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大肠杆菌病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确诊及防治呢?

桂农莹姐


猪场的实际生产中,仔猪从出生到出栏,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都会出现腹泻或者消化不良等消化道性疾病症状,仔猪大肠杆菌是在仔猪阶段比较常见,刚出生的仔猪,基本上是在一周内,会出现仔猪黄痢,两周到三周会发生仔猪白痢,6周之后会发生仔猪水肿病。大肠杆菌是猪肠道内的正常菌群,绝大多数是不致病的,只有一些可以引起疾病。所以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是大肠杆菌病中早发型, 在1周龄以内时仔猪发生,剧烈腹泻、排黄色水样稀便、迅速死亡。剖检时常有肠炎和败血症,有的无明显病理变化。仔猪黄痢在炎夏和寒冬潮湿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初 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比经 产母猪严重,随着胎次的增加,仔猪发病逐渐减轻。由于母猪长期感染大肠杆菌而逐渐产生了对该菌的免疫力。

出生24h内仔猪最易感染发病。一般在生后3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一周。最初为突然腹泻,排出稀薄如水样粪便,黄至灰黄色,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随后腹泻愈加严重,数分钟即泻1次。无呕吐现象。

在发现1头病猪后,立即对与病猪接触过的未发病仔猪进行药物预防,疗效较好。仔猪采用三针保健。注意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干燥,以减少发病。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日龄左右仔猪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粥样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

本病一般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7日龄以内及30日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病。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及猪舍卫生有很大关系,气温剧变、阴雨连绵或保暖不良及母猪乳汁缺乏时发病较多。一窝仔猪有一头发生后,其余的往往同时或相继发生。

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病猪腹泻,排出白、灰白以至黄色粥状有特殊腥臭的粪便。有时可见吐奶。除少数发病日龄较小的仔猪易死亡外,一般病猪病情较轻,易自愈,但多反复而形成僵猪。药物预防可参照仔猪黄痢的预防方案。

仔猪水肿病

该病多发于仔猪断奶后1~2周,多发生于断奶后的肥胖幼猪,特别是气候突变和阴雨后多发。据观察,水肿病多发生在饲料比较单一而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猪群。

临床特征盲目行走或转圈,共济失调,口吐白沫,叫声嘶哑,进而倒地抽搐,四肢呈游泳状,逐渐发生后躯麻痹,卧地不起,在昏迷状态中死亡。眼睑或结膜及其它部位水肿。病程数小时至1~2天。合理搭配日粮,防止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适当搭配某些青绿饲料。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谈猪事I论发展


仔猪大肠杆菌病一般发生在七到十五日龄的仔猪,急性腹泻,泻便为黄白色,仔猪消瘦,无神,不愿活动,并伴有轻度感冒,很容易让人误诊,治疗这种病可用,头孢拉定配合维生素B类药物肌注。


友好为人99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猪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本病流行广泛,主要危害1月龄以内的仔猪,常发生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眼窝塌陷脱水死亡。

一、临床表现(有哪些症状)

1、仔猪

①、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常出现于1周龄内的哺乳仔猪,而且1-3日龄最常见,7日龄后极少发生。发病仔猪严重拉稀,粪便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以脱水死亡为主;

②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常出现于10-30日龄仔猪,发病猪粪便多为腥臭的灰白色粥样粪便;

③仔猪水肿病(猪胃肠水肿):通常出现于仔猪断奶后1-2周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发病猪头部水肿、发病突然、运动共济失调等,病死率很高,恢复后多以僵猪出现。

2、母猪

母猪出现产后三联征:乳房炎、尿路感染和子宫内膜炎。本病会造成母猪子宫及产道炎症影响配种和使用年限,还会出现无乳或者少乳症。

二、发病因素

1、带菌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其排出的粪便场带有病原菌,仔猪舔舐被污染的体表和乳头就会导致感染;

2、环境因素:应激、湿度高、温差过大、圈栏污染等,特别是环境湿度大及头胎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生率更高;

3、应激因素:菌群失调、母源抗体低及各种应激因素都会导致发病。季节交替、阴雨季节、饲喂改变突然、仔猪抵抗力下降、去势与转群等应激因素。

三、控制措施

1、管理控制:常用消毒都可以杀灭大肠杆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可以很好控制本病;产床、保育栏尽量空圈干燥1周时间;

2、治疗方式:本场无耐药性的广谱抗生素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疫苗免疫:母猪分娩前使用大肠杆菌疫苗提前免疫,这样可以为仔猪提供充足的母源抗体,是首选方案。

最后,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控制带菌母猪及环境卫生即可很好的控制本病,对分娩前的母猪进行疫苗免疫是非常有效的方案。希望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