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文/週週(原創不易,禁止抄襲)

圖/網絡

週週近期讀了一本被譽為“社會心理學《聖經》”的書——《社會性動物》,這本書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艾略特·阿倫森所作,於1932年出版,所謂“讀好書就像追電視劇一般,讓人看了這一版,還想追下一版”,這本書已經出到第9版,其影響力和魅力可見一斑。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社會性動物》

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亞里士多德

什麼是社會性?社會性是指一切生物作為集體活動的個體,或者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在活動時候所表現出來的特性。社會性動物並不只有人類一種,蜜蜂、螞蟻、猴子等具有組織性的動物也會表現出社會性,不過在本書中,作者研究的“社會性動物”對象僅指人類。

我們人類在集體活動中具體會表現出什麼樣的社會性呢?書裡一共提及了7種社會現象和社會心理:從眾;大眾傳播、宣傳和說服;社會認知和認知失調理論;自我辯護;攻擊性;偏見;人際吸引法則。在這裡,週週主要想從人的攻擊性角度去分析一部復仇電影——《V字仇殺隊》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V字仇殺隊》

《V字仇殺隊》是2005年由雨果·維文和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一部經典電影,影片中講述了一個經常戴面具的男人“V”為了反抗曾經迫害過自己的極權統治,在大火中絕處逢生後精心策劃了一條復仇之路,在復仇過程中也成功蠱惑了其他人(包括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伊芙)的故事。

這部電影無論從故事情節、演員演技、劇本深意還是攝影、音樂都堪稱完美,豆瓣上也拿下了8.9的高分。不過在本文中,我更想和你一起探討“V”的復仇動機和復仇心理。

一、人類的攻擊行為

在社會心理學中,心理學家將旨在引起身體痛苦或者心理痛苦的有目的行為定義為攻擊行為。而攻擊行為又可以分為敵對性攻擊工具性攻擊

敵對性攻擊是因憤怒感而引起的一種攻擊性行為,旨在施加痛苦和傷害;

工具性攻擊也是故意傷害別人,但這種傷害只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的手段,而並非為了引起別人的痛苦。

那麼在《V字仇殺隊》中,“V”的復仇屬於哪種呢?我的看法是,除了對獨裁者亞當·蘇特勒和特務頭子柯迪·克里蒂的殺害屬於敵對性行為外,對其餘人的傷害都屬於工具性攻擊。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從影片中通過普洛特洛司令官的回憶和德里亞醫生的日記,可以得到“V”的些許經歷:他本來是一個平凡少年,僅僅因為行為舉止的些許不同而被司令官抓到拉克希爾拘留所裡,並最後送去國王醫院醫療區當作人體實驗試驗品,一場大火,讓近十萬人在火災中喪生,只有“V”僥倖活了下來。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在這段經歷裡,誰曾經直接迫害過他?有濫用酷刑的普洛特洛司令官、用聖徒身份來掩蓋內心惡毒的利利曼神父和著迷於拿人體做實驗的德里亞女醫生。這也是“V”在影片前半段謀殺的先後順序。但殺害他們是為了發洩自己憤怒的攻擊性行為嗎?顯然不是,因為“V”深知,無論是火災、還是生化病毒實驗,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以蘇特勒為首的獨裁政府——他們企圖製造和利用人們的恐懼心理,來贏取自己的聲望。

(有意思的是,蘇特勒的這種刻意渲染和利用大眾恐懼心理的行為也很契合《社會性動物》裡的“大眾傳播、宣傳和說服”的社會現象)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因此,“V”的復仇對象其實是獨裁者蘇特勒和為其出謀劃策的特務頭子克里蒂,只有對二者的殺害才屬於攻擊性行為;而傷害司令官、神父和女醫生,都不過是為他“復仇大業”推波助瀾的關鍵步驟,屬於工具性行為。

