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就会发现每个班都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他们头脑聪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不比别人少,但就是学习效率和成绩总是提不上去,看着让人心急。

如果再花点心思观察他们,就会知道问题的关键。原来他们只是看起来认真,但真正学习的时候,却缺少最重要的专注力。听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走神,或者玩起手上的橡皮擦,或者和旁边的同学交头接耳;写作业的时候不时停下来,要么摆弄起自己的头发,要么和同学递递小纸条。

这样的孩子,小学时可能是经常挨老师批评的捣蛋鬼。等升初中、高中,学业重了、难了,学习成绩大部分会落下来,因为他们上课开始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课后就要花更多的功夫学习,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而到了工作的时候,不专注又会导致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也就是说,专注力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养成专注的好习惯最好从孩子小时候抓起。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话是这么说,但家里有小朋友的都知道,哪个孩子不是从早上睁开眼,就开始了蹦跶的一天?他们上蹿下跳,玩这玩那,各种停不下来。想要让他们安静片刻都难,更何谈是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呢?

不过,有一套书却主动提出能解决这个问题,还给我们一个安静又专注的孩子。这套书就是《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由儿童教育和心理研究权威,儿童智力开发专家,绘画畅销书插画家和儿童作家联手打造的习惯培养游戏书。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从专注地玩游戏开始,养成专注的好习惯

以培养孩子专注力为目标的这套书,凭什么能够如此自信?其实就因为这套书抓住了2个关键点:一是孩子的兴趣点,二是恰到好处的游戏时间。

让孩子做自己足够感兴趣的事情,孩子的专注时间就可以得到延长。而把游戏的难度精准地卡在孩子能够接受,但又有点挑战性的难度上面,就能让孩子觉得有趣不无聊,又不至于望而生畏。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完成图形大猜想时,孩子要把60个,80个,甚至100个数字,按顺序连接起来,才能看到完整的图形,这就要求孩子够细心也够耐心,中途不能懈怠开小差。否则,连错了一个数字,绘出的就成了没有规则的画面,不仅看不出画的是什么,连之前的努力也前功尽弃了。

所以,当孩子画到一半想停下来的时候,对未知图形的好奇心就会驱使他们:不要停,把画画进行到底。这样一来,脑海中刚萌生出来的“我想先休息一下”的小苗头很快就会偃旗息鼓,表现出来的就是孩子能够进入专注状态,能够安静地坐下来,拿着铅笔在书中玩游戏。

而当最后整幅画被完整地勾勒出来的时候,孩子会发出一种“原来是这样”的惊喜,或者有几分“看,我猜对了吧”的得意。这些都能形成闭环式的正向反馈,让孩子更愿意在下次的游戏中,也保持同样的专注力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如此一来,在画出帅气机器人,美丽小公主的时候,孩子也慢慢训练出了专心做事情的好习惯。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而迷宫大冒险,用的也是吸引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在开动脑筋的同时并能静下心来走完整个迷宫。迷宫自带冒险精神,对喜欢探索的孩子来说,就像个藏宝图,足够让孩子沉迷于其中。

绕过曲曲折折的路线,碰壁了就要用橡皮擦把走错的路线擦掉,回到岔口重新开始,真的是个不错的挑战。而兜兜转转之后到达终点,颇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欢欣雀跃,体验感也非常好。

每个迷宫都不能简单地一眼看出,孩子就要花一定的时间,画路线,试错,重新画路线,最后才能胜利抵达终点。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孩子沉浸于活跃的思考过程中,专注力就在无形之中被培养出来了。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有趣的情景设计,让孩子玩不腻

《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分4册,每一册都包含100多个游戏。有的妈妈可能会担心,孩子会不会一开始兴冲冲的,但玩了一段时间就觉得这些游戏都大同小异,而又失去了兴趣呢?

许是考虑到这一点,《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设计了丰富而有趣的游戏情境,给孩子带来了各种不一样的体验感。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拿《迷宫大冒险》来说,长着很多触角的小章鱼是迷宫;毛发卷卷,性格软绵绵的小羊也是迷宫。有很多楼层,很多电梯的百货商场是个迷宫;错综复杂的大路、小路,也构成了迷宫……

在这本书里,大概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迷宫。

但是,就是因为迷宫有千种万种,路上遇到的阻碍有打结的鞋带,也可以是拥挤的车辆,可以是张牙舞爪的各种小虫子,也可以是熊熊燃烧的火焰,所以迷宫才更能保持住光环四射的吸引力,才能让孩子走出这个迷宫后,依然对下一个迷宫充满期待。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而同样是数数,《数字大爆炸》中也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背景。比如通过数衬衣上的条纹,裤子上的小圆点,外套上的纽扣来帮助警察找出坏蛋;为马戏团里的每个小动物找出它们被混在一起的鼓;数一数别的小朋友得到了多少奖品等等。

虽然训练的内核是一样的,但是游戏的形式足够多样化,森林、海洋、星空、童话世界等千奇百怪的场景,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新鲜感,一种吸引力。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怎样用这套书实现孩子的潜力开发

拥有这套《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也就相当于拥有了训练孩子养成专注力的教材。但如何让孩子从中受益,如何让这套书更好地发挥出价值,关键还在于我们怎样运用这本书。

相比于一拿到手就让孩子自己练习,我更喜欢的方法是:分层次练习,陪伴式练习和拓展性练习。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 分层次练习
  • 据研究,3-6岁的小朋友能够专注的时间大概在9-15分钟,10-12岁的小朋友专注的时间大概能维持25分钟。

    也就是说,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专注力水平也有差距。

    如果家里的小朋友拿到书就爱不释手,自己扎进了游戏中,玩得非常专注,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打扰他。不过,就算小朋友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很快就能沉迷于书中的小游戏,我们也不用着急,完全可以从书中的一个简单游戏开始,带着孩子从完成一个练习,慢慢过渡到完成多个练习。

    让5岁的小朋友保持1小时安安静静地看书,说到底还是父母心中焦虑,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反而不如循序渐进,放缓节奏节奏来培养孩子。跟着孩子能接受的程度来,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乐趣。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 陪伴式练习
  • 给孩子看的书,重要的自然是孩子喜欢,但如果能够让爸爸妈妈也觉得有意思,爸爸妈妈就更愿意参与其中。而《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正是这样一套适合亲子共读、共玩的书籍。书中的游戏有难有易,有些对父母来说,还真的不是孩子枯燥无聊的小游戏,而是要思考一番,或者动动手才能完成的。比如我家的孩子爸爸,平时给孩子读绘本要看心情,但看到这套书一时玩心大起,主动要求要陪孩子玩。有些游戏儿子不是特别理解是要怎么玩,孩子爸就在一旁给他讲解,一父一子凑在一起,看起来特别和谐。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 拓展性练习

    除了培养专注力,这套书还有很多种玩法。比如《图形大猜想》中,除了连连线画画图,实际上还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空间想象情景,方便我们结合绘本或者故事,充分调动孩子天马横空的想象力。

    就像树上的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是淘气的小猫,还是可爱的小松鼠,又或者是怕得发抖的小狗?如果是小猫,它爬到树上想干什么?如果是小松鼠,它看到有人来了会不会马上跑掉?如果是小狗,它是怎么到树上的呢?是爬楼梯还是被骗上去的?类似这样的想象,都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我和孩子都喜欢的一套宝藏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游戏才是孩子学习的基本方式。

    劳伦斯·科恩博士写在《游戏力》中的这句话,其实很适合作为培养孩子的指导原则。玩与学本不冲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走向更好的自己,这才是双赢的方式。而《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就是在这种双赢中,培养出了孩子的专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