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

【廣振按】從倫敦、阿姆斯特丹、里昂到北京,夜間經濟繁榮的城市無不是受益於特色文化的豐厚支撐。為此,拓展夜間經濟有必要深度挖掘與凝聚自身的歷史文化基因,通過有針對性導入國際化元素,並植入創新科技,創建出極具城市個性的商業品牌與夜間經濟標籤。

從火爆的夜間超市到新興的夜間博物館,從24小時快餐店到24小時書店,在中國不少城市正在大力拓展夜間經濟。

北京,已出臺《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消費品牌“夜京城”;上海,提出要建造“地標夜市”;天津,在高調打造“夜津城”;西安,對升級打造“大唐不夜城”信心滿滿。初步統計,中國出臺夜間經濟發展支持政策的城市已逾70多個。

「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

夜間經濟(night-timeeconomy)是20世紀70年代英國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晚空巢現象提出的經濟學名詞,指的是發生在當日18∶00到次日6∶00的以休閒、旅遊觀光、購物、健身、文化、餐飲……等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城市消費經濟。

據相關數據顯示:夜間經濟已為倫敦創造了130萬個工作崗位,產生了660億英鎊年收入,並且僅倫敦一城的夜間經濟就貢獻了英國全國總稅收的6%。

悉尼夜間經濟規模達40.5億美元,5000家企業創造了3.5萬個工作崗位。

美國人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三分之一的收入、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積用於休閒,而其中60%以上的休閒活動在夜間。

「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

倫敦還在籌建英國首個真正24小時不打烊的博物館;倫敦有效利用了城市中閒置的建築物和街區並在此空間範圍內建立起了各種文化新區和商業改善街區,將其休閒功能和其他用途相結合,交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中心城區之外的70多個區域搭建了世界領先的夜間經濟文化集群。

為了繁榮夜間經濟,倫敦成立了由各種政策專家和行業領袖組成的夜間工作委員會,擬定24小時夜間經濟發展的目標,並通過與場地經營者、酒吧和餐館工作人員、夜間消費者、消防隊員和夜間通勤者對話的方式聽取各方意見,平衡相關群體的利益訴求。

「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

為有力策應夜間經濟,倫敦將夜車使用量增加了170%,地鐵線路中有5條週末通宵運營,而且倫敦交通局計劃到2023年將夜間地鐵服務擴展到其他線路上。

阿姆斯特丹政府堅信:夜間經濟可吸引具有活力和創意的年輕人,增加城市創造力。

因此,阿姆斯特丹現正積極推動24小時圖書館、24小時工作空間、24小時便利店建設;最終形成企業自由決定何時開業和關閉、夜間活動者決定夜晚何時結束的24小時服務生態。

為緩解市中心夜生活的壓力,阿姆斯特丹還在利用近郊閒置的文化空間探索夜間經濟新模式;去年阿姆斯特丹吸引遊客近2000多萬人次,是當地居民的近30倍。

「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

荷蘭阿姆斯特丹現任“ 夜市長 ”米蘭先生

為引導管理夜間經濟,阿姆斯特丹開創性設置的“夜間市長(Night Mayor)職務極具特色。

“夜間市長”由公眾和專家投票產生,受僱於阿姆斯特丹夜間市長基金會,基金會資金一半來自政府,一半來自夜間營業商家。

“夜間市長”的職責是致力於在市政府、企業主和居民之間架起橋樑,建立溝通機制,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平衡行政管理體系和實際操作中場地經營者和藝術家的需求,確保夜生活和城市生活的其他部分能共存。

從世界主要城市發展“夜間經濟”的做法來看,有幾條基本經驗值得借鑑與吸取。

首先,當然是政府的財力投入,比如:北京僅對每個“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的獎勵性支持就達500萬元;悉尼市政府,過去兩年共計斥資100多萬澳元為夜間現場音樂與表演提供獎助金。巴塞羅那夜間在當地政府的財力充分配給下,機場巴士能提供免費的wifi、充電設備,市區夜間公交線路能無縫銜接主要景點。

作為發展夜間經濟的又一次成功嘗試,是盡力瞄準打造高起點與高質量的夜間經濟集聚區與人流商圈兩大物理載體。

「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

一個城市,既可圍繞重點街區與商貿聚集區延長晚間營業時間、構建與拓展夜間消費新空間及開發夜晚消費新品的佈局,在此基礎上形成“夜間經濟區”。

還可以在老城區、歷史街區或者居民較少的獨立區域,配置完備的夜間設施,並引入商業性畫廊、電影院、酒吧、餐館……等業態,形成較為獨立的商業生態。

同時,可在河流、湖濱、海濱、運河……等旅遊地帶引入水秀、主題光影秀、聲光電大型演出……等娛樂項目。通過打造示範街區與試驗商區,最終架構出夜間經濟集群。

「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

夜間經濟須以文化元素為導向,賦予城市夜間經濟的靈魂與內核。

從“倫敦酒吧文化”到“里昂宗教文化”再到“北京皇城文化”,夜間經濟繁榮的城市,無不是受益於特色文化的豐厚支撐。

為此,各個城市有必要深度挖掘與凝聚自身的歷史文化基因,通過有針對性地導入國際化元素,並植入AR / VR、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增強本土文化的渲染與表達,創建出極具城市個性的商業品牌與夜間經濟標籤。

「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

法國里昂以其絢麗的城市照明聞名於世,每年12月舉辦的為期4天的燈光盛會能吸引超過400萬遊客,投資回報率達28.6%。

“里昂燈光節”引入了3D立體照明技術和全息投影技術,城市設計者將光源的變化與城市的歷史建築、重要街道、山脈河流融為一體,把城市特色建築作為光影作品的核心。

同時,實景表演秀和交互式裝置的引用將旁觀者轉化為表演者,讓觀眾帶給這些裝置以生命,用地域文脈點亮城市。

在傳承節日傳統的基礎上,里昂將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宗教故事、城市理念通過光影技術投射在古建築上,以文化內涵與精神內核勾勒城市韻動的靈魂。

「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

文章 | 上海證券報

作者 | 張銳

圖片 | 來源網絡

編輯 | 萌萌

「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
「城市文化」城市夜經濟:文化與精神內核是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