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一生傳奇!享年93歲!

中科院院士、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張乾二教授

於5月3日20時33分逝世

享年93歲


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一生傳奇!享年93歲!


廈大化學化工學院昨天在網頁上對外發布消息。

人物名片


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一生傳奇!享年93歲!


張乾二,1928年8月出生於福建惠安,195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研究生),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曾任廈門大學化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張乾二致力於量子化學與結構化學研究,在配位場理論方法、休克爾分子軌道理論圖形方法、多面體分子軌道理論、多電子理論的群論方法、價鍵理論方法、表面科學中的量子化學研究等領域獲得諸多重要成果。


張乾二曾多次獲得國家榮譽,如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2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4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4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87年)。

化學界的數學超人


張乾二是化學界的數學超人,這使他在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化學問題時,顯得遊刃有餘,並在量子化學與結構化學領域取得重要成果。量子化學實際上是理論化學一個很核心的內容。


他是廈大人——1947年,這位惠安人考入廈門大學化學系,1951年,張乾二以優異的成績完成本科學業後,繼續攻讀碩士學位,而他的導師就是時任廈大理學院院長的著名化學家盧嘉錫,盧嘉錫後來出任中科院院長。


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一生傳奇!享年93歲!


張乾二後來曾經回憶說,盧老師知道我有個缺點,如果是A+B=C這樣的代數推理,往往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如果是具體的數字計算,卻會出錯,所以,當時凡是有數字計算,盧老師都特地留給我做。


他認為,這種訓練使得後來他在做理論研究時,數學計算能力發揮很大作用,經常能從數字計算的一些結果發現一些規律。


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一生傳奇!享年93歲!

廈門日報資料圖 / 姚凡 攝


神奇的老師

上課一氣呵成,不用看教案


張乾二是位神奇的老師,具有把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的神奇本領。


張乾二的學生莫亦榮說,剛開始從事科研時,他曾頗為自得地告訴老師:和上課考試相比,通過科研更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哪知,張乾二告訴他,最高境界是通過教學——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也能使自己受益。


和一些科研人員把教學當成負擔相反,張乾二把教書當成樂趣。只要第二天有課,那麼,前一天你無法見到他,他準躲在家裡備課。


第二天,他會帶上一小片紙去上課,但是,他一般不會看紙片,所有東西都裝在他腦海裡。他的學生後來回憶說,一黑板的公式推導,老師一氣呵成,沒有發現任何符號的差錯。


張乾二講課據說也極其富有特點,聲音洪亮,他的學生、廈大原副校長林連堂曾說,老師在舊化學館311上課,站在隔壁的生物館都可以聽到。


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一生傳奇!享年93歲!

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一生傳奇!享年93歲!


2008年,廈大為張乾二從事教育六十週年和八秩華誕舉行了隆重、簡樸的大會,他許了心願:給我一枝粉筆、一塊黑板,能重新走上講臺,為學生講課,為研究生開設並講解一個曾在中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化學理論——共振論。之前的一次車禍,令他元氣大傷。


第二年,他了卻心願,為研究生開選修課,講的是“化學鍵理論選讀”。沒有教案,沒有講義,也沒有多媒體,只有一張圓桌,一把椅子,一份課前寫好的板書。


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一生傳奇!享年93歲!

圖片來源:中國教育報


廈大校報的一篇文章

記錄了當時81歲的張乾二的上課風采:

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一生傳奇!享年93歲!


講臺上的張乾二雖然步履仍顯沉重,但興奮和喜悅讓他旁徵博引、滔滔不絕。講臺下你必須聚精會神,否則會跟不上他的思維,因為他時不時地會“跑題”,在寫好的板書之外,他隨時引出許多新話題、小故事,來推導、證明自己的結論。說到動情處,他會嘆息、會皺眉、會點頭,也會自己呵呵地笑,還會一臉期待地望著臺下的學生。


張乾二說,大家在研究理論化學的問題時,習慣於先“算算看”,不停地在計算機上演算。其實,遇到問題更應該先“想想看”,用自己掌握的基礎知識、素材和規律對問題和計算數據綜合分析,仔細思考背後的化學,建立化學現象與結構本質之間的關聯,這樣才容易產生新想法、新觀點。因此,要多看書、多思考、多分析,光對著電腦是算不出新想法、新理論的。


