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說紛紜,霧裡看花,如何理解李商隱最難索解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眾說紛紜,霧裡看花,如何理解李商隱最難索解的《錦瑟》?

《錦瑟》是李商隱詩集的開篇第一首,是千古名篇,也是千古之謎。

我們讀它會感到一種朦朧瑰麗、空靈縹緲的美,又有種悵然若失、悽美心酸的感傷,迷迷濛濛中有種餘味不盡的共鳴。

同時,對於這首詩的內涵到底是什麼,詩中意象和典故似乎給了我們些暗示,但又始終如霧裡看花、如夢似幻般難說真切。

不光我們這樣,連古人都深感這首千古名詩主旨隱晦、難以索解。

金代名家元好問就曾感慨無人給《錦瑟》作出標準完美的註釋;清代詩人王士禎也感嘆“一篇錦瑟解人難”。

詩中名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至今仍在許多場合被使用,被理解為“這份感情可以等到日後追憶”,事實上許多近代詩家和書中釋義都將此句誤讀了。

那麼被今天人們用錯的尾聯到底是何意?全詩又是在講什麼?讓我們結合詩中意象和李商隱心中幽微的情感來一一解讀。

眾說紛紜,霧裡看花,如何理解李商隱最難索解的《錦瑟》?

歷代詩家解說

從距李商隱尚不遙遠的宋代開始,人們就對《錦瑟》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索解、註疏,經過現代學者整理,認為有十多種解法,大致有以下幾類:

  • 詠物說

認為只是單純地從多個角度、多種形象吟詠一把華美的樂器。

  • 政治說

此說緣於李商隱陷於牛李黨爭的政治經歷。李商隱曾受牛黨要員令狐楚的賞識而中進士,後來因種種機緣又成為親近李黨的王茂元的女婿,被捲入爭鬥,屢受打擊。持政治寓意說的人認為,詩中主要反映李商隱尷尬的政治處境。

  • 悼亡說

認為瑟弦意味斷絃,李商隱的亡妻又喜愛彈瑟,因此詩中用了許多表現愛情的意象來懷念感情與故人,甚至還有人根據瑟有二十五根弦,推斷亡妻終年二十五歲。

  • 詩集總序說

這一說法以錢鍾書為代表,認為位於詩集之首的《錦瑟》,相當於是李商隱詩集的序言,既自序平生世事無常,又講了作詩的創作手法。

  • 自傷身世說

認為詩人面對年華徒逝、抱負成空,發出歲月易逝、身世感傷的感慨。

除此之外,還有戀情說、傷唐祚說、寄託君臣朋友說、無解說等,一千多年來種種看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眾說紛紜,霧裡看花,如何理解李商隱最難索解的《錦瑟》?


追憶中的人生謝幕詞

李商隱寫《錦瑟》時已年近半百,此詩作後不到一年他就遺憾離世。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雖然不能預知自己的死亡,但遲暮時的那份情感仍會給心靈投下印記。

當人生大幕緩緩落下時,李商隱看到了一件美麗而哀傷的樂器,他忽然被觸動了心絃,不知不覺升起許多情感,百感交集中對自己的一生進行追憶與剖析,提筆寫下——

  • 錦瑟無端五十弦

“錦瑟”是華美高貴、上面繪有高雅花紋的瑟。

這麼美麗的樂器發出的聲音卻是悲哀的。傳說瑟原本有五十根弦,演奏時悲泣嗚咽,天神太帝聽了後感到過於哀怨酸澀,將其破為二十五根弦,因而後世使用的瑟都是二十五根弦。

錦瑟看上去那樣美麗,卻又是那樣的哀愁,金玉其外,哀傷其內。

二十五根弦的瑟本已足夠哀傷,可李商隱在詩中卻偏偏選用了“五十弦”的瑟,可見他的心中有多少酸澀,他的詩中有多少哀愁!

