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剖析,孔子为什么要冒死规劝盗跖放下屠刀?庄子用意是什么?

《庄子·杂篇·盗跖》是庄子的名篇,也是庄子作品中内容非常详尽的一篇,在古文中称得上笔法细微,将文中主人公孔子,特别是盗跖刻画的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连表情、衣冠都描述的惟妙惟肖。

这篇文章令人回味的地方很多,我们一起来领略这部名篇寓言的精髓。

这篇寓言讲的是孔子规劝春秋时期的盗匪匪首盗跖,从文字的表现看,庄子极尽所能,对孔子挖苦、讽刺,庄子做为道家学派的代表真的是瞧不起儒家吗?庄子这样写的真正用意是什么?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剖析。

一.文中盗跖是春秋时期的大盗。

盗跖是当时春秋时期强盗的匪首。


深刻剖析,孔子为什么要冒死规劝盗跖放下屠刀?庄子用意是什么?

当时盗跖手下号令9000名强盗,这些数量众多的强盗在人口稀少的古代绝对算一支劲旅,在当时横扫春秋,凶横跋扈,从来不把各路诸侯国放在眼里,诸侯、百姓逮着谁抢谁,包括百姓的牛马。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

而且有一个癖好,特别喜欢抢女人,把民间的女性掳走归为己有,贪财更不用说,贪到没有底线,连兄弟的情谊都不顾,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养,更不会去祭祀祖先。

也难怪,孔子的儒家学说当时正在普及,这些强盗显然当时没好好受过教育,更别说听过孔子的“礼”、“义”学说了,如果这群土匪知道祭祀祖先,懂得敬畏神灵,我想就不会去做土匪了。

在当时的春秋,谈“跖”色变,这些强盗骁勇善战、盗风强悍,各路诸侯对盗跖退避三舍,所经过的地方,是大的城池只能坚守城池,不敢出城缉盗,遇到小的城堡就退回城堡,只求自保,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深刻剖析,孔子为什么要冒死规劝盗跖放下屠刀?庄子用意是什么?

可见,盗跖这种人就是人中的异类,是颠倒“礼”、“义”的异类,在每一个时代都有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为天下所不容。

二.孔子规劝盗跖放下屠刀的初衷。

孔子在当时的春秋推崇“仁”、“礼”,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重义轻利”,这是一种普世价值观。

这种普世价值观就是从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在华夏民族文化中一直沿袭到今天,特别是在今天,在人人争名、个个逐利的社会,这种普世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挽救人的道德,使人的道德不至于极速下滑。

说白了重义轻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天地的规则。

重义轻利,在人世间,“义”比“利”更有价值,更重要,人在生活中每天都面临着选择,生活、物质、精神、功利、是非,孔子在2500年前给我们留下的“重义轻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给我们在选择时提供的标准,给后人留下的智慧。


深刻剖析,孔子为什么要冒死规劝盗跖放下屠刀?庄子用意是什么?


“义”、“利”我们都需要,如果要做出选择,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所以,孔子告诉我们,重义轻利,“义”比“利”更重要。

而盗跖这伙盗匪行为与“义”刚好相反,是在践踏天地规则,与天道背道而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择手段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是违背天道、大不逆的。

于是,孔子就想规劝盗跖。

三.孔子的义无反顾。

盗跖是柳下季的弟弟,孔子先和柳下季做了沟通。

孔子对柳下季说:先生是天下的贤士,但是你的弟弟却成了天下的祸害,我私下为先生感到羞耻,我愿意去劝说柳下跖,盗跖的大名叫柳下跖。

柳下季知道这盗跖这货贪财忘义到没有底线,是个杀人如麻的主,不想让孔子去冒这个险,认为这是孔子拿自己的人头开玩笑。


深刻剖析,孔子为什么要冒死规劝盗跖放下屠刀?庄子用意是什么?

于是就对孔子说:如果儿子不听老人的,弟弟不听哥哥的,即使你能言善辩,又怎么样呢?盗跖这厮感情变化的像暴风一样,性格暴躁毫无理性,用巧言掩饰自己的过失,顺从他就高兴,违背他的意愿就大发雷霆,喜欢用语言侮辱别人,千万不要去见他。

且跖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距敌,辩足以饰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

极力劝说孔子千万不要去找盗跖。

这孔子虽然一介儒生,手无缚鸡之力,但却是侠肝义胆,在对待盗跖这件事上,绝对是仁至义尽,天下人都知道盗跖是个性情残暴的匪首,连官府都避之不及,更别说一介儒生,劝说盗跖放下屠刀,痛改前非、大彻大悟,简直比上天都难,此次前去,必定凶多吉少,能不能回来,打个问号。

从这件事上说,孔子不愧为孔圣人、儒家创始人。

孔子请颜回驾车,子贡做骖乘,就是陪乘,慷慨从容、义无反顾;当年荆轲赴秦刺秦王,在易水河边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时候想必是效仿孔圣人,这种义薄云天、舍我其谁的风骨世代流传。

后来孔子见到了盗跖,但中间的过程曲折凶险,盗跖这个匪首在大快朵颐,正在把人的肝脏切碎后食用,这种土匪就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披着人皮的怪兽,文中描述盗跖性情暴戾、残忍,孔子差点把命都在这里,但最后侥幸活着回去了。


深刻剖析,孔子为什么要冒死规劝盗跖放下屠刀?庄子用意是什么?

