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会哭会闹的孩子有糖吃?

社会我明哥


会哭的孩子可不一定有糖吃,但会哭的孩子更容易引起关注是真的。

解析一下:

哭:情绪表达方式,通常代表伤心、不满等负面情绪;

会哭的孩子,是心理相对健康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不哭不闹而又没有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那么他必然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这才是不健康的表现。

同理,在青春期没叛逆表现的孩子,也是在压抑自己的需求。

所以,会哭闹的孩子更容易引起父母的关注,在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降魔篇》里面,罗志祥饰演的肾虚公子有很搞笑的一幕,旁边撒花的老姬对他说到:“你要说啊,你不说我怎么会知道?”其实就很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而至于孩子的哭闹会引起什么方式的关注,就不可一概而论了。

注:青春期的叛逆行为不一定是对抗父母。

给糖:关注孩子的方式,意在用其他方式平息孩子没被满足的需求,转移注意力;

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转移注意力是一个好方式,单从平复情绪的角度来说,比直接宣泄还要来得有效。

而一旦孩子一哭就给糖,后果就是孩子知道哭就有糖,哭闹就能被满足,能威胁对方、让对方妥协。这反而成了不健康的行为表现。

经常用糖果、玩具来对付孩子哭闹的家长,实际上是懒惰的家长,情绪是引导了,也省了麻烦,不过把情绪引导歪了。

还有一种是孩子一哭就威胁孩子,压迫他。两种方式是殊途同归的:旨在压抑孩子的真实需求,仅仅是为了孩子不哭。

孩子要教,父母要思考

孩子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往往是很直接的,把情绪表达出来是好事,但用不正确的方式就会带来恶果;

所以我们要教孩子的,是怎么样正确表达他们的情绪,而不是教会他们控制情绪;

让孩子不哭的方式有很多,但越是简单直接的方式,越是有潜藏的恶果,而越是用快捷方式的家长,也只会教出使用快捷方式的孩子:

一哭就给糖,一哭就有糖,大家都在彼此效仿。

孩子本就是多变的,如果要教育好孩子,家长就需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是我们要追随孩子成长的脚步,而不是让孩子跟随我们的脚步成长。


淅爸育儿记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说会哭会闹的孩子有糖吃,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深有体会,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下面我用视频与大家分享,谢谢大家观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9fd5a3a256b4211a9ccbee7881639ff

湘南老罗vlog


为什么说会哭会闹的孩子有糖吃?


  您是否遇到到过这种情况,孩子总会在你面前无理取闹,但家长又没辙,要么给孩子买糖吃,要么带孩子出去玩,孩子就乖了,这是为什么呢?


哭闹是孩子在表达诉求

  由于孩子还小,其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很多诉求无法用语言直观地给家长进行表达,而哭闹是孩子天生就会的诉求表达方式,当孩子还在襁褓时,肚子饿了,拉肚子了,便通过哭闹来引起家长注意,从而表达自己的诉求让家长满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但通过对比,他们发现哭闹是最有效的诉求表达方式,通过这样的表达,基本上的诉求,家长都会满足。

哭闹并不是表达诉求的正确方式

  想必家长对孩子这样的诉求表达方式都不太喜欢,比起孩子好好和你说他的诉求,哭闹的方式真的会让脾气不好的家长抓狂。既然成人直观的感受都不能接受这样的表达方式,那这样的方式肯定就是错误的,不但可能使孩子无法达到满足自己诉求的目的,还有可能惹怒家长,引火烧身。如果此时家长和孩子在逛街,孩子看上了玩具,通过哭闹了向家长表达诉求,估计家长会抓狂,及时玩具可能到手了,但免不了回家会挨一顿板子。


为何会导致孩子用哭闹来表达诉求

  家长的妥协是导致孩子养成通过哭闹来表达诉求的主要原因。当孩子通过哭闹来表达诉求时,很多家长没有经验来应对这样的状况,或想及早制止孩子的哭闹,便会满足孩子的诉求。当孩子的诉求得到满足,便给孩子透露了一个信息,通过哭闹能达到满足自己诉求的目的,于是他们便将这样的方式变成一个表达诉求的形式,但孩子其判断意识还不够成熟,无法判断这样的方式正不正确,但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了他们的诉求,他们就会觉得这样的方式是好的。

会哭会闹的孩子有糖吃,但并不利于成长

  通过哭闹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并得到了满足,但这样的方式尽适用于自家家长,和他人接触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诉求,可能社会就会给孩子一个不太友好的教训。当孩子无法他人处满足自己的诉求,便会和他人产生嫌隙,不利于孩子的社交关系。同时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在家长面前就能通过哭闹满足自己的诉求,那也不需要去做其他的努力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诉求

  正确的诉求表达方式不仅能使家庭关系更加和睦,还能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 当孩子再次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时,家长应狠下心不再满足孩子的诉求,若孩子要哭闹便任其哭闹,同时明确告诉孩子,哭闹不取作用,如果有诉求就好好和父母说。刚开始孩子肯定会继续哭闹,但若家长狠下了这个心,孩子的哭闹没有得到满足,他便会知道现在哭闹已经不管用了,需要用其他的方式表达诉求了,若下次再遇到,他便不会轻易尝试哭闹的诉求表达方式了。

  2. 家长应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很多孩子的哭闹都是家长逼出来的,答应了孩子的事,家长却做不到,逼得孩子使出压箱底的大招。如果家长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不给孩子任何借口哭闹,相信孩子也会是一个明事理的人。

  3. 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教会孩子对自己的诉求进行思考,自己的诉求是因为一时的兴起而产生,还是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若是一时兴起,家长便打回孩子的“奏本”,让孩子再仔细思考。若是深思熟虑后的,那再让孩子思考是否只有诉求内容才能满足孩子,是否还有其他的途径可以满足。若在家长的追问下,孩子都能回答出所以然来,想必就是深思熟虑的诉求了,家长应满足孩子的这种正当诉求。

  4. 在表达诉求时要通过正确的手段来进行表达,而不是通过哭闹的方式引起家长的注意并迫使家长满足。教会孩子表达诉求产生的原因,诉求的内容,以及对家长恳切的措辞,这样既让家长明白了孩子的诉求,又避免了哭闹的方式引起家庭关系的不和谐。

  5. 在孩子表达诉求时,家长也应该尊重一下孩子的意见,仔细听一下孩子的诉求,对不切实际的想法进行引导与指正,对值得肯定的方面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好好地夸赞孩子一番,经此,想必孩子会乐于和你沟通自己的诉求,而不屑用哭闹的方式来叨扰家长了。

  孩子有自己的诉求很正常,成人整天都会有那么多的诉求需要自己去满足嘛,只是孩子还小,无法自我满足诉求,只好向家长求助了,希望家长们用方法和技巧来解决和孩子的相处问题,不要动辄打骂。愿每个家庭都充满和谐、美好。


  以上如有不适之处,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