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來了,怎麼才能避免“悶壞”自己

全球疫情總確診人數破300萬,美國確診者超100萬。


假期來了,怎麼才能避免“悶壞”自己


早些時候,3月24日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名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流行病的社會隔離策略》的學術文章,其中指出:“單純靠一段時間的社交隔離是不夠的。在計算機模擬的場景中,當社交隔離措施暫停,感染會再次出現。”


假期來了,怎麼才能避免“悶壞”自己

哈佛圖書館學術交流官網

研究者認為,目前已無法追蹤和根除病毒,建議每隔20周對某些區域實行“間歇性隔離措施”,直到2022年,除非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或開發出疫苗並全民接種。


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了。


隨著全球持續處於隔離模式,在“悶死”病毒的同時,我們或許也在“悶壞”自己。


01

隔離對心理負面影響


雖然社交隔離切斷傳染鏈,但眾多研究表明,長時間的社交隔離會給人的身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往往會讓人更易抑鬱、精神錯亂、記憶力減退,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風險,對免疫功能、細胞衰老、睡眠中斷也有潛在影響。


美國楊百翰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朱莉表示,在實驗室研究中,即使是短時間的社交隔離,也能觀察到人的血壓出現變化,壓力荷爾蒙水平和炎症頻率開始升高。


她表示,持續的社交隔離及其產生的孤獨感,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相當於每天抽15根菸,甚至會減短壽命。“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她說,因為人在出生時很脆弱,在群體裡更安全。“如果缺乏社會接觸,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反應,大腦會發出戰鬥或逃跑相關的信號,整個人將處於高度警戒狀態。”


人體的晝夜節律不僅與光照相關,同時也會受到社交信號的影響。有專家指出,缺乏面對面互動其實會帶來許多壓力,但如果與一小撥人一直待在一起,比如自己的家人,這種壓力同樣會存在,小矛盾常常會被“放大”


而對於一些特定人群來說,“保持社交距離”往往更加痛苦。專家指出,由於無法參加面對面的心理治療、不能定期鍛鍊、缺乏必要的社會接觸等原因,原本就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病情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如患有抑鬱症的人,在居家隔離時由於無法“分心”,會更易沉溺於消極思想,強化負面情緒;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則會過分擔憂外界的變化,懷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人,也會因為與曾暴力對待或忽視自己的人共處一室,回想起不好的記憶。

02

這個假期,怎麼安全度過?


趁著小長假出去走走,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到底如何平安出遊呢?這幾件事情要提前瞭解!


0 1

口罩還要不要戴?


現在國內外情況懸殊,是由於中國採取了非常果斷的措施,現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階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國家還處在第一階段,且仍在向上攀升。

這意味著人傳人的幾率非常高,確診病例增加非常快。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護手段。

而如果你很不喜歡戴口罩,那就要分情況了。

張文宏醫生的觀點是:

  • 戶外人少的地方,戴口罩毫無意義,可以不戴。
  • 室內人多密集的地方,應該戴。
  • 飛機地鐵公交車這種地方,一定不要和身邊的人一起摘口罩。他沒戴的話,你要戴。
  • 不用非得戴醫用口罩,一般的普通口罩也行。


0 2

可以和親戚朋友聚會嗎?


最好不要。

防範新冠病毒的最大原則,就是:人和人保持距離。

用張文宏醫生的話說,就是“瞎混是最大的風險”。

之前美國疫情爆發,而民眾抗拒戴口罩,並歧視戴口罩的人。

在美留學生問張文宏醫生怎麼辦?

張文宏說,你只要跟別人保持一米五的距離,不戴口罩也問題不大。當然,這是正常說話的距離,吵架不行,吵架的話,五米都不夠,得六米。

所以,疫情常態化以後,我們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跟別人保持距離”。

跟人保持距離,就是跟病毒保持距離。

0 3

可以出去吃大餐嗎?


一家人完全可以。

平時就是這幾個人一起吃飯,出去還是這幾個人,那就基本沒問題。

在家吃也是吃,出去吃也是吃,差別不大。

如果吃熟食,服務員又戴口罩,病毒基本是沒有傳播空間的。

但是,非常不提倡跟家人以外的人吃飯。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婚宴、聚會等目前還不適合去,因為你不知道參加婚宴、會議的人,他們有沒有接觸過境外回來的人。


想交流感情,可以多聊聊微信,打打電話,實在不行視個頻,都挺好,沒必要非得冒著生命危險大吃大喝。


假期來了,怎麼才能避免“悶壞”自己


0 4

假期可以出去耍嗎?