二、從攻擊性心理解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原因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人為何會產生攻擊性行為?“V”又為何會有如此強烈的復仇心理?在《社會性動物》一書中,作者將人們產生攻擊性行為的原因歸為以下8點:

暴力本身;

神經系統(大腦杏仁核區域);

睪丸激素(一種雄性荷爾蒙);

酒精刺激;

痛苦和不適;

受挫;

受拒絕、排斥或奚落;

社會學習和大眾傳媒。

而“V”的復仇心理和攻擊行為的產生主要受到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

1.痛苦和不適

痛苦和不適是攻擊的主要前兆。

試想,假如你在一個潮溼悶熱的環境下工作,耳邊還時不時傳來樓上裝修的電鑽聲音,你會不會心裡感到煩躁,特別想罵人?假如這個時候,還有人莫名其妙扇了你一巴掌,你會不會忍不住立刻還手?

心理學告訴你,我們在讓人感到痛苦的環境下,攻擊慾望和行為會增加是正常的。心理學大師倫納德·博克維茨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讓學生將手伸進極其冰冷以至於疼痛難忍的水裡,發現相比於其他沒有經過這一痛苦考驗的學生,攻擊性明顯增強。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部分調查可以驗證這一理論:比如比起那些在車裡安裝了空凋的司機,車裡沒有空凋的司機更有可能在交通擁擠時候按喇叭;又如在球賽中,當場內溫度高達32°乃至以上的時候選手們更容易犯規。

那麼對於“V”而言,他所經歷的痛苦包括了什麼?

有司令官用警棍毆打: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有呵斥和驅趕: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有拘留所的封閉和黑暗: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更有被醫生拿來做病毒試驗品的不適和無助: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普通人在高溫或嘈雜的環境下況且都會怒火中燒,“V”遭受的肉體痛苦遠高於數百倍的“高溫或嘈雜”的痛苦,因此我們也就不奇怪為什麼他執意要復仇,而且在伊芙的逼問下咬牙切齒地說出“他們對我做的事是非常可怖的”這樣的話了。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2.受排斥和奚落

什麼樣的人會被關進拉克希爾拘留所?任職的警官說“大概是一些不受歡迎的人吧”。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社會性動物》一書用實證告訴你,受排擠和奚落也會增強人們的攻擊性心理和行為:

在案例調查中,作者發現在那些充斥著小團體和排擠、羞辱等氛圍的校園中,往往更容易驅使孩子們走向犯罪;在實驗中,那些詢問合作而被拒絕的人比起沒有遭受拒絕的人表現出更明顯的敵意。

因此,除了肉體上的痛苦,“V”在拘留所裡遭受到的白眼和蔑視,也無形中埋下了他仇恨和反抗的種子。

3.受挫

除了肉體折磨和精神排擠,“V”的復仇之心還源自挫敗感。

關於“挫折-攻擊”的關係,心理學家羅傑·巴克和庫爾特·勒溫等人做過一個經典的“玩具”實驗,心理學家們將一群孩子分為A、B兩組:對A組的孩子展示了一屋子的玩具,但不允許他們觸碰,只允許他們觀看,以此讓他們感受到挫敗感,經過長時間的痛苦等待後,A組的孩子才被允許玩玩具;對B組的孩子則很友好,不需要等待就直接讓他們觸碰和玩玩具。結果呢?B組孩子在玩玩具時候非常開心,而受過挫折的A組孩子在被允許接觸玩具後,卻表現出強烈的攻擊性——他們會打碎玩具、把玩具摔在地上並進行踐踏等等

因此,心理學家們得出一個結論:挫折可以導致攻擊行為。同時,在《社會性動物》中,作者還補充到:這種挫折並不是絕對剝奪的產物,而是來自相對剝奪

“相對剝奪”最早由美國學者S.A.斯托弗提出的一種關於群體行為的理論:當人們將自己的處境與某種標準或某種參照物相比較而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所產生的受剝奪感,這種感覺會產生消極情緒,可以表現為憤怒、怨恨或不滿。

