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不用一輩子帶心臟支架的方法,還不止一種

心血管疾病患者對於傳統金屬支架的感情很複雜,又愛又怕,愛是因為在危急時刻心臟支架救了命;怕是因為傳統金屬支架是個異物,以後要長期橫亙在心臟這麼重要的器官。特別是相對比較年輕的患者,更是不想過早使用傳統金屬支架。


難道不想一輩子帶支架,就沒有其它辦法了嗎?

有!還不止一種


藥物球囊,心內科醫生稱為“隱形支架”


藥物球囊被心內科醫生們稱為“隱形支架”,是在普通球囊的外部包裹一層藥物,當球囊在血管狹窄部位撐開時,塗於球囊外面的藥物迅速釋放到血管內膜表面,起到血管內膜增生的作用。

終於找到不用一輩子帶心臟支架的方法,還不止一種

▲藥物球囊在血管狹窄部位擴張

擴開的時間大概需要30到60秒,30秒以後再把球囊撤出來,血管內除了藥物,不會滯留任何異物,是一種不同於藥物支架的新型局部給藥裝置

終於找到不用一輩子帶心臟支架的方法,還不止一種

▲藥物球囊局部給藥

生物可吸收支架,介入治療走向“介入無植入”時代


介入—在血管發生狹窄、堵塞的時候能夠及時開通血管通路,幫助恢復心肌血液供應,避免心肌細胞因缺血而發生壞死。

終於找到不用一輩子帶心臟支架的方法,還不止一種

▲生物可吸收支架開通血管通路

“無植入”—經研究表明,冠脈支架在植入血管後6-9個月,血管重構完成,因此不需要永久的支撐在血管內“服役”。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幫助血管恢復血供、完成對血管提供支撐、恢復血管功能後,在3年左右的時間,憑藉支架自身材質優勢(左旋聚乳酸材質PLLA),可以化為水、二氧化碳等物質,隨著血液代謝掉,功成身退,在血管不留下異物。

終於找到不用一輩子帶心臟支架的方法,還不止一種

▲生物可吸收支架完全降解,血管復彈

這就是生物可吸收支架“介入無植入”與傳統金屬支架“介入而有植入”最大的區別。它不僅僅是幫助血管“再通”,而是實現血管“再造”。


憑藉這一優勢,生物可吸收支架對於患者來說長遠的健康獲益更明顯:

No.1提供更多治療空間


生物可吸收支架通過支撐期、降解期、康復期後,支架完全消失,實現了血管彈性功能的恢復,便於二次介入操作。通俗地講,如果血管出現再狹窄,已經完成“再造”的血管可以有更多的治療操作空間。

No.2消除患者心理負擔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壽命只有3年,隨著它的消逝,能夠幫助患者長久找回血管的自然狀態、功能,對於恐懼心臟長久伴隨異物的患者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No.3避免血栓遠期風險


生物可吸收支架進入康復期後,逐漸完成了“血管再造”,其新增臨床事件發生率極低,支架安全性趨於穩定,血管壁的彈性舒縮功能和整體血管的彈性曲率逐漸得到恢復。解決了血管內膜損傷引起炎症反應、血小板聚集等問題,生物可吸收支架極大的避免了長期的斑塊、血栓捲土重來的遠期風險。隨著時間的延長,恢復程度逐漸提高,患者得到了比金屬藥物支架更大的晚期獲益。

終於找到不用一輩子帶心臟支架的方法,還不止一種

這些不用終身攜帶支架的方法人人適用嗎?


為大家找到了這兩種可以避免終身攜帶支架的方法,但是否適用於每個患者,還需要患者或家屬與主治醫生溝通以下幾點:


1、病情需要:選擇治療方式需要綜合患者病情的獲益程度來綜合判斷,例如:對於多次置入支架且發生支架內再狹窄的患者,藥物球囊是更好的選擇。對於金屬過敏或者年紀較輕的患者,生物可吸收支架獲益更大。


2、血管條件:每個患者的血管條件也制約著治療方式的選擇,例如病變血管的粗細、位置、是否有鈣化、嚴重迂曲等等,具體如何選擇也要視情況遵從醫囑。


3、經濟狀況:目前這兩種治療方式的費用相對傳統支架介入治療費用要高,自費比例也相對較高,患者在選擇的時候還需要結合自身經濟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