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金钱,父母更要给孩子金钱观

上周末带孩子出去逛。


女儿途中看上了一个芭比娃娃,吵着要买。


家里已经有3个芭比娃娃了,不买了。我告诉她。


女儿坚持要买。


无奈之下我说:妈妈今天没带钱,没法买。


谁知女儿说:妈妈手机里有钱。刷手机就行。


我打趣道:手机是和银行卡绑着的,妈妈这个月的工资还没发,卡里没钱了。


女儿说:才不会,手机里一直都会有钱的。快给我买吧......


我愕然。原来这孩子是这么想的啊!


给孩子金钱,父母更要给孩子金钱观

网上也不时看到有孩子拿父母手机给网站主播打赏几万上百万的新闻,有些甚至刷干父母多年积蓄、还有的家庭为此背上沉重的负债。


而身边很多家长也反映孩子花钱随意,什么都想买......


为什么孩子们在钱的方面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呢?


我想由于现在电子支付方式普及,金钱对于不少孩子来说只是个数字,没有并具体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很多父母包括我忽视了对孩子的金钱教育,导致他们缺乏正确的金钱意识。


所幸,我看到了《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正确的金钱观》这本书,它是专门针对儿童金钱观培养的指导全书。


给孩子金钱,父母更要给孩子金钱观


这本书是《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系列的第三册,作者高取志津香。


和很多儿童财商书籍侧重诠释理论不同,这本书借用了商业训练的概念,列举了很多能在日常情景中进行的有趣训练,加强实践参与,帮助父母化理论为体验,更像是一本财商训练教案。


书中提出“金钱教育就是品行教育”,父母在教育孩子认识金钱、使用金钱、管理金钱的过程中,也会因而培养出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克制欲望、懂得珍惜、学会感恩、识人(通过花钱了解人格和品行)、独立生活、用钱生钱以及传递幸福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作者高取志津香认为:


不让孩子了解“钱是有限的”,不让孩子学会“有计划地支配金钱”,不告诉孩子钱是怎么来的,不让孩子知道该怎么用钱,这样只会害了孩子。


央视《少儿守护人》说:


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给孩子金钱,父母更要给孩子金钱观

家长要如何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呢?


1. 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随着电子支付方式的普及,孩子们能接触到钱币的机会越来越少。


像我家那样孩子以为家长手机里面有钱,并且钱是花不完的孩子估计不在少数。


凡凡13岁,喜欢玩游戏。他通过妈妈微信绑定的银行卡给手游账号充值,前后10多次共充了3万多元。


妈妈发现后吃惊而愤怒,解除了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并限制他使用手机。


凡凡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觉得“妈妈手机里有花不完的钱,她就是不想给我用。”


他偷偷地翻出父母放在家里的钱继续给游戏账户充值,甚至拿妈妈的手表、项链等换钱来充值。


再次被妈妈发现后,他理直气壮地说:家里的钱、东西我也可以用。


看到这样的事例,真的很痛心。


孩子对金钱缺乏认识,不知道钱是爸妈工作挣来的,不是取之无尽的。


而拿家里的钱、物品换钱其实已经是偷窃的行为了。


所以作为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金钱观,让孩子对金钱有更多的了解。


给孩子金钱,父母更要给孩子金钱观


作者在书中提到3个方法:


01.家长不必忌讳和孩子谈钱,让孩子了解金钱的来源和作用


金钱是需要用其他东西交换的,比如父母通过工作或服务换来生活用的钱。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给你钱,看似免费的东西其实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金钱并不是取之不尽的。金钱可以买需要的东西,比如吃的,用的等。


02.教孩子认识金钱


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认识钱币的面值,学会不同面值之间的换算。


而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可以引导他们留意生活和新闻中有关金钱的话题,了解有关金钱的名词如“存款”、“利息”、“贷款”、“信用卡”、“破产”和“诈骗”等等,扩展他们对金钱的认识。


03.正确对待金钱


作者高取志津香认为:金钱教育就是品行教育。


未经允许拿父母的钱或是别人的钱都是偷窃。


而像葛朗台那种守财奴的做法也是不妥当的。


只有正确认识钱,合理用钱,对钱敬畏才能更好地让钱为自己服务。


给孩子金钱,父母更要给孩子金钱观


2.制定金钱支配计划


孩子学习如何支配金钱,大都是从模仿父母的支配方式开始的。


作者提到:


几乎所有的儿童财商课程都会推荐父母让孩子从了解家庭的支出情况开始。


周末全家旅游的花费,每月的房屋贷款,家里汽车的价格,每天的吃喝开支,甚至细微到不同蔬菜价格都可以列出来,让孩子了解维持每日正常生活的“成本”是多少,帮助孩子建立对于价格的感受。


朋友小美家每月都会召开一次财务家庭会议,让孩子们清楚家里每个月的开支情况。

她把她和老公当月的工资从银行取出,在家庭会议上放在桌子上,然后把钱按照用途分成不同的份:

房贷需要5000,拿出放在一边;车子加油、停车费1000抽出放在一起,日常用品1500,孩子们的教育费用、兴趣班3000、吃饭3000......


最后,原本厚厚的一摞钱只剩下薄薄的几张,孩子们吃惊地长大了嘴巴。


通过每个月的财务家庭会议,小美给孩子们进行生动的展示,也让孩子们懂得钱并不是花不完的,意识到哪些东西是想要的,哪些是必须的,也知道可用的零用钱是有限的。


所以她家的孩子们现在都很珍惜手里的零用钱,而不像以前那样总是问:我想买这个......为什么不能买那个玩具?


如何支配金钱,反映了我们对金钱的态度和理解,它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


给孩子金钱,父母更要给孩子金钱观


3.在实践中学会管理金钱


对金钱有了了解,知道金钱如何支配之后,还要让孩子自己去实践。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常见的3种方式:


01.管理零花钱


很多家庭都会给孩子零花钱,怎么使用零花钱是锻炼孩子管理金钱能力的好方式。


作者高取志津香建议父母可以帮孩子建立一个零花钱账本,记录零花钱的去向,定期总结哪些支出合理,哪些支出没有必要,长期坚持下来孩子能学会如何管理金钱。


如果遇到孩子零花钱不够用时,父母不要着急批评或者马上掏钱给孩子,而是要找出不够用的原因,并且思考解决办法。


对策可以是:先攒钱再买;向父母借钱;以及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赚钱。


02.超市购物


父母还可以带领孩子在购物中去学习。


比如不同材质的东西,价格有什么差别?


同一种物品,分量不同,价格有什么差异?


父母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思考,在这过程中孩子会不断锻炼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03 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孩子进入到学校,有了同学和朋友,很自然地会进行比较,谁的零花钱多,谁的包包价格高,谁的玩具稀奇......


有了比较就会有落差。


这时父母要让孩子明白,重要的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想拥有一样东西,是因为自己需要,还是因为别人有?


想要漂亮的文具,是好用还是仅仅因为好看?


这些都需要孩子自己去找到答案,去思考什么对自己才是真正重要的。


在实际管理金钱时,关键是让孩子开始独立思考,判断的过程。


给孩子金钱,父母更要给孩子金钱观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正确的金钱观》书里集合了作者在日美两地获得的大量儿童教育实践经验,教会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认识金钱、使用金钱、管理金钱。

操作性很强,方便家长和孩子去实践和学习。


马克·吐温说:


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钱是一个好奴仆,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变成你的主人。


给孩子金钱,不如教会孩子认识金钱。


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懂得正确使用金钱、管理金钱的孩子,才会真正成为金钱的主人。

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