孔子和盗跖的对话很精彩,内容也很长,由于篇幅原因,这里不做赘述,以后有时间再分析。

四.孔子和盗跖对话的启示。

这次对话,盗跖极力对孔子讽刺、羞辱,最后说:你孔丘所说的,正是我所要丢弃的,赶快滚!不要再说,泄愤之后让孔子滚回去,孔子灰溜溜的离去。

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亟去走归,无复言之!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不得不说,盗跖的一番言辞引经据典,引用了很多历史上的典故,但是,言辞的基点是反人性的,反普世价值观!

五.庄子为什么要拿孔子取笑、开涮?

我们纵观庄子的作品,经常拿孔子说事,准确的说是经常拿孔子开涮,其实,庄子是在用孔子的言行说事理。


深刻剖析,孔子为什么要冒死规劝盗跖放下屠刀?庄子用意是什么?

在作品中我们多见取笑孔子的言行、事件和场景,孔子是庄子作品中出场率最高的人,孔子是儒家代表,庄子刻意挑选孔子作为作品的主人公,用孔子说事理更有说服力,使庄子的寓言更生动、形象。

表面上,庄子在取笑孔子,拿孔子开涮,这是他的性格和文风,其实庄子对孔子十分敬重,后面马上说到。

所以,拿孔子说事是庄子作品的风格,是庄子在借景抒情。

从庄子的作品风格来说,庄周生性坦荡、率性,嬉笑怒骂、无拘无束,表现手法丰富,作品情节跌宕,这也形成了庄子作品豁达、奔放的风格,从这一点说,庄周用谁做作品的主角,他本人是不当回事的,只要把自己的内心能够表达出来即可,用名人做主角效果更好。

在这篇作品中,文章的表现是盗跖理直气壮、引经据典,孔子被描述的很落魄,但实际上是在力挺孔子。

大家有没有发现,庄子对文中盗跖和孔子的细节描写很刻意,尽显了盗跖反人性、反传统的叛逆性情,孔子见盗跖时,盗跖正在把人的心肝当做下酒菜,生性残暴已经到了极点,我都怀疑历史上有没有盗跖这种生性极端残暴的人。


深刻剖析,孔子为什么要冒死规劝盗跖放下屠刀?庄子用意是什么?

可是到了盗跖说话的时候,虽然对孔子极力讽刺、挖苦,但言辞却逻辑严密、说理清晰,盗跖这个土匪显然没受过教育,身份和语言完全不对称,这正是庄子的智慧所在。

用反人性性情的盗跖做主角,代表春秋时代恶的、不正的势力,就是一种象征;同时呢,又借用了盗跖的言辞,通过盗跖和孔子完全对立的人物形象和语言,传递了庄子的内心和思想。

六.盗跖对孔子的发难有没有道理?

盗跖对孔子的言辞中,有这么一段话:

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


这段话大致是说:在炎帝时代,居住很安逸,行动很悠闲,人们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和麋鹿生活在一起,自己耕田自己食用,自己织布做成衣服,互相之间没有相害之心,这是道德鼎盛的时代。可是到了黄帝就不是这样了,黄帝和蚩尤在逐鹿大战,鲜血流了几百里。

盗跖用这些话反驳孔子,其中一层意思告诉孔子:黄帝是你们这些儒生所推崇的道德高尚的人,但是黄帝和蚩尤却在逐鹿大战,炎帝时期多好,无忧无虑。


深刻剖析,孔子为什么要冒死规劝盗跖放下屠刀?庄子用意是什么?

盗跖的说法对吗?

炎帝时期,人们虽然民风淳朴,但同样很愚昧,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父亲是谁,这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事,后来,黄帝时期,婚姻的制度慢慢开始规范起来,人们才开始知道了自己的父母。

黄帝和蚩尤的逐鹿之战,是因为蚩尤生性残暴,残害百姓,黄帝顺民意才与蚩尤在逐鹿大战,这是天意;在阴阳五行中古人已经明确告诉后人,人间有阴阳、有五行,阴阳很通俗,有黑就有白,有男就有女,有方就有圆,有正义就有邪恶,黄帝代表着正义在人间以战争的形式讨伐蚩尤,也是顺天意而行。

显然,盗跖的言论是站不住脚的。

结束语

在盗跖的残暴、凶恶、反人性面前,孔子无所畏惧,屡次克服阻力冒死对盗跖规劝,这正是孔子的大义所在,孔子践行了自己所倡导的“重义轻利”,虽然几乎把命送掉,但却用勇气、智慧和大义诠释了什么是“义”,

这正是庄子的智慧之处,借盗跖、孔子的形象和言行表现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