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人法地,地行无言之教,若能效法其中一二便不失为一个好人

衡量一个人,除了看他做些什么之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看他付出了什么。

老子说“人法地”。人如何效法大地呢?大地承载万物,维持着所有生命的成长,一切生灵所用所需都仰仗大地母亲的给养。然而,她所得来的回报不过是污物废弃与腐朽尸骨。大地毫无怨言,不但生生不息滋长了万物,而且还承载了一切万物的罪过。推物及人,想想我们自己,不应当效法大地这种大公无私、无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吗?

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人终身可以奉行的原则?”孔子回答说:“恕。”大地便是宽恕了万事万物的罪过,无怨无悔地付出着自己的一切,所以许多文学作品中将大地比作母亲。

人应该学习大地宽容的胸怀,富兰克林曾说过:“陆地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中包含着人生的大道至理,没有宽容的生活,就如同行走于刀锋。”

老子说人法地,地行无言之教,若能效法其中一二便不失为一个好人


《史记》中记载的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流传千古的故事,就是对宽容的最佳诠释。管仲,字夷吾,颍上人,年轻时与鲍叔牙经常来往。鲍叔牙很了解管仲的贤能,当时管仲家里很贫穷,常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是鲍叔牙毫不在意,始终对管仲很好。后来,鲍叔牙做了齐国公子小白的家臣,管仲做了公子纠的家臣,管仲曾经在一次变乱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腰带,等到小白登位成为齐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禁。当齐桓公要鲍叔牙推荐相国时,鲍叔牙说:“如果你只想治理齐国,用我就足够了;如果你想治理天下,那就应当用管仲。”管仲被任用当了齐国的宰相后,齐国大治,齐桓公称霸诸国,九次会合诸侯,辅佐周朝天下,齐桓公的丰功伟绩也仰仗于管仲的谋略。

管仲对鲍叔牙的宽容善德是这样评价的:“当初我贫困的时候,同鲍叔牙做生意,财利多占,鲍叔牙并没有把我看成贪心鬼;我曾为鲍叔牙献谋略,结果弄得更糟,鲍叔牙也不认为我愚笨,他认为时机有利和不利之分;我三次做官又三次被贬,鲍叔牙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牙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同僚召忽为此自杀,而我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牙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愧,却会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辱。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当一个人的胸怀堪比大地,自然能够得到别人由衷的敬重,正所谓“有容乃大”。此外,在大地给我们讲述的这堂课中我们还应该学会感恩。

有则笑话讽喻了世人在奉献时的虚伪。有位教友告诉牧师,他愿意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上帝。牧师问他说:“如果你有两辆汽车,你愿意奉献一辆吗?”他说:“愿意。”牧师又问:“如果你有两栋房子,你愿意奉献一栋吗?”他又说:“愿意。”牧师又再问一个更简单的问题:“如果你有两双皮鞋,你愿意奉献一双吗?”他却说:“不愿意!”牧师非常惊讶地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我没有两辆汽车,也没有两栋房子,皮鞋却真有两双。”

老子说人法地,地行无言之教,若能效法其中一二便不失为一个好人


人要答应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很容易,真要把自己所拥有的拿出来,就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了。衡量一个人,除了看他做些什么之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看他付出了什么。大地总是不吝惜于自己所拥有的,她慷慨地赠与人们,又把人们丢弃的东西收回自己手中。

有一首歌中这样唱道:“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感谢生活赠友谊爱情,感谢苍穹藏理想幻梦,感谢时光长留永恒公正。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我忠诚的爱人和朋友;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这旋转不息蔚蓝色的星球。感谢生活,感谢和平,感谢这一切,这所有,感谢这美好的所有。”

小沙弥在庭院中,将一桶水倾倒在地上,老和尚刚好路过,于是便问道:“你为什么把水倒在地上呢?”“师父!这是我刚才洗菜用剩下的一点水,我把它倒掉。”“哦!你知道吗?一滴水浇在花草上,花草受了滴水的滋润,就可以吐露芬芳;一滴水送给干渴的旅人,旅人可能因此得救;一滴水可以汇聚成澎湃的江海,也可以使森林生长茂盛,绝不可因滴水的微小而轻视它啊。你能领悟吗?”“师父,我懂了。”小和尚想了想,又说:“点滴因缘、万种恩情都聚集在我们身上,因此,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丝一缕,恒念物力惟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老子让大地为我们讲授了一堂课,无言之教,却意义深远。我们永远无法与大地比肩,朋友只要能效法其中一二,便不失为一个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