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德軍後勤究竟有多糟糕,為什麼東線德軍居然吃不上飽飯?

不正經的軍棍


敗於後勤,熬死三軍,東線德軍後勤究竟有多糟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素以“閃擊戰”聞名,快、準、狠的超強攻勢曾席捲整個歐洲大陸,讓很多人瞬間籠罩在亡國的陰霾下。然而,其背後有一個不二命門——後勤保障,讓其一擊即敗。

從1941年6月24日蘇德戰爭以來,德軍的三個集團軍群就多次出現供應短缺,補給中斷,甚至因補給跟不上而推遲進攻的時間。

——北方集團軍群第4坦克集群,6月26日抵達杜納堡,因缺油缺彈,被迫停滯八天。7月10日,該坦克集群第41坦克軍進抵盧加,離列寧格勒僅120多公里,也因補給品嚴重不足,推遲了進攻時間。

——南方集團軍群,至7月下半月,由於部隊彈藥供應始終不足,坦克師和摩托化師的戰鬥力下降了60%;到8月1日,各集團軍的彈藥儲備只達到基本攜運量的1/6,只得在後勤保障很不充分的情況下勉強發起進攻。

——中央集團軍群從7月中旬起補給情況就日益下降,佔領斯摩稜斯克後,該集團軍群在整個8月間都在對付蘇軍的反衝擊,彈藥消耗量增大,靠削減給養前送量來保障其他作戰物資的急需。

德軍對蘇的“閃擊戰”為什麼缺乏一個能適應其要求的後勤系統呢?這同其建立在“速勝論”基礎上的“閃擊戰”理論有著莫大的關係。

一、戰前後勤準備不充分,物資儲備不足。

希特勒在1940年6月就把儘早進攻蘇聯定為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的重要方針。根據他的命令,德軍總參謀部在8月擬出作戰計劃方案,並於12月底經他批准,定名為“巴巴羅薩計劃”,按照希特勒的如意算盤,實施這個計劃,“紅軍將在八週內解體”。

但陸軍總司令部軍需總監在同年夏秋期間,對該計劃毫無所知,直到戰爭開始前6個月才真正著手研究對蘇作戰的後勤補給問題。而德軍總參謀部在制訂作戰計劃時不重視經濟和後勤因素,也未認真研究過進入蘇聯境內後的後勤補給問題。

德軍預備軍總司令曾按西線作戰的消耗水平,提出過對蘇作戰所需物資數量的清單,強調德軍必須擁有裝備並維持200個師所需的全部軍用物資,此外還要備足12次大規模作戰行動所需耗用的物資儲備。但德軍總參謀部硬要後勤服從“閃擊戰”的目的,對物資的需要量和籌措量一減再減。開戰之前,德國國內的油料儲備量只有3個月,輪胎及修理零配件更缺。德軍進入蘇聯領土時,僅帶了2-3個基本攜運量的彈藥儲備,外加夠20個師消耗的用途未定的儲備品。

戰後西方有的史學家就指出:德軍入侵蘇聯時,“物資如此短缺,照理說應使德國人重新考慮整個戰局是否合理。但是,實際情況與此相反。他們不是縮小目標以適應有限的手段,而是要自己相信原來的計算過於保守,達成目標會比原來的預計更為容易。”“在這一點上,德軍總參謀部像失去了理智”。

二、對蘇聯氣候地形、道路的複雜性估計不足,尤其是缺乏冬季作戰物資準備。

蘇聯地廣路少,道路的質量又差,大部為沙土路,在多雨的秋季裡極易形成泥淖,車輛很難行駛;到了冬季,酷寒雪大,車輛更難行駛。在上述條件下,車輛損壞快,耗油量大大超過計劃。德軍尾隨各集團軍群的重型運輸隊,其汽車的損壞在戰爭開始後19天內即達到25%。至於缺乏冬裝和防寒器材,更是直接而嚴重地影響到部隊的士氣、作戰實力和武器裝備的效能。如坦克和車輛的水箱在嚴寒中凍裂,汽油因加油時缺少加溫設備而結成冰,潤滑油凍結而不起潤滑作用,人造橡膠失去彈性,機槍凍得打不動,積雪厚時炮彈減效、地雷失靈,等等。

三、鐵路運輸不靈,汽車數量少,運載能力低。

德軍在蘇聯國土內作戰時首先遇到的問題是,蘇聯鐵路的軌距與德國的不同,無法直接利用,改軌費時費力,德國機車不能燒蘇聯的煤,除非添加一部分德國煤或燃油,繳獲的蘇聯機車又很少。由於以上原因,鐵路修復速度遠遠趕不上部隊推進的速度,再加管理不善,裝卸工作很慢,經常發生堵塞,通過能力很低,更加影響了前方的供應。

再就是當時德國的汽車工業不發達,軍用載重汽車很少。三個集團軍群都有一個平均運載能力為2萬噸的重型運輸隊,其運輸能力只能在某種程度上保障陸軍作戰的最低需要。部隊中配備的汽車也很少,步兵師的補給品大部分仍靠馬車載運,每師大約有1300輛馬車。所以有人稱德意志第三帝國為“騾馬帝國”,“100個車廂補充後勤,有50個車廂是裝彈藥的騾馬”。

