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稀缺时代,为什么深度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注意力稀缺时代,为什么深度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网络似乎剥夺了我们专注和沉思的能力”,卡尔·纽波特在他的《深度工作》一书中提出,网络工具促使我们从深度工作向浮浅工作转变。

通讯工具的更新换代、社交网络以及娱乐信息网站等一系列网络工具,正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麦肯锡的一项调研发现,知识工作者平均每周有超过60%的工作是进行电子沟通和网络搜索,其他工作者们则有将近30%的时间只是用于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

这种注意力支离破碎的状态不可能带来深度工作,深度工作要求长时间无干扰的思考。

事实上,他们称自己和以前一样忙碌。


No.1

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卡尔认为,类似于会议、回复邮件、商务旅行等活动,都可以归为浮浅工作,即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不会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众所周知,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的“思考周”,这段时间内,他会远离世事,只读书以及思考大局。正是在1995年的一次思考周中,比尔盖茨写下了“互联网浪潮”备忘录。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也是稀缺的。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与此同时,其在社会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

卡尔在书中还指出,深度工作并非一种无用的传统技能,而是任何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信息经济时代立足的人都应该掌握的核心技能。

注意力稀缺时代,为什么深度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图自Unsplash


真正的奖励不会留给那些熟练使用社交软件的人(这是一项浮浅任务,很容易复制),而是留给那些能够构建创新的分散式体系,使这项服务能够运转的人(毫无疑问是一种深度任务,很难复制)。

深度工作非常重要,也是有意义的。

深度工作有利于培养个人技能,也能帮助人们从经济上获益,还能更好的充实生活。

但是,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工作是缺乏深度的认知和思考的。

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很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看他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往往看上去很忙碌实际上没有贡献太多价值。


No.2

如何深度工作?


人们之所以难以进行深度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某种肤浅事物上的冲动会使专注于困难工作的努力变得无效,但大多数人低估了这种冲动出现的频率和力量。

因此,卡尔·波纽特在书中也向人们提出了4个工作准则。


准则一:工作要深入


1. 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在保持高度专注状态下消耗的意志力最小。

2. 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计划开始前,先回答下面3个问题:

①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

②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

③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

如果三个问题中有一个或两个让你犹豫,那么你在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困难。

3. 在深度工作时,恰当时候可以采取协作的方式而不要选择独自工作,协作有助于推动你的工作成果到达一个新高度。


准则二:拥抱无聊


在碎片化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难专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更变成了一种需要刻意训练的技能。

有一点需要说明,使用网络工具并不能减损大脑的专注能力,不过尝试有计划的使用网络(即在某个时间段彻底屏蔽网络,不查收邮件,不刷微博),会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另外,还可以进行记忆力训练,尝试记住一副牌,这样训练的好处是提升个人的专注能力。


准则三:远离社交媒体


网络工具给生活带来了娱乐消遣,但是,一旦你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好处或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情,就会有足够的理由使用这款工具。

完全戒掉社交媒体似乎不太现实,那么在网络使用习惯中可以采取关键少数法则。

也就是说,明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目标,根据目标来判断某一社交媒体是否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若没有,就减少或停止使用。


准则四:摒弃浮浅


我们的生活被分割成无数碎片,碎片又被琐碎的信息占满,在充斥着大量琐事的职场,能够专注的做一件事变得越来越困难。

长期做浮浅工作,会让你慢慢丧失职场竞争力,对公司来说,每天忙碌却没有太大贡献的人,对公司发展是不利的。

但是,一定量的浮浅工作在大多数工作中是必要的,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学会恰当分配时间,尽可能把琐事集中到一个时间段完成,然后留出大部分专注的时间。

深度工作并不仅是一项工作技能,它的本质是深度学习、深度思考。

别光每天埋头忙碌,多思考这项工作更深层的意义吧!

移驾wx【企业应用市场】,定期有福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