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开学后如何快速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谈谈教育那些事儿


线上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开学后如何快速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学初用心去摸排线上学情,把握线下教学起点

对于这些,可以采取这几种方式了解情况

(1)通过预先的线上问卷调查,了解情况

开学前,利用微信或钉钉群等平台向家长全面调查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并做好调查分析报告,为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提供依据。

(2)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多元化的评估,务求细致

复课之后,建议各年级组要开展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对照《课程标准》和各单元的语文要素,根据线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方式全面、准确地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进行诊断性评估。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方面。帮助学生准确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

但要注意,切不可简单窄化为纸笔测试,过多增加学生负担。

(3)以诊断为依据,确定教学起点

教师不能单从分数上作分析,要深入、全面地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准确诊断,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这是复课后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关键”起点。如哪些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哪些知识存在缺漏,哪些学生是因为线上教学而出现的“新学困生”等。

2.教师需利用假期深度研读教材,定准教点

面对线上学习的复杂学情,老师们做好深度研读教材的工作是保证复课后线上和线下教学“准确、高效、扎实”衔接的关键。

(1)定准教学目标

每一位教师在深度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统编教材的特点,把准每一学段、每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确保各篇教学重、难点无严重偏差;自觉地以“统编的理念”教“统编的课文”,精准备课,明晰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力争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统整教学内容

由于疫情导致了本学期教学时间的严重缩水,复课后,语文老师更应统筹规划,以发现的眼光,从教材中找寻语文要素规律,按照一定的层次、梯度,对本学期的语文要素进行归整梳理,实行单元统整备课,采用群文阅读或对比阅读等方式展开教学,让教学更精准、更高效。从而保证复课后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养得到稳步提升。

3.精心研究策略,找准线下教学补充点

教师要精心研究教学策略,在“零起点”教学的基础上,调整好教学进度、节奏、内容,找准“补点”。

(1)因学施教,补齐短板 

复课后,可将学习新课与补学巩固双轨并行,可采取分层教学,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达到培优辅差的效果;对部分学习困难、注意力不易持久、独立性自觉性较弱而产生的新学困生,教师可给予特别辅导补教,同时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长有意识地跟进。

(2)调整内容,查缺补漏

科学调整内容,对线上课的难点和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没扎实训练的能力点进行梳理复习巩固,保证有效过渡后开始新课的学习。对突出的共性问题要安排少量课时重点突破,避免缺漏的知识和能力。

(3)扬长避短,突出补点

复课后教师要注意扬长避短,重视学生“说”“读”“写”的实践训练,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4)线上线下,资源互补

不可否认,线上教学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也为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线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复课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探索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的新途径,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发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累优质课程教学视频,组建学校课程资源库,及时在学校课程平台推送,为学生创造处处可学、随时即学的良好学习环境。


木段落


这个问题我深有感触。自从两个月线上课堂开展以来,感觉学生的差距特别明显得显现出来的。

我们可以从这三类孩子来分析:

第一类:平时在学校学特别自律主动认真的孩子。线上,每天都能够按时出现在课堂上,老师的每一项要求都能井井有条地落实。

  • 不管是在平时的线上课堂也好,还是课后完成作业,提交作业,各项学习任务,没有一次说忘记了的。而且这一孩子的作业,完成得特别认真,无论从书写还是到做题的正确率来说,都和在学校的表现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别,也没有任何懈怠。
  • 从视屏前就可以看出这些孩子的共性:上课时间到了,穿戴整整齐齐的坐在视频前;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坐得端端正正的;当老师要求做笔记的时候特别主动;当老师需要让大家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也是最积极主动的。与平时的课堂没有任何差别。

这类孩子就属于老师特别放心,家长也特别放心的孩子。而且在刚开学的检测上,一定会和以前一样成绩没有丝毫落下,甚至还可能,会在这样自律的,两个月的线上学习当中,成绩会有一个跨越。

第二、这种孩子,他们成绩和上面这一类孩子差不多。就是平时他们在学校的课堂表现也还不错,但是需要老师紧紧地盯着,不主动不自律的孩子。线上学习的时候,他们这个缺点就明显的显现出来。

  • 这些孩子在上网课的两个月当中,表现得时好时坏。老师和家长要稍微管一管说一说,他们立刻就能好两天。但过几天如果老师和家长们松了点,他们就又开始偷懒了。

  • 这样的孩子,都是班里比较聪明机灵的孩子,只要老师、家长平时在线上课堂,管的紧一些,盯得紧一些,他们的表现特别好,积极主动的动脑筋思考,举手回答问题。每天的他作业也完成得特别的认真。

