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情報局的一次性手槍(上):敵後特工專用的FP-45手槍

1940年6月22日,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雄貝當(Henri Philippe Pétain)組建了新的內閣,向德國投降。兩個星期後,新的內閣在法國南部小城維希(Vichy)進行了投票,最終授予貝當一切立法、司法、行政及外交權力,選舉他為元首。雖然維希政府是一個傀儡政府,但是在當時卻被看做為法國的合法政權。


中央情報局的一次性手槍(上):敵後特工專用的FP-45手槍

貝當(左1)


雖然法國向德國投降了,但是法國國內卻還有大量的抵抗組織活動,這些抵抗組織人員比較複雜,既有從敦刻爾克逃出的法軍,又有沒有經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愛國青年。他們潛伏在法國各地執行破壞、情報等工作,但是他們面臨著一個所有游擊隊/非正規武裝都會遇到的問題:極度缺乏武器。


中央情報局的一次性手槍(上):敵後特工專用的FP-45手槍

法國抵抗組織


1942年,在波蘭的盟軍情報人員向OSS(美國戰略情報室)反饋稱,在敵後作戰的情報員和遊戲隊極度缺乏武器,需要盟軍為游擊隊提供廉價、輕巧的武器,這種武器甚至可以被視作一次性的消耗品,用它殺死德軍之後,游擊隊和情報員就可以撿起他們的武器來使用了。


中央情報局的一次性手槍(上):敵後特工專用的FP-45手槍

解放者手槍


這項反饋很快就引起了OSS的重視,因為OSS本身就是情報部門,他們深知每一名情報員傳出的情報都有可能改變戰爭的局勢,因此立即開始趕製這種一次性的手槍。很快,通用公司的喬治 J. 海德就向OSS提交了自己設計的樣槍。喬治 J. 海德本身就是一名知名槍匠,在1942年-1943年間,設計了M2海德衝鋒槍,並參與了M3“黃油槍”從設計到生產在內的核心過程,因此作出的樣槍幾乎沒有什麼毛病,符合“一次性、廉價、小巧”等要求,因此很快就投入了生產。


中央情報局的一次性手槍(上):敵後特工專用的FP-45手槍

解放者手槍


鑑於OSS情報工作部門的權重與喬治 J. 海德等人的經驗,新槍的生產過程非常順利。其中零件由通用汽車公司生產,工人們都不知道自己生產的是什麼零件,然後再將這些零件運送印第安納州安德森公司進行組裝,最後再由美國軍方對其進行分配運往需要它的地方。這種新槍被賦予FP-45的官方代號和“解放者”的外號,也就是“.45口徑信號槍”,從這個官方代號就可以看出,這種新槍的保密工作做得有多麼到位。

1942年中,生產“解放者”手槍的時間並不長,滿打滿算下來只生產了11個星期,但是在這11個星期中一共生產了100萬把,可見該槍的結構簡單到何種地步。根據官方數據來看,生產一支解放者手槍,平均只需要6.6秒,其23個部件幾乎都是衝壓部件,算上人工費在內,這種手槍的平均價格也才2.1美元。


中央情報局的一次性手槍(上):敵後特工專用的FP-45手槍

解放者手槍


作為一種一次性產品,這種手槍的結構比我們想象中要簡單得多,只要能確保擊發和子彈出膛,就是一把合格的FP-45手槍。其擊發原理幾乎簡陋到無法直視,當射手扣動扳機時,扳機會帶動擊錘與子彈之間的阻鐵與擊錘一起後移,當後移到一定程度時,阻鐵就會下降,瞬間失去阻力的擊錘就會彈向前方擊發子彈。退殼則需要射手手動來完成,完成擊發後射手需要將擊錘扭到一旁,再抽出阻鐵,最後用木棍從槍管中插入捅出彈殼。當然,如此簡陋的手槍射程精度都很差,只能在10米以內使用,而且繁瑣的裝彈步驟,必須要求射手做到一擊必殺。


中央情報局的一次性手槍(上):敵後特工專用的FP-45手槍


這種手槍被空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各個戰場,空投時會附帶一張漫畫型的使用說明,還附帶一些.45子彈。其中法國抵抗組織、東南亞的游擊隊都使用過它。作為一款一次性產品來看,FP-45確實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FP-45被回收銷燬,如今附有漫畫使用說明的FP-45手槍,成為了收藏者們所中意的藏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