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水浒传》中的高俅,再看看历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水浒传》中最大反派人物非高俅不可,只因养子看中林冲的妻子便设白虎堂圈套,因与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有仇便逼迫其带着老母亲逃亡,最后更是施展手段毒死宋江。但在真正的历史中,高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水浒传》中的高俅:

看看《水浒传》中的高俅,再看看历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帮闲”身份不一般

在《水浒传》中,高俅初期游手好闲,因为没有成家立业的能力便跑到东京(首都)讨生活,成为一名“帮闲”。不过帮闲可不是谁都能当的,古代帮闲有两种,一种是极会钻营关系,成为捕快下属帮闲,平时帮捕快差役们四处征税等,谈不上高大上,只是一种营生的手段。另一种是以文人的身份成为大官僚、贵族、富商的帮闲,平日里与雇主下棋念书,陪人画画或饮酒作乐。高俅就是第二种“帮闲”,六位雇主依次为:乡下土财主家的儿子、城里开赌坊的老板、开药铺的老板、苏轼苏东坡、当朝驸马、端王。

看看《水浒传》中的高俅,再看看历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公报私仇手段狠辣

高俅凭借帮闲身份一路高升,很快在朝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权力的快速膨胀让高俅的自信心也随之膨胀,终于变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官”。当上太尉的第一天,高俅便拿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出气,只因王进的父亲曾打过他。儿子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高衙内知道后却不去训斥,而是担心儿子被林冲害了性命,索性直接对林冲下手。对王进下手是公报私仇,对下属林冲的手段更显狠辣。

看看《水浒传》中的高俅,再看看历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言而无信伪君子

因兄弟身死梁山泊,高俅在朝中鼓吹剿匪。抛开对梁山好汉的尊崇,此时的高俅算是做了件好事。随后高俅被擒上山,发誓答应宋江会将他们招安,之前所做之事既往不咎。然而下山之后他却背信弃义,招安是假,一网打尽是真。在他“假招安,真剿匪”的手段下,梁山泊灰飞烟灭。如此言而无信的做法,搭配其在朝中大义凛然的君子形象,活脱脱的伪君子作风。

历史上真正的高俅:

看看《水浒传》中的高俅,再看看历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历史上真正的高俅出生于河南开封,曾做过苏轼苏东坡的书童,一手好字画令人叹为观止,因此曾被苏东坡引荐给王爷。之后高俅参军征讨四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颇受宋徽宗赏识,因此讨得官身。做官之后高俅显露出其出色的踢球(蹴鞠)本领,圣眷日隆,官也做得越来越大。但他却并没忘本,但凡是苏东坡家中子弟来到东京,必然招待并送上盘缠,可谓有情有义。为官之时,他显露出高超的钻营的技巧,但并没有和当时的大奸臣蔡京、童贯同流合污,算不上大清官但绝不是个坏人。若生在现在,高俅很可能是一位高情商的书法家、画家、运动员。

为何在施耐庵的笔下,高俅如此不堪入目?

看看《水浒传》中的高俅,再看看历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施耐庵从小刻苦读书,36岁中进士开始仕途生涯,40岁时厌倦官场辞官,之后收到多次征辟,但他选择回到家乡教书,直到74岁去世,而《水浒传》正是出自于其看破官场辞官之后。施耐庵的人品毋庸置疑,绝对是一位品行高洁的文人,但他却也有文人的通病:文人相轻。自己如此高雅之士,远离朝堂怡然自得,高俅却一直钻营得到皇帝宠幸高升,岂不就是溜须拍马之徒?既然如此,把他写成什么样想来都不会过分了吧。就这样,同是文人出生的高俅,只因自己过人的高情商,无辜担上了千古骂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