这些孩子他们一般自主性比较差一些,但是老师和家长稍微强调或者表扬一下,就立刻表现得特别的好。需要不断地给他们增加动力。

班上有一个男孩子,属于典型的这样的一个范例。刚开始上网课特别的认真,每天特别准时。但过了几天就感觉拖拖拉拉的,上课也不准时了。甚至不想写作业,把别人的作业转发给老师。数学老师反映,他甚至有一次连数学课都没有上。

后来和家长沟通之后,发现最近父母忙没有顾上管他。给了他这样偷奸耍滑的一个机会。经过和家长的联系之后,双方对他加强了管理,后来表现得越来越好。

这些孩子就属于很聪明,爱耍小聪明,但缺乏自主性。老师和家长要时刻盯住他。这类孩子他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稍微使把劲儿,线上教学的缺失就立刻能够及时补上来。

第三类、就是平时在班上自主性特别差。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差,严重缺乏自律的孩子。

这些孩子,平时在班里的成绩就靠后。在开学之后很快就会可以看出,他们和别的孩子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老师其实对这一类孩子是最为关注的。因为他们本身接受能力差,基础比较薄弱。课堂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好多知识,在课堂上都不能完全听明白。

  • 这样的孩子,老师在线上课堂中的关注力度最大。为了让他们集中注意力的听讲,准是时不时的提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问题。比如读词、读一段课文。这样简单的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可以时刻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同时也可以说,对他们是一种学习上的鼓励。
这些孩子,他们的平时课堂表现差,各项作业完成的也相对比较差。从书写,做题的错误上,和前面两类同学都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孩子甚至作业写得太乱,经常去老师的办公室重新写。
  • 这样的孩子从视频前就可以看出,穿衣服不整齐,披头散发的就出现了,个人平时的生活习惯就不好,当然这和家里面的父母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课堂中,需要时不时的专门关注这样的孩子,你会看到在视屏前,一边听讲一边玩东西的;摇头晃脑,不认真做笔记的。老师要时不时的转动视屏,专门观察他们,随时提醒。这些孩子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应该是班里面最差的那一类。也许和平时在学校的课堂,有更大的差别。

当然,如果碰上一个管得比较严格的家长,那么这个孩子还不至于落下,最差也会跟以前在学校中一样。也有可能在漫长的两个月的线上学习中,在他们严格的家长要求监督下,锻炼了自己的自律能力,学习态度会有一个转变,成绩也许还会有一定的提升。

就怕那种每天一个人在家上课,家长去上班,没有人管的孩子。这些孩子基本上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将会是开学检测之后,成绩越落越远的那一拨儿。

通过分析,大家可以感觉到。前面两类孩子,开学之后,经过两周的复习,一切都又回到正轨。这样线上线下的差距呢,基本就不存在。


唯一有差距的那一类孩子,就是第三类。这类孩子可能在以前的课堂学习能考六七十。那么经过这样散漫的两个月的线上课堂,他也许会不及格。

那么,怎样切实做好开学之后的查漏补缺,最大程度的把学生的差距拉到最小?

做好线上课堂的总结评估:在总结中,发现不足;在评估中,创新和改变。

1.以语数英检测做为开学后的第一个首要任务。

把线上两个月所学过的课程,通过一张卷子做一个初步评估。

2.检测之后,认真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判完卷子之后,组内的四个人认真的把卷子分析一下。发现哪些地方,是掌握的比较薄弱的环节,就从哪开始下手。

3.查漏补缺,再次复习两个月的知识,把薄弱的、基础的知识“回炉”。

缺什么,恶补什么,可以不间断的测试。老师可以出一些专项检测卷,一周一检测,不断发现错误。开始上新课,也要联系旧知,及时把夹生的东西重新检查再巩固。

4.建立必要的零起点意识。

我们要勇于面对现实,对于发现没有掌握的知识不要抱怨,实在有必要深挖问题的所在,就把这块内容重头讲一下。

可以说,线上学习,从另一方面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1.特殊时期给教育提出唯一的出路。线上教学既然是新生事物,既然是在特定时期,非常困难的时期,产生的唯一的办法,它往往具有补救的的特点。2.它打破了,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习惯于听,习惯于做工具,习惯于做听的对象,很少能有独立的自主的学习机会。3.尤其一些好的学生在线上教学中,体现出高度的自觉精神,尤其是责任与担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总结以上,不管老师还是家长,大家都不必担心网课与现实的落差。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开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定会很快会踏上正轨!


紫陌飞雨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作为老师这些天常常思考和头疼的问题。

经过思考和同事们交流,现在我们开始这么做:

  1. 每天依然授新课,但较之以前适当减少量。挤时间补网课的漏。
  2. 课堂上尽量以基础知识为主,多照顾中下生。优秀生形成学习小组,以互助提高为主要途径,老师抽时间指导和监督。
  3. 组织学生进行一帮一或二的邦带提高活动,让学生灵活利用时间碎片互相进步。

以上是我们的暂时做法,在此也希望获得同行们的宝贵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