不平之心。

大处能够解决,小处自可迎刃而解。在一个国家或在一个家庭,必有一个核心问题,凡事不由核心问题着手,只知东做做一点,西做做一点,今天出了一个新花样,明天再出个新花样,不但劳而无功,而且注意力必至分散。

吃饭穿衣不能解决,岁暖而妻呼寒,年丰而儿啼饥,则忿怒之气将勃发而为叛变。

奇怪得很,吾国小说关于官场现象,均不写光明方面,而只写黑暗方面。小说乃社会意识的表现,社会意识对于官僚若有好的印象,绝不会单写黑暗方面;单写黑暗方面,可见古代官场的肮脏。

色是淫奢生活,空是清净生活,两种不同的生活,同时合于一身。这表示什么呢?表示士人的精神已经分裂,精神分裂之极,影响到人格方面,而令人格变为双重人格。所谓双重人格是患者的人格分裂为两个,各自控制其行为,在俄顷之间,各个分立的人格交替出现,使其人前一刻的行为与后一刻的行为互相矛盾,一人判若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