“無端”就是無緣無故、沒有原因,比如無端指責,無端猜測,中晚唐詩人普遍愛用“無端”一詞。

無端表達出一種無可奈何的迷惘和惆悵,面對錦瑟這件樂器,李商隱難以理解為何它既美麗又哀傷;

面對眼前的現實和一生的喜怒哀樂,他感到難以理解、無法解釋,不明白為什麼有人生的種種遭遇和傷害,故而發出難以言說的無端之感。

此句大意:美麗的瑟啊,我怎麼莫名被你觸動了情感的開關。你為何絕美華貴卻又哀怨至深,一如我的心靈與人生,一直在追尋美麗,卻總是遭遇傷害、苦痛,為何你我一樣美麗而哀傷,難道這就是茫茫中不能迴避的宿命嗎?

眾說紛紜,霧裡看花,如何理解李商隱最難索解的《錦瑟》?


  • 一弦一柱思華年

瑟上的每一根弦都讓人想到過去。

李商隱在此用了“華年”,而不是“殘年”,說明雖然他的人生飽經苦楚,但過去的歲月對於他來說仍是深感美好又珍貴、美麗而珍愛的。

“思”是追思、懷思又有些反思。

此句大意:我追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同時想弄清楚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何我心靈總是飽嘗美麗與哀愁?為何我擁有這樣的悲劇性格與人生?

接下來他用了許多自己偏愛的、獨具李氏特色的意象來自我追憶與剖析。

眾說紛紜,霧裡看花,如何理解李商隱最難索解的《錦瑟》?


  • 莊生曉夢迷蝴蝶

“莊生夢蝶”出自莊子《齊物論》,記載自己在夢中幻化為蝴蝶,在天地間自在遨遊,難以分辨現實與夢境。

李商隱用莊生夢蝶的典故,沒有莊子那種“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達觀逍遙,卻用“迷”字強調了其中的迷離、迷幻之感。

“曉夢”這個獨特的意象賦予了“莊生夢蝶”新的味道。曉夢指破曉時的夢,此時天快亮了,做的夢清晰而短暫,不論好夢壞夢都難以留住,馬上要醒來。

李商隱是那樣的一往情深,可是他想寄託情感的人、事、物卻都像曉夢一般短暫脆弱,一腔感情無處寄託。

有“詩心”的人怕是都有過這種心靈歷程,美麗而多情的心靈何其相似,自以為珍貴的情感在世情冷暖面前卻無處揮灑,所以現如今仍有那麼多人愛寫詩、讀詩。

此句大意:在快天明的夢裡,莊子夢見自己成了蝴蝶,那麼逍遙,那麼自在。不知是莊子化為了蝴蝶,還是蝴蝶才是真正的莊子?不管哪一個是現實哪一個是夢境,這場化蝶的美夢終究很快就會清醒,如夢似幻般的美好也總是一樣短暫、易碎,如流星般瞬間消逝。寄託的終成空,追尋的皆無果,唯有幻滅才是一切的真相。

眾說紛紜,霧裡看花,如何理解李商隱最難索解的《錦瑟》?


  • 望帝春心託杜鵑

“望帝化鵑”的典故說的是蜀國的一位明君杜宇,在不幸國破身亡後化為杜鵑鳥,不甘於此而日夜悲啼,以至口中含血,哀怨悲泣之聲摧人肺腑。

此處化用這個典故,既點染出嘔心瀝血的悽愴,又突出望帝化鵑悲啼中那種生生世世的執著。

“春心”是面對最美好的事物所投射的感情,同時也最令人傷心,因為春心之後就是傷春,春天終將消逝,如春心般美好的事情也終會逐漸殘破、消失。

此句大意:望帝沒有放下對家國的執著,死後化為杜鵑鳥仍不絕悲啼,亦如我對美好事物和對理想的追尋,即使有“莊生曉夢”般的迷離幻滅,仍然九死不悔、矢志追尋。

眾說紛紜,霧裡看花,如何理解李商隱最難索解的《錦瑟》?


