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煌的词与赵佶的画冠绝古今,史上还有哪些“不务正业”的皇帝?

梨鄉探花


皇帝的称号不光只有地位与荣耀,同时还有统治天下的责任。自赢政奋六世之余烈,先后灭关东六国,完成大一统,称始皇帝后,一直到清朝最后一位宣统皇帝,期间称皇帝者不知凡几、多不胜数,有当的好,有当的不好的,当不好皇帝有很多原因,其中很让人感慨的就是像后唐李煜、北宋赵佶这种把兴趣爱好凌驾于自己的责任之上,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完全就是不务正业。这样的皇帝还有没有呢?请看下文。

1、南陈后主陈叔宝,对于诗词艺术的追求远高常人,兴趣和工作之间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兴趣上面,整日的和大臣、后宫嫔妃们吟诗作对,最终把陈国大好江山送给了杨坚。

2、北齐皇帝高纬,一生痴迷音乐,当了皇帝后继续不管不顾跟着自己的兴趣来。每天呆在宫中谱曲,自己唱还不过瘾,让大臣、嫔妃、宫女太监们一起唱,动不动就组织大合唱,全然不管北齐的衰败和北周的强大。

3、南齐皇帝萧宝卷,此君爱好独特,喜欢杂技,不光自己玩,还得带动大家一起玩,老花样没意思了,就自己研究新花样,为此不惜头破血流,至于国家大事,那还是算了,没有杂技让他舒畅。

4、唐僖宗李儇,天生足球运动员,曾放言如果蹴鞠搞科举考试的话,他一定能考取进士,藩镇越发做大,朝廷中党争不断,他眼睛里貌似都看不见,整天的就是组织蹴鞠比赛,只要他进了球,那他就很高兴。

5、后唐皇帝李存勖,本来挺好的一个小伙子,给父亲报了仇以后,就开始沉迷自己的爱好里不可自拔了,天天就是看戏,兴致来了就自己上去演,和戏子们称兄道弟,玩的好不开心,最好把命都送给他们了。

6、明朝嘉靖帝朱厚熜,信奉道教到极点,自己亲自上阵做道士皇帝,到了执政后期啥事也不重视,就是呆在宫中炼丹修道,任用的首辅大臣,首先就得会写修道用的青词,这些靠阿谀奉承上去的官员操守不佳,导致吏治败坏,贪污腐败横行,百姓不堪重负。

7、明朝天启帝朱由校,热衷木工,天赋非凡,每天就是在宫中做着自己的木工,据说用沉香做出来了一座惟妙惟肖的假山。把皇帝的责任完全抛诸脑后,任由宦官和文官集团大搞党争,直接把明朝引向了灭亡的轨道。

结语:这里列出的仅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历史长河中像这样的皇帝真的是不胜枚举。概因皇帝是天下独尊,没有制度和人能够有效约束皇帝的行为,这就让皇帝很容易迷失在自己的兴趣中,成为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


鄂G游天下


应该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和宋徽宗赵佶的书画双绝。

其实中国历史上“不务正业”的皇帝很多,很多皇帝的兴趣都很“奇葩”!

一、梁武帝萧衍—“和尚皇帝”

萧衍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之君,但是他特别痴迷于佛教。某日萧衍去礼佛后,便突然起了出家的念头,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中大臣相约上山,求皇帝萧衍回宫主持大局。萧衍说要他还俗可以,但必须要捐赠给寺院一个亿,算是把自己的肉身赎回来。这样荒诞的戏码竟然发生过3次,当真是“不务正业”,奇葩至极。

二、唐玄宗李隆基—“梨园祖师”

李隆基即位之初,年号“开元”。先后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为相,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盛唐景象。统治后期“天宝”年间,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爱妃杨玉环也魂断马嵬驿。史载李隆基多才多艺,书法、音乐都有很高造诣,最出名的还是在戏曲方面,据史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公元714年设“梨园亭”供乐工演奏乐曲,宫女习舞演唱,有会昌殿为玄宗亲自按乐之所。当时还设有宫内梨园法部、梨花园、太常系统的梨园别教院、洛阳梨园新院等,所以乐工多出梨园。梨园,实际为我国第一座国立戏曲学校,梨园,也就成了后世演艺界的代称。因玄宗善用羯鼓指挥乐队,后戏曲仍以司鼓板为乐队指挥,尊称打鼓佬,位于舞台九龙口,并供奉玄宗为戏曲界祖师。

要论哪一朝皇帝最不务正业,明朝当仁不让!

