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套上市标准首股:巨亏十亿的泽璟生物闯关贺岁

政中财经原创首发

第五套上市标准首股:巨亏十亿的泽璟生物闯关贺岁

1月23日,农历年小年夜,中国股市迎来本年度重磅题材迷之IPO,巨亏十亿的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266,“泽璟生物”)登陆科创板,还颇受投资人青睐。在市场看丧的前提下,泽璟博得满堂彩:泽璟生物今日开盘价为67.52元,较发行价上涨100%;泽璟生物收盘价为74.59元,较发行价上涨120.94%,市值为179.02亿元。

泽璟创造了A股历史上第一个亏损IPO企业记录。同时,泽璟也是首个尝鲜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泽璟为何被获准上市?它为何能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泽璟上市预示了中国股市的哪些变化?

泽璟赶上了好时代

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看了泽璟的表现,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想当年,如此能侃的马云为了证明淘宝不是诈骗游戏,磨破了多少嘴皮子。如今泽璟却在巨亏中轻松获得资本市场加持。真是同人不同命,国运胜人命。

泽璟制药,成立于2009年的苏州生物医药企业,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新药研发企业。在过去三年半的经营中营收为0,累计巨亏超10亿元,且无药品销售。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泽璟制药的营收分别仅为20万元、0万元、131万元。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46亿元、-4.4亿元、-3.41亿元。

巨亏10亿、无产品上市、无销售收入、无利润,泽璟的老板是坐在办公室打网游?当然不是,泽璟虽然没有卖过一片药,但是它有好几款新药都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也就是说药已经在试用了,如果一切顺利,未来将十分美好。

目前,泽璟制药产品管线拥有11个创新药的29项在研项目,其中4个在研药品已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同时,泽璟制药方面预计,2020年-2023年将有4-5个创新药的多个适应症陆续申请新药上市销售。此次泽璟制药拟IPO募集资金23.84亿元,其中14.59亿元拟投入新药研发项目,4.25亿元投入新药研发生产中心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其余5亿元全部划归营运及发展储备资金。

泽璟的亏损归属于研发投入,投资人看中了泽璟的研发成果,但泽璟最终能上市还是因为赶上了科创板的东风。

科创板代表了未来中国股改的方向,最重要的是它的五套上市标准,允许尚未盈利甚至无营业收入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其中的“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更是为医药行业开出了一条“绿色通道”。

在科创板之前,香港交易所也修改了上市规则,允许亏损企业,特别是生物医药类的独角兽企业在未盈利条件下上市。

其决策背景为,全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进入了老龄化阶段,生物医药、大健康题材的企业在今后二十年内都会红得发紫。现在的亏都是为了未来的赚。考虑到因为守旧而错过了像阿里巴巴那样的网络大牛股,港股和科创板的新规也是一波拨乱反正之举。

不以一时盈利论英雄,注册制试点下的科创板,对于初创的科技创新企业展示了最大的包容性。中国股市终于愿意接纳不完美,且选择相信未来。

泽璟也不是第五套标准的唯一玩家。在其身后,还有神州细胞、君实生物等5家企业存在亏损或尚未产生销售收入。

药和芯片是国内最需要的高科技产品,也是门槛最高的创新产品,都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虽说我们能把原子弹引爆,能把火箭发上天,但是做新药才刚刚起步。全世界49%的新药在美国诞生,欧洲占据了17%,中国和日本各占3%到4%,做药是有钱人才玩的,一款新药烧掉个10多亿美金很正常。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终于可以为生物医药烧钱,在国家大政看来是好事。但必须在此提醒投资者,对于泽璟制药等生物医药企业,应该认真研究它们的技术实力,以及披露的信息和风险提示,理性接受公司上市后可能出现的股价大幅波动。

泽璟制药董事长、总经理ZELIN SHENG(盛泽林)表示,科创板的改革和创新给科技创新企业带来非常大的资源和发展助力,能够使公司真正静下心来搞科研,而公司也将为资本市场以及整个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只有自身具备硬的条件才能抓住这次发展契机。

对于闯关成功的泽璟而言,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照科创板的上市规则,如果上市后第4个完整会计年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旧亏损,且营业收入低于 1 亿元,公司将触发退市条件,股票将面临直接终止上市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泽璟生物来自国内生物医药重镇苏州,后者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市首个新年开放大会上宣布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最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来培育,苏州力争对标美国波士顿、旧金山、圣地亚哥、圣何塞等世界生物医药一流园区。泽璟登陆前,苏州有信达生物和康宁杰瑞、基石药业的不凡表现。泽璟的表现,将能启发更多本地区的初创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走上发展快车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