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馮夢龍|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圖片:電影《馮夢龍傳奇》劇照


1

明末天啟六年,浙江秀水。

城內最繁華的街頭,一位年過半百的老者,正站在攤位前,高聲吆喝:

“給我一個機會,還你一個驚喜!”

“名師一對一,中舉沒問題!”

“專業應試三十年,包教包會,包中狀元!”

天下讀書人,苦科舉考試久矣。

麗水的書生,也不例外。

果然,這誘人的廣告語,成功留住了他們的腳步。

大家迅速圍成一團,擠到老者身旁,七嘴八舌地打聽起來:

“怎麼收費?貴不貴?”

“有沒有萬元包過班?”

“需不需要預付?可別收了錢就跑路!”

……

老者全程面帶微笑,逐一做出回應,態度誠懇,言語中聽,深得圍觀者好評。

“OMG!”突然有人尖著嗓子,喊了一聲:“所有考生,買它買它!”

一呼百應。

周圍的書生,紛紛掏出囊中紋銀,爭先恐後地搶著報名。

場面即將失控。

“等等!”一位中年大叔,猛地叫了暫停。

只見他擠出人群,站到場地中心,面向老者,一字一頓地質問:

敢問老先生,您可曾考取功名?是哪一榜的進士,哪一年的舉人?”

滿面紅光的老者,眼神瞬間黯淡了下來:“老夫正在努力……”

“籲——”現場頓時噓聲四起。

大叔連忙怒斥:“光天化日之下,你竟敢招搖撞騙!”

老者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

“什麼清白?一個落魄文人,有什麼資格,在這裡辦班招生?”

老者便漲紅了臉,額上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

接著便是一些繞口的話,什麼“無貴無賤,無長無少”,什麼“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

街道兩旁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很快,人群便四散開去,只留下面紅耳赤的老者,愣在原地,尷尬不已。

這個老者,便是馮夢龍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幾十年奔波,大半生掙扎,終究活成了別人眼中的笑話。

馮夢龍|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圖片:電影《馮夢龍傳奇》劇照

2

公元1574年,馮夢龍出生於蘇州,雖然天資聰穎,滿腹經綸,趕考之路卻極為不順。

從未及弱冠,到年近花甲,足足四十餘年,都始終卡在鄉試一關,止步不前。

考場上連連碰壁,只好到秦樓楚館間尋找慰藉。

幸運的是,古代沒有拼團拼單、美顏瘦臉的假·名媛,只有天生麗質、多才多藝的真·名妓

很快,馮夢龍的生命中,出現了一個叫侯慧卿的女子。

此女花容月貌,國色天香,風情萬種,善解人意。

落魄的馮夢龍,一直都視她為紅顏知己。

尤其可貴的是,委身風月場所,終日燈紅酒綠,侯慧卿的內心,卻超乎尋常的冷靜。

馮夢龍曾問她:“你閱人無數,可有芳心大亂的時候?”

侯慧卿微微一笑:“如何識人辨人,我的心間,自有一杆秤。”

馮夢龍很是好奇:“願聞其詳!”

侯慧卿繼續回應:“顏值幾何、財力幾分、用情幾許,對應客人三六九等。若要託付終身,首選最上等。不得其上,便轉求其次。何亂之有?”

果然厲害。

杜十娘要是也有這般理智,又豈會怒沉百寶箱,含恨投江?

只是馮夢龍聽後,卻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左算右算,自己的綜合排名,絕對進不了前三。

事實證明,他算得很準。

馮夢龍|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圖片:電影《天下第一鏢局》劇照

3

不久,馮夢龍赴南京應舉。

他告訴侯慧卿,不論是否取得功名,這次趕考歸來,一定要幫她贖身。

侯慧卿滿口答應。

來年的五月初二,馮夢龍剛到蘇州,就接到好友轉交的一封信:妾已嫁人,君不必再等。侯慧卿。

馮夢龍措手不及。

最心愛的情人,卻傷害我最深。

馮夢龍的腦海裡,有一萬個疑問:為什麼你揹著我愛別人?

直到他想起了侯慧卿心間的那桿秤……

即便如此,馮夢龍依然舊情難忘,相思無盡,為她寫下多篇“怨離詩”和“怨離詞”:

端午暖融天,算離人恰一年。相思四季都嚐遍,榴花又妍,龍舟又喧,別時光景重能辨。慘無言,日疏日遠,新恨與舊愁連。

——《黃鶯兒·端二憶別》

年年有端二,歲歲無慧卿。事過境遷,物是人非,舊恨未去,新愁又連。最難忘,還是桃花人面,最憂心,明年今日又想念。

這五月初二,已然成了馮夢龍的“分手紀念日”。

對於馮夢龍來說,少了侯慧卿,青樓便失去了靈魂。

從此之後,他彷彿換了一個人,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子猶(馮夢龍)自失慧卿,遂絕青樓之好。

——明·董斯張

看得出來,他的這段感情,走腎,更走心。

馮夢龍|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圖片:電影《馮夢龍傳奇》劇照

4

轉眼,馮夢龍已到中年,無業、無錢、無田產,生計便成了大問題。

原本想辦個科舉輔導班,給孩子掙點奶粉錢。可自己逢考必敗,年年名落孫山,哪裡會有生源?

