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那年代父母能存下錢,而你卻不行

我記得我父母經常會和我說的一句話就是“天晴防下雨”。他們那輩人的風險意識比我們高很多,他們那代人最怕的就是生病,生一場大病實在是花銷太大負擔不起,因此對這方面的風險防範非常有意識。而且那代人都是貧窮年代過來的,對什麼是飢餓,什麼是匱乏還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我在兒時就經常聽父親說他小時候都吃不上肉,只有鹹菜吃,相信這種記憶是會帶進墳墓的。而80、90後則不然,80後尤其是85前的人還稍微好一些,童年記憶裡還保留了一些匱乏年代的印記,到了90後這邊一生下來就已經在一個比較富足的環境下了,這批人最大的特點是看到什麼想買就買,從骨子裡是不太計較價錢的。

你去觀察身邊能存的下錢來的人,自控力一般都不會太差。反之,自控力不算好的人,存錢對他們來說基本上是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情。你可以想一下,你身邊那些能每天記賬的人,是不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都要比其他人都有計劃得多?一旦有計劃和預算控制,很多開支是能夠想辦法降下來的。我們父母那輩人在這一點上是比我們要優秀的。他們往往出生在多子女的家庭,所以每個人能分配到的資源都是非常有限的。在那個年代每家的消費都是一場嚴格的“計劃經濟”,包括每家人的兄弟姐妹按照成長髮育的時間表,很多東西(衣物、玩具)都是要傳遞使用以節省成本的,這使得那一代人比我們更能夠在一生中嚴格遵守財政上的預算。現在掙錢的,出去玩花個幾百上千跟玩兒一樣,各種淘寶買買買,但人的記憶往往會有意無意地忽略這些開支,下個記賬軟件用個半年,絕對驚呆你。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開源”。但要像父母那一輩那樣,對生活的每一柴米油鹽都記錄,對很多人來說是太消耗時間和注意力的事情。父母那輩人買衣服的頻率一般是季為單位的。而我們這代人出街的頻率是以周為單位,每次收穫不等。父母工資基本就是收入,而我們的收入基本就等於開銷。

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觀念跟父輩消費觀念已經天差地別。你會留意拔掉家裡不用的電器的電源嗎?你會手洗衣物洗米洗菜並用廢水衝馬桶嗎?不是你存不下錢,而是你選擇了不存錢的生活方式。父母那輩人有著與當代年輕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從小的環境和你從小的環境完全不一樣,所以對錢的概念不一樣。比如交通基本不用出租車、地鐵;吃飯基本不下館子;衣服、鞋子、褲子沒特殊情況基本上不買;品牌的首飾、包包一件沒有;理髮店找小區周圍最便宜的那家不燙不染;出國旅遊沒有、同城聚會很少。當然,父母那輩人的觀念並不一定是對的,他們很多人辛勞了一輩子,只為把存摺上的數目再增加點,可是數目的增加趕不上錢的貶值。

說實話我們普通人並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投資渠道,更不會有什麼卓越的投資技能。因此,節儉和儲蓄對我們沒有造富能力的普通人,依然有著意義,其重要性比多數人想象的要高很多。最關鍵的,還是要記賬。也許存錢的速度永遠比不上國家的印鈔機,但有好的記賬習慣和理財觀念,卻能幫我們在不用刻意省錢的時候,手裡擁有更多可支配的資金,支撐我們獲得優質的生活,減輕缺失錢的安全感。

生活在今天這個時代的80、90後,自然不必刻板固守父輩傳統的消費、理財觀念。我們新的生活方式有其必要性。但如果不是富二代,金錢總是不會嫌太多的。請記得好好記賬,開源節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