三、明武宗朱厚照—“玩乐皇帝”

朱厚照即位时仅15岁,在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太监蛊惑下沉湎玩乐。刘瑾为人阴险狡猾,想方设法鼓动武宗玩乐,每天进奉鹰犬狐兔,还偷偷带武宗出去逛,哄着武宗高兴,因此很受武宗的宠信,并逐渐掌握了大权,人称“立地皇帝”。建豹房,广蓄美女、猛兽;搜罗男宠、收义子钱宁、江彬等127人,毁民居造“义子府”;改名朱寿,自封镇国公,建镇国府;自称“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让有司铸印;连死亡也是因兴致忽起自驾小舟捕鱼落水,后不久去世。等等不一而足,《明史·武宗本纪》说他“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四、明熹宗朱由校—“木工皇帝”

这位皇帝有着与众不同的爱好,他非常喜欢木匠活,喜欢雕刻一些艺术品。每天都会潜心钻研木工技术,荒废了朝政,但是他却在木工技术上有着非常高的造诣。更是有着非常多出名而且成熟的作品。如清初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记载:“(明熹宗)尝于庭院中盖小宫殿,高四尺许,玲珑巧妙。”明末清初文秉在《先拨志始》也说到:“(明熹宗)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天启年间的内宫太监刘若愚在《酌中记》这样描述:“(熹宗)曾经用木桶凿孔,内设机璜,往里面灌水,打开机关,竟然能够像喷泉瀑布一样喷洒淋漓,美妙至极。”绝对当得起木工皇帝的称号!

历史上“不务正业”的皇帝还有很多,494位皇帝当得起明君的实在太少!


长安回望品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韩之豫。

说起来“不务正业”,怎么可以忘了大名鼎鼎的爱新觉罗·弘历,即清高宗乾隆皇帝

乾隆从小就聪明好学,熟读儒家经典,得到了康熙和雍正的喜爱,因此在雍正去世后,25岁的乾隆就顺利登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和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他的“不务正业”,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其一,乾隆特别喜欢作诗。没错,他居然是中国历史上作诗留存最多的人!据统计,他一生大概写了42613首,一个人就比整个唐朝的诗人写的还多,当然,质量肯定就比不上了。乾隆活了89岁,平均算下来,他一天需要作两首诗!难道这还不算“不务正业”么?

其二,乾隆喜欢外出游玩。大家以前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知道,一个皇帝要想出宫去,其实也是很难的,有的皇帝走出皇宫的次数屈指可数,乾隆就不一样了,他前后多次外出游玩,一生巡幸次数达数百次。仅河北的避暑山庄,乾隆就去了52次,这离得近还好说,但是像江南、五台山、山东曲阜等地,乾隆也前后去了很多次,而且每次到一个地方,就喜欢写诗纪念,留下墨宝,怪不得写诗这么多。一个皇帝,不在宫中好好的处理国家政务,一年到头四处游玩,这不就是“不务正业”么?

其三,乾隆帝喜欢修园林。雍正时候,圆明园只有28处美景,乾隆不满意,就大手笔把圆明园扩建到40处景观,而且相比之前,更是美轮美奂,还融入了西方建筑文化,花费不菲。另外,他还在玉泉山、香山等地大兴土木,还有修建了颐和园等园林,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园”,而且热河避暑山庄,也是他在位期间扩建成豪华富丽的模样的。这些钱,都是来自于国库,归根结底,都是来自于穷苦的百姓。

乾隆帝前期有才能有作为,然而后期他目光短浅,大兴文字狱,又浮华奢侈,喜爱游玩,为了游玩把国家政事都耽误了,不务正业,对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清朝明面上还是一片繁荣昌盛,实际上社会矛盾逐渐激化,严重的危机正在日益临近。乾隆退位后,白莲教就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起义活动,清王朝尽管平定了下去,但社会早已千疮百孔,40年后,洪秀全在西南崛起。乾隆的不务正业,留下了一个在歌舞升平的怀念中苟延残喘的大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