可以。

疫情常態化以後,我們也得出去活動活動。

要不這一年兩年疫情都過不去,天天在家憋著,還不得憋瘋了。

但現在出去玩,和以前不一樣。

專家提示:儘量往人少的地方去。去哪裡看到人多,就換個地方玩。

大家靈活地疏散開,自覺地保持距離,分頭開心耍,是最安全最快樂的辦法。

假期來了,怎麼才能避免“悶壞”自己


03


專家:保持“人身距離”而非保持“社交距離”


所有這些的前提,專家給出的建議是:比起保持“社交距離”,人們應當保持“人身距離”,並進行“遠距離社交”。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托馬斯指出,實驗表明來自親友的支持可以有效幫助人們應對壓力,可以利用視頻通信軟件來進行一些非正式互動,而不是隻用來談正事。比如在Zoom上一起喝咖啡,在FaceTime上做同一道菜、一起碰杯,都是不錯的選擇。


  • 保持社交距離並不意味著停止所有社會接觸。在使用社交媒體等工具時應當保持理性,不要過度瀏覽關於疫情的信息,以免放大焦慮,在進行社交活動時,也要留出個人空間,以免產生摩擦。


  • 保持規律作息也很重要。最好不要在床上工作,白天也儘量不要在床上閱讀。同時,為了調劑隔離生活,還可以增加一些儀式感,每隔離滿一週,可以適當地犒勞一下自己。


  • 平時可以多去關心和幫助他人。慷慨助人不僅對受助者有益,也有助於增強施助者的幸福感,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 儘管在疫情期間,爭搶物資時有發生,但總的來看,善意仍然多於自私與暴力。換個角度來看,保持社交距離本身也是善意之舉,比如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面臨的風險相對較低,但他們依然選擇自我隔離,這是對更易感人群的善意保護。


04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需要社交距離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認為,我國目前的社交隔離政策應該不會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影響,因為人類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原本就需要保持一定距離。


  • 公共距離

近範圍為3.7~7.6米,遠範圍在7.6米以上,一般適用於演講者與聽眾、極為生疏的交談及非正式場合。


  • 社交距離

1.2~3.7米,就像隔了一張辦公桌的距離。一般工作場合,人們多采用這種距離交流,體現出一種社交性或禮節上的較正式關係。


  • 個人距離

0.45~1.2米,一般伸手就能碰到對方,是非正式個人交談時最經常保持的距離。


  • 親密距離

人際交往中的最小距離,通常在15釐米之內,親人、很熟的朋友、情侶和夫妻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生活中,每個人都會不自覺地在周圍劃定出一個“自我空間”,當有不熟悉的人“闖入”這個空間,就會感到不舒服、不安全。


目前,我國已逐步復工復產復學,人們可以走出家門,進行適當的活動與交流,除戴口罩外,主要的防疫措施便是“與他人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


這一規定與我們的心理舒適區其實是趨同的。只是在疫情出現之前,我國人口密度大,陌生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如排隊、購物、就餐等難以避免,而疫情恰恰給了我們改變現狀的動力。


從長遠來看,拉寬人與人的社交距離是非常有益的實踐。同時,大多數人與家人之間的親密溝通並沒有受到限制,親密距離內的交流才是獲得親密感的主要途徑


保持社交距離並不意味著停止交流與溝通,即使不能與家人、好友近距離接觸,也可以通過通信軟件視頻互動。


最後

疫情防控這根弦,必須時刻緊繃


總之,“疫情常態化”,是一箇中間狀態。


既不像疫情嚴重期那麼緊張,也不能像以往沒事兒時那麼放鬆。


五一小長假,我們倡議……


疫情防控這根弦,必須時刻緊繃,絕不能前功盡棄。

“積極配合檢查”

“做好必要個人防護”

“公共場所消毒通風”

“景區遊覽減少聚集”

假期來了,怎麼才能避免“悶壞”自己


今天,我們就將迎來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的第一個小長假。春光明媚,希望大家做好自身防護,避免人群聚集,過一個開心、安心、舒心的假期。

綜合自:央視新聞、觀察者網、生命時報

編輯:林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