好在他滿腹才情,在朋友圈中略有薄名,還能當個私塾先生,再幫人寫寫劇本,總會有點收入,可以補貼家用。

同鄉的袁晉,《西樓記》剛剛寫成,就找到馮夢龍,十分客氣地請他斧正。

馮夢龍讀完之後,卻把書稿放在案頭,不做任何評論。

袁晉一臉懵圈,但又不好相問,場面頗為尷尬,只得轉身離去。

當時,家中已無米下鍋,妻子著急萬分,馮夢龍卻相當淡定:“不用擔心,袁晉晚上就會送我百兩紋銀。

他還告訴孩子:“夜裡別關門,最遲戌時,老袁必至。”

家裡人都覺得很荒誕,卻也希望能有奇蹟出現。

袁晉回家後,苦思良久,等到掌燈時分,他當真取出百兩紋銀,再次邁入馮家大門。

馮夢龍已在書房等候多時。

袁晉大吃一驚,老馮卻哈哈一笑,遞過一疊書稿:“果然不出所料。劇本詞曲俱佳,唯獨缺少一出,現已補上,敬請過目。

新增的劇目叫《錯夢》。

袁晉接過一看,不禁大為歎服,當場就將紋銀呈上。

果然,《西樓記》面世後,四十出的劇目中,坊間評價最高的,還是那篇《錯夢》。

這個故事,源自清朝褚人獲的《堅瓠[hù]續集》。情節可能有所誇張,但馮夢龍的貧窮與窘迫,應該與此相差無二。

馮夢龍|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圖片來自網絡

5

1630年,馮夢龍的人生,終於迎來了轉機。

57歲的他,以候補身份,成為歲貢生,被任命為鎮江訓導,主管文化和教育。

四年後,又升為福建壽寧知縣。

縣在翠微處,浮家似錦棚。

三峰南入幕,萬樹北遮城。

地僻人難至,山多雲易生。

老梅標冷趣,我與爾同清。

——《戴清亭》

初到壽寧,他便以詩明志,希望可以如梅花般清正高潔、不畏風雪

他說到做到。

到任的第一年,中秋節。

大財主柳必得,備上厚禮,前來拜會。

馮夢龍當場拒收。

柳必得卻狡黠一笑:“大人請放心,此事斷不會有人知曉。”

馮夢龍指著門上的牌匾,問道:“這裡為何叫‘四知堂’?”

柳財主一臉茫然。

馮知縣正言相告:“天知,地知,我知,你知!

柳必得頓時明白過來,趕忙低頭退下。

幾天後,馮夢龍又自掏銀兩,將“四知堂”的牌匾,重新噴漆裝裱,掛在門楣之上。

從此,再也無人敢起賄賂之心。

壽寧偏遠落後,重男輕女思想嚴重,許多女嬰剛剛出生,就被父母活活溺死。

馮夢龍在巡訪途中,發現這一現象後,連夜趕回縣衙,寫下《禁溺女告示》,明令禁止棄嬰溺嬰,並捐出俸銀,獎勵收養棄嬰之人:

為父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妻從何而來?為母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身從何而活?

況且生男未必孝順,生女未必忤逆。

如今好善的百姓,畜生還怕殺害,況且活活一條性命?置之死地,你心何安?

雖是政府公文,卻是通篇白話,說得苦口婆心,馮夢龍的這一招,著實深入人心。溺嬰棄嬰的陋習,很快就銷聲匿跡:

自餘設厲禁,且捐俸以賞收養者,此風頓息。

——馮夢龍·《壽寧待志》

馮夢龍|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圖片:電影《馮夢龍傳奇》劇照

6

馮夢龍深知,壽寧人要想改變命運,讀書仍是唯一的途徑。

在知縣任上,他關注的頭等大事,便是興教辦學。

學舍損毀,他捐出俸祿,及時維修;無人授課,他親自上臺,傳道解惑;缺少教本,他翻印自著的《四書指月》,人手一冊……不到半年,學風便大為改觀,“士欣欣漸有進取之志”。

他善於處理民間糾紛,倡導以和為貴。同村的兩頭水牛,在吃草時鬥角,導致一死一傷。

雙方主人相互指責,各不相讓,一直鬧到大堂之上。

馮夢龍受理後,只在狀紙上寫下四句話:“兩牛相爭,一死一生,死者同吃,生者同耕。

兩頭牛,分開算,剪不斷,理還亂。不如變為共同財產,收益共享,風險共擔。

完美。

兩個村民心服口服。

他敢於打擊山匪惡霸,力保一方平安。

財主陳伯進,與盜賊聯手,橫行鄉里,魚肉百姓,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卻依靠官員的掩護,逃脫制裁,逍遙法外。

