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你怎么看待各行各业转型做口罩生意?

用户108104703110


企业第一前提是生存,有符合标准水平生产能力,即解决主打产品滞销的问题,又可保持生产全要素何乐而不为。


北京文发


疫情突然爆发对我们来说措手不及,口罩一时成了2019年终杀出来的最后一匹黑马。一时间口罩供不应求,特别是N95口罩。有一段时间到处买不到口罩,价格也被卖到了三十多块一个。拥有口罩的数量供不应求,以至于很多企业转型过来做口罩。

由于做口罩的工艺并不复杂,设备也很简单,只需要有原材料就可以。因此很多企业看到做口罩这块巨大蛋糕,都想过来吃一份利润快餐。生产汽车的五菱公司过来做口罩,生产空调的格力以及与口罩不沾边的企业都转型做口罩。

各行各业转型过来做口罩有的厂是为了一份责任,国家需要什么就为国家生产什么。也有完全是想抓住机会在疫情期间赚钱的,不管什么目的他们都是解决了国内口罩紧缺的难题。如今国外疫情严重需要口罩,我们很多企业的口罩卖到了国外。但也有因为标准不一样,没获得外国的认证。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所以很多小公司生产的口罩开始滞销了。

很多外贸公司由于订单减少,没有生意。转型过来生产紧需的口罩也是一件好事情,可以让员工有班上,公司也可以运转起来。但切不可盲目跟风,因为口罩是简单的工艺,没有多大的科技含量。每个国家都能自己生产口罩,只是疫情突然需要量猛涨,一旦疫情好转很可能会造成口罩厂没生意做。





广东第一观察者


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素质提高的表现。在这一场疫情中,我们涌现出来了无数可以载入史册的人物。如钟南山,李兰娟等等,也有无数逆行的普通医护人员公安武警战士,还有很多企业家。在疫情高峰期,我们一罩难求,很多不法商家借此大发国难财。触痛了有良知的企业家,他们觉得捐款捐物不能解燃眉之急,特别是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等,于是干脆改换门庭,生产国家急需的物质。很多企业生产的物质,有的标明只送不卖,有的低于成本价出售。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家的良知,责任。我们为我们拥有这样一批有担当的企业家而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