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不打不骂,但可能做着比打骂更伤孩子的事

周末,表姐的女儿童童到我们家来玩,7岁的女孩子,特别得安静,让她吃东西,感觉她是想吃的,但是总会怯生生的。

玩玩具的时候也是一个人静静地玩,我儿子有时候会去跟她要她正在玩的玩具,童童有不舍,但还是会给弟弟。

我看到这些,就让童童坐我腿上,问她:“童童,跟阿姨聊聊天吧。”

小姑娘话挺少,但她的一句话让我知道了她这些有违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表现都是有原因的:“我妈妈不喜欢我吵吵闹闹的,她说她喜欢安静,所以在家里她不怎么跟我说话,我也不敢多说话。”

有些家长不打不骂,但可能做着比打骂更伤孩子的事

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打骂教育”的弊端,所以不再打骂孩子,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是却有一部分家长将打骂演变为“冷暴力”。

在百度百科上面的解释是: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

这种冷暴力正在深深地伤害孩子。

法国作家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冷暴力》一书中,将冷暴力称为“隐而不现却真实存在的暴力”。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父母对孩子的冷暴力方式和解决建议。

生孩子的气,无视孩子

有些家长在孩子淘气、犯错后,他们会选择用不理孩子,不管孩子说什么,就是不理的方法来惩戒孩子。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爸爸妈妈冷漠的原因,从而孩子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思自己的错误,下次同样的错误又会再犯,而且亲子关系却会在一次次的冷淡中慢慢变得糟糕

有些家长不打不骂,但可能做着比打骂更伤孩子的事

我们可以这样做:

坐下来,跟孩子心平气和地聊一聊,指出孩子的错处,并表示你对孩子这样的行为很生气,然后让孩子认真地反思一下自己错误并且想一想弥补的措施。

当孩子有的弥补方法的时候,家长可以辅助孩子把错误弥补好,当孩子成功弥补好的时候,如果能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就最好了。

不积极回应孩子

有时候,当孩子说:“爸爸,能陪我一起玩玩具吗?”“妈妈,能给我读书吗?”

有些家长因为正在忙工作,从而无视孩子的需求,理都不理孩子,或者好一会儿才回一个“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提出要求,需要父母在7秒之内做出回应,如果父母不回应,或回应的时间超过了7秒,孩子都会有挫败感。

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自己没得到爱,有挫败感,日后心理健康,和人交往都会很受影响。

有些家长不打不骂,但可能做着比打骂更伤孩子的事

我们可以这样做:

当你很忙的时候,孩子呼唤你,也请做出及时回应,哪怕是简单地说:“爸爸/妈妈现在有点忙,等一下陪你玩,可以吗? ”

对孩子的呼唤更积极回应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更积极,更聪明,学习能力更强。

要么不陪孩子,如果陪伴就一定要高质量的,全身心的陪伴。如果确实暂时不能陪伴孩子,那么就告诉孩子现在有点事情,稍后来陪他获得孩子的理解。

父母不接受孩子的道歉,一味冷处理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父母怒气未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还想继续惩罚孩子的做法。

如果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道歉或弥补过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如果家长不能给出积极响应,那么孩子对于自己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做法产生质疑,影响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或者导致孩子过于沉浸在自责和内疚情绪中不能自拔,影响身心健康。

有些家长不打不骂,但可能做着比打骂更伤孩子的事

我们可以这样做: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及时给出正面的响应,首先肯定孩子犯错就改的行为,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解决的方法,这样对孩子再犯类似错误有很好的杜绝作用。

表面在陪孩子,其实一心玩手机

有些家长美其名曰陪孩子玩,其实是让孩子一个人玩,自己却坐在旁边认真刷手机。

其实,你的行为孩子都看在眼里,模仿在心里了。孩子会模仿这种做事方式,从而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交习惯,长大后会用这种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有些家长不打不骂,但可能做着比打骂更伤孩子的事

我们可以这样做:

要么不陪孩子,如果陪伴就一定要高质量,全身心的陪伴。如果确实暂时不能陪伴孩子,一定要告诉孩子,做完事情稍后来陪伴他。

哪怕一天只有半小时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时间,那么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专注和用心,他会从你身上学到与人相处的方式,对他以后的社交能力和专注习惯都是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的、

结语

家庭冷暴力对每位家庭成员都是一种伤害。孩子的心灵是最脆弱的,所以对他们的伤害也会是最深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孩子会因此变得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对家里的氛围异常警觉。

长期下去,孩子会变得敏感、冷漠、不自信,甚至将来潜移默化的用父母的冷暴力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家人。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每个家长成长的过程。我们要用爱真正地陪伴他们,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充实、健康地成长!

往期回顾:

薇娅女儿真情告白: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孩子有多爱你

何炅深夜发文回应失误:比情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

简单易上手的益智小游戏,多玩可以让孩子专注又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