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提起陶瓷,要从多方面来鉴赏,这其中款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瓷友们习惯将之称为“款儿”。大家竞相收藏的书画、瓷器等等门类的艺术品大多都有款识,都以有落款者为贵。落款越是具体,越是难得。瓷器硬邦邦的,制作时又软趴趴的,那上面的款究竟是怎么留下来的呢?今天艺美君带大家了解陶瓷上落款的三种方法,读懂了鉴定瓷器并不难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方法一:划刻款


作者的姓名、制作的年代、生产的地址、因何而作这类信息往往是落款的内容,字数可多可少,一两字到百余字不等,字数多者则详尽。中国古代在陶瓷上所落的款识,大致可以分为刻划款、书写款和印制款这三大类。在这三大类落款方法之中,又可以细分出更多不同形式的落款。虽千变万化,但不离其宗。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我们先来说说划刻款,在这三类款识里“刻划款”出现的年代应该相对最早。在陶器上用硬物刻划出痕迹的技术要求很低,就算是在烧制完成的硬胎上刻划也不算什么难事。烧制之前在湿软的陶胎上,树枝草棍随便一划就可以完成。大英博物馆那件举世闻名的家国永安瓷枕。这件枕头就是迄今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件珍珠地刻划花瓷器。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枕面除了用阴线双勾出“家国永安”四个极具时代的四个字,还在左右两侧竖向各刻划了两行款识。枕面右侧刻:“元本冶底赵家枕永记”,左侧刻:“熙宁四年三月十九日画”。简单的两句话就交代出这件枕头的制作地点、商号以及精确的年代。因为有了这些具体的信息,这件瓷枕就变得与众不同,文化价值也就更高。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方法二:书写款


在陶瓷器上书写款识的难度相对就要大一些,起码要等到有适合的颜料和类似毛笔一样的工具出现之后才能达到。经过考古发掘的研究,书写款在瓷器当中出现的比刻划款要晚一些,隋唐时期才逐渐流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唐代时期带有书写款的瓷器,大部分都是来自湖南的长沙窑,而使用文字作为装饰的方法也正是唐代长沙窑的创举。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宋金以后瓷器上用彩料书写文字款识的窑口逐渐多了起来,比如北方的磁州窑就很好地继承了唐代长沙窑使用文字装饰的技法。到了明清时期,瓷器上书写款的形式发展到了一个黄金时期。无论官窑还是民窑,无论彩瓷还是单色釉瓷,各个品种的瓷器都竞相写款。明朝初年皇家的瓷器基本上是以景德镇窑和处州的龙泉窑为主。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龙泉窑由于品种的局限,胎体较厚等诸多原因,慢慢也被景德镇窑生产的瓷器所取代。皇家御用官窑瓷器最终全部交给了景德镇。为了将皇家御用瓷器与民间用瓷区分开来。皇家专门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厂,并对御窑所烧的瓷器从纹饰、品种、形制等方面做出规定。其中一项就是在官窑瓷器上书写款识。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方法三:印制款


所谓瓷器印制款,品种有印章盖上去的、也有手写上去的。一般认为有印制款识的瓷器价值都要高,甚至认为书有年号款的瓷器都是官窑,其实不是如此。确实绝大部分的官窑瓷器都会书有年号的官款,但不是所有书写年号款的瓷器都是官窑。款识只是一方面,判断一件瓷器是否是官窑,还要看它的尺寸造型、纹饰题材等方面,综合判断。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雍正朝开始,篆书款开始流行。有六字“大清雍正年制”,也有四字“雍正年制”款的。篆字的排列方式基本和楷书款的方式类同,轮廓形似一枚方章。其实这印制款不止是写上去的,更直接的就是直接在底足上用印章印出来,随后烧制,这就跟我们文章开头所说的刻画款有点相似了。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陶瓷上落款留字的三种方法,了解一下吧


从流传到今天的实物来看,官窑瓷器上开始有意识地标注款识是从明初的永乐时期开始的。以至让今天不少喜欢瓷器的人错误地认为,只有写款儿的瓷器才是好东西,没写款儿的都不成。其实一件瓷器,无论是有无划款、写款、印款也好,和评判它的珍贵程度不是绝对的关系,款识只是众多评判的标准之一而已。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