上完課後,張乾二又開玩笑了,他說,好久沒上課了,感覺挺累,但是還好,沒有暈過去。不過,他不停地抱怨沒有粉筆和黑板,不能現場寫,還是不習慣。他解釋說:“多媒體課件可以反覆用,不用總是備課,容易助長惰性,我不喜歡,我還是喜歡粉筆和黑板,可以很清楚地把我的想法一步步地推導給學生看,每次課前產生的新想法也可以隨時加進去。”


張乾二曾經說:如果有來生,我還當老師!不用巴結誰,只要教好書就可以了。


兩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樂觀的他屹立不倒


張乾二93歲的人生中

兩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大約在1998年,在張乾二位於鼓浪嶼的家裡,小偷破門而入,被他發現後拔出刀來,雙方在爭搶時,小偷把他刺了18刀,其中一刀把肺都刺破了,另一刀從心包旁刺過。在醫院裡,渾身是血的張乾二被推去做CT,醫生議論說,這位是跟歹徒做鬥爭的英雄,當時,還有人說,他試圖做歹徒思想工作,使後者棄惡從良,但是,張乾二後來在接受《廈門日報》採訪說:這些是謠言!


他說,我當時是怕得要死,跟他搶刀,實在是出於本能。


2006年,張乾二又遭遇不測——他坐的車出了車禍,被推進第一醫院手術室時,聽見主任對護士長說:你要做他的思想工作,讓他有活下去的決心。護士長回答,不要做了,他剛才已經在開玩笑了。


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一生傳奇!享年93歲!

圖片來源:廈大化院人


他承認所經歷的坎,令他“很辛苦”,不過,張乾二用“張氏樂觀法”來看待自己曾經經歷的不幸,他說,我的後兩次遭遇,都十分好記,1998年被刺傷發生在8月23日,會令人聯想起廈門歷史上著名的“8·23炮戰”,至於2006年那場車禍,就更好記了,居然發生在9月11日。


他的朋友們認為,正是“張氏樂觀法”令他在遭受幾乎是致命性的打擊後屹立不倒。據說,張乾二不管白天如何生氣,晚上照樣能呼呼大睡,這個本事讓他的同輩羨慕得不得了。


個性鮮明

說話像子彈一樣不會拐彎


張乾二為人異常低調,很少見諸報端,媒體要採訪他,必須想方設法。事實上,私底下,他是那代人中少有的個性崢嶸之人,毫不留情的批評很讓人下不了臺,他還自稱是廈大最愛發牢騷的老師,不過,廈大前校長朱崇實說,張先生髮牢騷時,也是他發佈真知灼見之時。當然,他也擅長講笑話,時常逗得人捧腹大笑。


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一生傳奇!享年93歲!

廈門日報資料圖 / 姚凡 攝


2008年廈大為他舉行從教60週年大會,歷時兩個小時的會議在張乾二登臺發表從教60年的感想而達到高潮。這位被大家形容說話像子彈不會拐彎的人操著濃厚的鄉音直言不諱地說,沒想到大會開得這麼長,擔擱了大家寶貴的時間。他說,廈大和化工學院派了許多“說客”才使他同意舉辦從教學60週年大會,學校還為他出版了論文集,使他感慨萬分。


他說,大家說了很多我沒有做到的事情。


當時,是他遭遇嚴重車禍後首次復出,他顯得精神矍鑠,而且恢復了以往的銳氣。在他感謝大家後,話題一轉突然說,對不起,我又要提意見了,在滿場的笑聲中,他批評了學術界的評估體系。他說,整天都在評估和評價,一年發表了多少論文,而這些論文的影響因子到底有多大?


他最後總結說,我一生並無雄心壯志,嘻嘻哈哈地走過來,走到哪裡算哪裡——每個人都想一直走下去,但是怎麼可能呢?


這時,他及時打住了,說,今天這種日子,我不能再說怪話了。


先生走好!


來源:廈門日報、光明日報、廈門大學、中國教育報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