馮夢龍掌握線索後,沒有與縣丞、縣尉商量,就火速帶上衙役,將陳伯進捉拿歸案,同時處理了一大批“保護傘”,當地百姓,無不拍手稱讚。

此外,他還改革吏治、輕徭減賦、開墾農田、破除迷信、編修縣誌……短短四年,政績斐然。

離開壽寧之時,自發送行的百姓,竟綿延數十里。

此情此景,卻讓馮夢龍面帶愧色,心有不安:“餘雖無善政及民,而一念為民之心,惟天可鑑。

只可惜,這等好官,終其一生,也只做了一任知縣。

回到蘇州後,他便徹底退休,從此深居簡出,潛心修書,再未踏入官場半步。

馮夢龍|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圖片:電影《馮夢龍傳奇》劇照

7

1644年,李自成闖入北京,崇禎皇帝被逼自盡,隨後清兵入關,多爾袞佔領中原,大明宗室開始流亡於江南。

馮夢龍聽聞噩耗,悲憤不已。

儘管已是71歲高齡,且無官職在身,他仍然義無反顧,挺身而出。手中利器,自然還是如椽巨筆:

方今時勢,如御漏舟行江湖中,風波正急,舵師、楫手兢兢業業,協心共濟,猶冀免溺;稍洩玩,必無幸矣!況可袖手而閒詬誶乎?廟堂隱憂,莫大於此!

——《甲申紀事》

今天的形勢,就如同漏水的小舟,行駛於江湖之中。

舵師、楫手都在小心翼翼,協心共濟。

稍有鬆弛,必將舟覆人溺。

有些人卻袖手旁觀,只罵人,不出力。

朝廷最大的憂患,正在於此。

局勢危如累卵,馮夢龍心急如焚,先後編印了《甲申紀事》和《中興偉略》。

在書中,他不僅提出鑄造新幣、重用將才、改進武器裝備等救國之策,還用大量筆墨,詳細記錄明末的文臣武將,在亂世中的事蹟言行,並按照忠奸之別,將他們分為“死難”“刑辱”“

倖免”和“從逆”諸臣,以區辨正邪,謳歌忠義,鼓舞士氣。

次年,魯王朱以海在紹興監國。

馮夢龍便效仿“安史之亂”中的李白和杜甫,隻身前往浙江,投奔新王。

真是一片赤膽忠心。

但大明氣數已盡,面對清軍的鐵蹄,皇室後裔,卻在各地自立為帝,爭權奪地,根本無心抗敵。

馮夢龍失望至極,不久,便鬱鬱而終,享年73歲。

馮夢龍|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馮夢龍手跡

8

政簡刑清,首尚文學;遇民以恩,待士有禮。

這是清朝的《壽寧縣誌》,給予知縣馮夢龍的五星好評。

而那句“老梅標冷趣,我與爾同清”,至今仍在壽寧,廣為傳誦。

馮夢龍的仕途,很短暫,也很絢爛。

但與政績相比,馮夢龍的文學成就,更為耀眼。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合稱“三言”,蜚聲四海,享譽天下,是明代通俗小說的傑出代表。

他的作品,多用俚詞俗語,聚焦市井小民,呈現世間百態。

這在那些衛道士的眼中,明顯是不務正業,庸俗且低俗

既然如此,馮夢龍為何要執意堅持?

是因為才華有限、力有不逮,還是因為性格偏激、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都不是。

在蘇州,他曾親眼所見,鄰居家的孩子,幫母親切菜時,割傷了手指,竟然不喊疼,也不哭鬧。

馮夢龍很是驚訝,小男孩卻告訴他:“我聽廟裡的師傅講《三國志》,關雲長刮骨療毒,且談笑自若。我這點傷口,又算得了什麼!”

馮夢龍當場就陷入了沉思。

《孝經》《論語》都是經典,但論起感染人、打動人的速度和深度,卻遠不如白話小說。

也就是從那一刻起,他更加堅信,通俗文學,也能滋潤人心、教化於民

馮夢龍將三本代表作,分別命名為“明言”“通言”和“恆言

”,就是為了提醒自己,也告訴世人,文學創作的使命,應是開智導愚適俗明禮,且要習之不厭,傳之久久

明者,取其可以導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適俗也;恆者,習之而不厭,傳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義一耳。

——《醒世恆言》

正是因為如此,馮夢龍的文字,雖然沒有得到當時主流文壇的認可,卻依然可以成為經典,流傳千年。

縱觀馮夢龍的一生,屢試不第,落魄沉淪,卻筆耕不輟,以情化人;為官一任,即廣施善政,造福於民;年逾古稀,仍心繫前朝,憂國憂君。

如果有人問: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馮夢龍一定會這樣回答:永遠胸懷天下,心繫蒼生,無關身份,不論年齡。

主要參考書目:

馮夢龍·《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馮夢龍·《醒世恆言》《壽寧待志》

褚人獲·《堅瓠續集》

陸樹侖·《馮夢龍研究》

馬漢民·《馮夢龍》

聶付生·《馮夢龍研究》

馬步升 巨虹·《馮夢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