  • 滄海月明珠有淚

“月明珠圓”說的是古人認為月亮最圓最亮時珍珠也最碩大飽滿;

“珠淚”即“鮫人泣珠”,傳說海外鮫人的眼淚能變為珍珠。

這兩個典故化用在一起,使本就是由眼淚化成的珍珠又淚中帶淚,營造出淚水綿延不絕的意象,是李商隱追憶中關於漂泊、喪妻、失意等種種不幸人生經歷的寫照。

此句大意:月夜的滄茫大海中珍珠閃著淚光,本就是由眼淚凝結成的明珠又流出了淚,一如我常含淚水的雙眼,和令我總是淚水綿延的不幸人生。

眾說紛紜,霧裡看花,如何理解李商隱最難索解的《錦瑟》?


  • 藍田日暖玉生煙

早在李商隱之前中唐詩人戴叔倫曾提出,寫詩要有藍田日暖,良玉生煙一般的詩意美。

這裡李商隱也刻畫了日的溫暖,玉的溫潤,煙的迷濛,彷彿一種溫存而甜美的夢。

此句大意:陝西藍天縣盛產美玉,暖洋洋的陽光照射下時,玉石會升起煙氣。當我回憶過去所擁有的美好記憶時,心中不覺籠罩著這種氤氳而溫暖、如煙似玉的氛圍。

以上莊生曉夢四句,可以說是李商隱整個人生的寫意,他從迷茫而殘破的人生中,從感慨萬千的胸臆中,提煉出的美麗與哀愁。

在人生即將謝幕之際,李商隱在追憶平生時,並沒有清晰具體地描述某件事、某個人,而把腦海中一幕幕的畫面概括成一種抽象的情思,不論是幻滅的、追尋的、優美的、心碎的,這些悲喜的過往構成了他獨特的人生體驗。

因而這些曾經的過眼雲煙都在詩中瀰漫出一股蒼茫的迷霧,散發著非現實的色彩。

眾說紛紜,霧裡看花,如何理解李商隱最難索解的《錦瑟》?

回憶罷,詩意又被拉回現實,於是有了結尾的名句——

重新解讀被曲解的名句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詩中尾聯常被按現代漢語理解為:這份感情可以等到日後追憶,只不過當時是茫然傷感的。

這與李商隱的本意是有出入的。

“此情”就是以上說的種種的情感。

“可待”並不是可以等待,在中古漢語中表示的是“何待”,即何須等待,不必等待。因此這裡沒有今昔對照,僅指感情發生的那個當下。

“只是”在現代漢語中指只不過是,但在古代漢語中“只”表示範圍的限定,沒有轉折關係,是“這”“就”的意思。

比如“只在此山中”,意思是“就是、就在此山中”;“只是近黃昏”也沒有隻可惜、只不過的意思,而是指就是在黃昏這個時候。

“只是當時”指就在當時,不用等到事後。

“惘然”一般有失意、迷惑茫然、惆悵傷感、無所適從等解法,雖然沒有一致看法,但整體上是一種悲觀感受。

此兩句大意:凡此種種情感何需等到今日來回憶,就在當時也深知所有的這些都是稍縱即逝,一切的擁有勢必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唯有幻滅和絕望。

這位以情為骨、以淚為心的多情之人,在詩的最後終於認識到絕望就是他的宿命!

眾說紛紜,霧裡看花,如何理解李商隱最難索解的《錦瑟》?

美麗與哀愁的錦瑟,恰似李商隱那美麗而柔弱的內心,他一生追求美麗,卻始終與哀傷同行。

因此在生命謝幕之際他以曲折的文筆、華美的意象,於朦朧迷濛中寫下內心澎湃的萬千感慨,於迷惘惆悵中發出絕望宿命的生命觀表達。

不管是多麼美又多麼心酸,這一切終將成為幻影,只有在茫茫中迎向不能迴避的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