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蚊蟲叮咬是否也會成為新冠病毒傳染途徑?

Zoey633


首先肯定的新型冠狀病毒不會也不可能通過蚊媒傳播,而隨著夏季的來臨,蚊蟲叮咬確實會傳播一些疾病,我國南方的一些城市需要額外注意。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蚊子可以傳播疾病?可以傳播疾病的蚊子又分佈在哪裡?我們國家哪些地區需要額外注意呢?下面將從這幾點給大家介紹。

蚊媒的傳播疾病

不要忽視小小的蚊子,它可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之一。不同的病原體藉助蚊媒本身在全球每年有數百萬人因此而喪命。2015年僅瘧疾就造成43.8萬人死亡,在過去的30年中,全球登革熱的發病率上升了30倍。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蚊子可以傳播疾病?蚊子傳播的疾病又有哪些呢?

世界衛生組官網列出了常見且攜帶多種病原體的蚊類,主要包括伊蚊,庫蚊和按蚊。傳播的疾病主要包括基孔肯雅熱,登革熱,日本腦炎,瘧疾,西尼羅河,黃熱病和寨卡病。

但是大家需要注意蚊子傳播疾病的一個重要前提便是需要有蚊媒和病原體。而蚊媒傳播的疾病主要通過“蚊子-----人;人-----蚊子-----人”的模式。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蚊蟲的存在或者即使有蚊媒存在但是沒有病原體的病例存在就不可能發生。

我們國家嗜血蚊媒及其地區分佈

摘自2017年《感染與公共衛生》------《伊蚊傳播的地方和流行範圍》

全球接近有一半人口生存在蚊媒盛行的區域,其中紅色部位表示嗜血蚊媒全年存在,黃色部分表示根據季節性氣溫的轉變而存在。

根據90年代的歷史資料以及相關文獻記載,在我國蚊媒的分類根據地理位置可按照下圖藍色曲線進行劃分:藍色線走向為瀋陽→河北宣化→山西→陝西韓城、銅川、隴縣、寶雞和陽平關→四川雅安、九龍、鹽邊→西藏南部連接不丹、尼泊爾。

紅色區域及為蚊媒適宜的生存區域,顏色越深適宜程度越高。

而在我國可以傳播疾病的蚊媒主要是伊蚊,其中伊蚊又可以分為埃及伊蚊與白紋伊蚊。

埃及伊蚊又稱黑蚊子,花蚊子。

根據2016年全國輸入性寨卡疫情而調查的數據顯示埃及伊蚊主要分佈在海南省、雷州半島及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德宏州及臨滄市等地區,而白紋伊蚊則在藍色走線以南均有分佈。

我國伊蚊傳播的疾病

近些年國內蚊媒傳播的疾病主要為輸入性病例為主,以登革熱疫情為例2004年至2016年15年間國內病例報告次數逐年上升。隨著蚊媒也從傳統的輸入性病例-------->蚊媒-------->人的傳播模式轉變成本土化的傾向:蚊媒-------->人,即使不存在輸入性病例疾病也有可能本地化發生,這種現象在2019年南方各地區防控登革熱的時候尤為突出。

在我國國內蚊媒傳播的疾病主要為埃及伊蚊傳播的登革熱。

溫度和蚊子傳播疾病的可能性

大家均知道溫度升高與蚊媒傳播的疾病可能會增高,但是具體增高多少沒有人給出一個詳細的數字化描述。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環境溫度和降水量水平對蚊蟲種群的影響巨大。瞭解氣溫與降水量與蚊媒之間的關聯性對於瞭解蚊媒疾病暴發風險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便有研究者利用東南亞地區降水與溫度的大量數據來確定蚊媒傳播的傳染病暴發的風險。

2018年一篇名為《南亞和東南亞的氣候模式與蚊媒疾病暴發》的文章,使用東南亞國家的歷史數據庫對氣候模式與蚊媒疾病暴發風險之間進行了研究。

  • 月平均溫度和蚊媒疾病暴發的關係。

研究指出在南亞與東南亞國家月最高平均溫度和蚊子傳播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的聯繫,在最高溫度和爆發概率之間存在非線性關係。大約在33.5°C附近為臨界點在高於或低於此值的溫度下,爆發風險較低。

  • 最大降水量與蚊媒疾病暴發的關係

最大降水量和蚊媒疾病爆發概率之間的關係也是呈現拋物線形的。降水量在650 mm時蚊媒爆發風險最高,隨著降水量高於或低於650mm,爆發風險也會相應降低。

因此降水與溫度是影響蚊媒疾病傳播的重要因素,每個夏季存在伊蚊區域的居民需要對溫度與降水有一個較明確的概念來提防蚊媒疾病的傳播。


如何預防蚊媒傳播疾病

在存在疫情的區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會定期對各個區域進行蚊媒監測,捕捉蚊蟲估計蚊蟲密度、分析蚊媒類型,對存在疫情的區域進行重點的蚊媒消殺工作。除了專業部門的消殺指導之外我們居民可以做什麼呢?

  • 定期清除積水

降雨量、溫度與蚊媒密度有著直接的關係,蚊蟲卵從發育至成熟吸血僅僅可用一週的時間。無論是家中的花壇積水、還是泡菜罈子上的氣密封水都是蚊蟲滋生的重要場所。對於較大的積水潭可以通過通過飼養魚類,或者投加藥物的方式從源頭消滅蚊子幼蟲。通過全民行動定期清理可從源頭根除蚊媒的滋生,減少家庭中蚊蟲的叮咬之痛根除小區內疫情傳播的風險。

  • 正確使用驅蚊液

驅蚊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驅蚊手段,在存在疫情的小區建議使用有效濃度大於15%的驅蚊液,盛夏在疫情區域減少出行,減少去花叢積水等蚊蟲較多的區域,防止攜帶病毒的蚊蟲叮咬。

寫在最後

目前的科學證據表明蚊媒不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大家儘可放心,但是在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也不可能麻痺大意人群密集場所正確防護仍然是必要的。


隨著夏季即將來臨溫度與降水的逐漸增加,存在伊蚊的南方城市蚊媒密度開始上升需要警惕以登革熱為首的輸入與本土化疫情的產生,做好除蚊、防蚊工作避免疾病的發生。

雖然答非所問,但是特別希望在未來以登革熱為首的疫情防控方面可以對大家起到一點點幫助。



我是一名醫護工作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夏季蚊蟲叮咬是否也會成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學特點



傳染源

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也就是說新冠病毒是人傳人。



傳播途徑

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由於在糞便及尿液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糞便及尿液對環境汙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綜上所述,我認為夏季蚊蟲叮咬不會成為新冠病毒傳播的途徑。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交流這些,感謝閱讀。

我是小護士大健康,關注我,我們一起來呵護健康。


小護士大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