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副线比主线还好嗑,《清平乐》开播至今从期待帝后CP发糖,到嗑不动曹皇后的“兄弟情”,如今更让人担心的不是曹丹姝的恋商,而是她的“铁面无私”。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这份国母的端庄、能干和公正,在皇帝面前是如谏官一般冒死直言,在对她始终存着一份理解与朦胧感情的张茂则跟前是先给“我们”的温柔期许,再许以巴掌的严正立场。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在自小教养的徽柔面前,是怕她失言不当就轻易停学的主母威严。就连皇帝疼在心尖的徽柔都不曾让丹姝有一点心软,由此可见张茂则的结局注定悲剧。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曹丹姝对宋仁宗是爱慕和倾心的,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在听恩师范仲淹讲学时耳濡目染被这位还未正式临朝的官家温柔敦厚的爱民及仁政折服,由此女儿身的丹姝恨自己不能入朝堂为官家分忧。二是在初见年轻时的宋仁宗时,便被他的帅气与清秀容颜所折服,于是在归家后才有了小女儿的闺中思春情怀。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可惜她在闺阁中的灵动俏皮都在大婚当夜,皇帝借故外出的逃避中烟消云散。骄傲又自爱如曹丹姝在婚后成了钢铁直女,从给自己“国母”而非妻子的定位后,入主中宫的她贤惠、能干却始终和温柔的枕边人擦肩而过。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也因为她误以为宋仁宗只希望她做个好皇后,于是便处处谨慎小心,又力求公正无偏颇。这体现在多处,宋仁宗倡导厉行节约,她就在后宫主持试香大会,倡导对本国香料的使用,还在占城稻引进之后大为欢喜。虽然始终无所出,但对苗昭仪的一双儿女视如己出,更是对皇子公主们亲自教导,即使在张妼晗恃宠而骄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依然隐忍不发。

曹丹姝不是没有怨和恨。但顾全皇后的大义,她忍了。但问题是她太能忍了。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婚后多年皇帝只想跟她做“兄弟”,却连一点夫妻柔情都不给,她忍了。皇帝因有了徽柔不顾劝阻着急晋升禾儿的位分,皇后忍了。张妼晗仗着皇帝的宠爱要借换座驾或者皇后步辇,她忍了。小宫女也想仗着张妼晗的地位挑衅皇后权威,她还是忍了。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但这一切并没换来她想要的柔情。连徽柔都看不下去了,直言爹爹说的都是娘娘的好,也极尽各种称赞,但这些却让人更加难过。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皇帝看不见或者说不愿看见,张茂则见了。这个偶然见识过宫外灵动的丹姝,又在大婚当夜洞悉了曹皇后对皇帝的爱慕,还各种见证曹皇后的隐忍与牺牲,她在他心里成了那个让他不甘心的人。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这份感情太炙热,连宋仁宗都不能假装看不见,或许是出于嫉妒,他直接削了张茂则的权。可即使这样,也不能阻止茂则为丹姝谋划。哪怕这份谋划不被丹姝认可,还因此挨了一个耳光,在张茂则的眼里他依然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哪怕不敢冒认“我们”这样的称呼的合理性。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应该说,张茂则和徽柔是这宫里少有懂得又愿意心疼曹丹姝的人。茂则或许还有男女欢爱的部分,徽柔是真的打心眼里心疼,看着爹爹对张妼晗、姐姐和娘娘的差别,这个小姑娘忍不住用顶撞张妼晗的方式维护皇后,可见她也是爱极了这个端庄大气的娘娘。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但曹丹姝把自己在皇后的位置上圈的太久了,久到有点失去了人情味。所以才会在看破张茂则的谋划后,劝他放弃。也会在洞悉徽柔的小心思后,为了保全而忍痛让徽柔从宫学退学,安心做个只学闺中女红针线的平凡姑娘。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当然,在对徽柔的“处置”后,曹丹姝的那段爆发展现了内心的不满。她跟宋仁宗说,自己从来都只是大宋的国母而非妻子,就算徽柔如她一般学有所长到最后还是太硬太刚而不得幸福,与其这样不如做个普通的娴静女子,听着让人心疼。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但就算再将徽柔视为己出,在考虑问题时曹丹姝还是习惯从家国大业的角度来思忖,所以她才会对徽柔狠心。以此来推理,即使她心里再把茂则当知己、朋友,如果茂则真的做了出格的事儿,哪怕是替她谋划,她也会大义灭亲的。

《清平乐》张茂则成最惨的人?结局注定悲剧,曹皇后态度可见端倪

而张茂则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能威胁丹姝后位的张妼晗,爱极了张妼晗的宋仁宗自然也不会放过他,所以悲剧基本已定。文/小花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