簡言之,相對剝奪是一種有權享有但並不擁有的感覺。舉個例子,假如我和你都是音樂愛好者,你學會了彈鋼琴,我由於缺乏經費或自制力沒有學習,10年後你成為了世界級別的鋼琴大師,而我碌碌無為,雖然我會對工作不滿但由於當初是我主動放棄了學習機會,因此我不會有挫折感;但是,假如我們倆一起學了鋼琴,你成為世界級別的鋼琴大師,而我是個連鋼琴十級都沒過的“菜鳥”,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就會產生極大的挫折感——這種挫折感是“我本來也可以成為鋼琴大師但並沒有成為”的“相對剝奪”下的產物。

在《V字仇殺隊》中,“V”的挫折感主要來自於被抓去當試驗品前後生活的不同,獨裁者的病毒計劃,讓他的人生髮生改變:他從一個無辜少年變成一件任人擺佈的“物品”,從飽受磨難的囚徒被迫變成浴火重生的復仇者。他本該可以享受平淡幸福的生活,蘇特勒為首的迫害卻讓他喪失了這一權利——火災讓他全身佈滿觸目驚心的傷痕,讓他再也不敢摘下面具見人,過上在陰影中苟活的日子,然而蘇特勒用手段掩蓋自己的罪名,一舉贏得大選勝利,成為最高統治者,逍遙法外。

強烈的對比,讓“V”內心難以接受,因此復仇成為他活下去的支柱,也是他心中的執念和一生的噩夢。

3.藉助大眾傳播和宣傳,“V”擁有了復仇者聯盟:“V字仇殺隊”

影片開始,只有一個“V”在行動,在反抗;一年後,“V”卻擁有了大量的支持者,形成了名副其實的“V字仇殺隊”。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V”憑藉一己之力是怎麼做到的?這是因為“V”巧妙地利用了大眾傳播和宣傳手段,來引發情緒感染,以達到無形中說服廣大群眾的目的。

心理學認為情緒具有很強的感召性和傳播性。舉個簡單例子,比如身處在一個互動性很強的圈子,我們會不由自主敞開心扉交流;反之如果周圍的環境都是悶悶不語的,我們也會忍不住選擇沉默。

而通過大眾傳播和宣傳手段,可以將這種情緒感染現象實現最大規模化。

“V”在一開始炸掉老巴里街後,闖進了BTN,將自己事先錄製好的演講視頻播到各個電視上,讓每個人都能看到。“V”的舉動,先是引起大家的好奇,隨後很快被他極具煽動性的話語吸引和代入,大眾明白了他為什麼要做一切破壞性的舉動——“V”的復仇情緒也感染了他們,讓他們產生一種錯覺“V說得對,我們不該一直服從和沉默”,反抗的種子就此埋下。

讀《社會性動物》,從攻擊性心理分析“V字仇殺隊”的復仇行為

當然,“V”最後意識到自己錯了,在伊芙的反問下他意識到利用個人復仇情緒去煽動大眾的行為不過是化身為另一個“蘇特勒”,這也是他在實現復仇後選擇自盡的原因。

四、寫在最後

在社會心理學中,關於攻擊性是否屬於人的本能一直存在較大爭議。《社會性動物》作者阿倫森認為“人類存在攻擊的本能,但攻擊行為並非完全由本能引起”,我們剖析“V”的復仇心理也發現並非純屬因內因引起。而且阿倫森認為,對於人們的攻擊性行為,可以通過情境和社會因素加以改變。

我想這大概也是研究社會心理學的意義所在,不僅可以通過研究讀懂人類心理和社會現象,也可以在認識世界的同時,不斷提高和錘鍊自身的認知結構,反身解剖於自己的知識,並將其應用於解決問題。

往期推薦>>>

華晨宇:是天才,還是怪咖?我從來不給自己設限

總是在會議上啞口無言?這5個竅門可以幫到你

努力: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