四、後勤組織體制不健全,沒有統一指揮。

德軍陸軍後勤保障分為兩大互相平行的部門主管。陸軍總司令部運輸部長負責鐵路、水路運輸,空運、海運則由空軍和海軍掌握;而彈、油等軍需物資的供應均由陸軍總司令部軍需總監負責。該總監又兼管戰區地帶的汽車運輸,直接領導配屬各集團軍群的汽車團,為各集團軍群具體組織實施物資補給的是軍需總監的野戰派出機構,這些機構均直屬軍需總監領導,不受集團軍群司令指揮。上述後勤體制造成了上下左右之間的摩擦與矛盾,妨礙了後勤人力、物力、運力的統一調用,而且嚴重影響了補給和運輸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五、陸軍軍工生產收縮,嚴重影響了前線的補充。

德軍進攻蘇聯時,雖然在資源集中的擁有量大大優於蘇聯,但由於希特勒把賭注押在“閃擊戰”的成功上,一再下令收縮陸軍軍工生產,裁減陸軍軍備,轉而加強空軍海軍的實力,1941年9月又命令陸軍總部解散40個步兵師,將裁減下來的人力調至工業方面。1941年下半年同上半年相比,陸軍武器生產平均下降了38%左右。

戰爭的準備和實施離不開國家強有力的經濟保障,軍隊作戰離不開強有力的後勤保障。希特勒置這個常識於不顧,絕非偶然,主要是他盲目推崇“閃擊戰”所致,是這個理論虛弱本質的暴露。

以色列歷史學家克列威爾德認為:“以遼闊的蘇聯領土為戰場的蘇德之戰,同時也是一場補給戰,德軍進攻蘇聯以失敗告終,原因固然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咎於補給的失敗。”

隆美爾在非洲吃了敗仗以後也有所體會地說:“充足的武器、油料和彈藥儲備,是軍隊能堅持緊張戰鬥的首要條件。事實上,在戰鬥打響之前,雙方的軍需官就已經在打仗,並決定著戰鬥的結局。沒有槍炮,最勇敢的士兵也無能為力,沒有充足的彈藥,則槍炮毫無用處;而在機動作戰中,沒有運油車的伴隨保障,槍炮彈藥都起不了多大作用。保養和維修也應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同敵人相等。”

與希特勒單靠“閃擊戰”取勝而忽視後勤保障的思想相反,斯大林在蘇德戰爭中很重視後勤工作。他把後方的鞏固性放在經常起作用的5個致勝因素的第一位,用了很大的精力抓戰爭的經濟基礎,抓軍隊後勤的改組和建設。

朱可夫開始不同意蘇軍後勤組織體制的改革,不贊成建立獨立、統一的後勤系統,說後勤改革草案的作者“想讓後勤壓倒總參”。但通過戰爭的實踐,他改變了這一看法,認為改得好。在戰後他寫的回憶錄和有關文章中也一再強調現代戰爭條件下後勤的重要。

戰前,蘇聯對後勤保障雖有相當準備,但通過戰爭初期的檢驗,證明還存在不少問題。如物資儲備的配置過於靠前,展開太晚;對敵人突然襲擊的可能性缺乏認真的研究和正確的對策,只注意戰略進攻的後勤準備而忽視了戰略防禦的後勤準備、後勤機動性差,組織體制不適應戰時要求等等。

可貴的是,蘇聯發現了這些問題,就迅速研究解決,並加以改進。如戰爭打了一個月後,斯大林就親自抓了蘇軍後勤組織體制的大改革。首先從總部、方面軍、集團軍這幾級入手,自上而下建立新的後勤系統。在總部一級,由國防副人民委員兼蘇軍後勤部長,在方面軍、集團軍、師、團分別設立後勤副司令員兼後勤部長,並新設了各級後勤司令部作為後勤的組織指揮機關。

與此同時,蘇軍迅速改善軍隊作戰的物資供應與各種保障,如實行戰時動員,使國家的生產和一切活動轉入戰時軌道,最大限度地增加軍用產品的生產;從前方地區向大後方緊急疏散居民、機關、軍事物資和其他重要企業設備,到年底共疏散了100萬人口,1523個工業企業。從而保存了一大批軍工骨幹力量,為加速擴大大後方的軍工生產基地,確保當前作戰需要和爾後奪取戰略主動權創造了物質條件,這也決定了希特勒在蘇德戰場上必然失敗的命運。


軍史解密


東線德軍的後勤補給問題一直很嚴重,尤其在1941年和1942年進行深遠的戰略進攻時更加明顯,因為蘇聯的鐵路系統都是寬軌(1.524米),而德國是窄軌(1.435米),在德軍“閃電”式進攻下,德國的鐵路部門是無法緊跟在德軍作戰部隊後面改裝蘇聯的鐵路的,這樣德軍就不得不依靠汽車運輸,而蘇聯幾乎沒有像樣的公路,再加上蘇軍的破壞行動,讓德軍的運輸汽車損耗非常嚴重。後期雖然德軍改善了其後方的鐵路系統,但是蘇軍游擊隊頻繁襲擾又對德軍的後勤補給問題產生巨大的威脅,總得來說東線德軍的後勤補給壓力一直都比較大,不過問題中所說的德軍吃不上飽飯只是少數的特殊情況,絕大部分情況下,維持東線德軍的食物補給是沒有問題的。



二戰德軍一個裝甲師的每天消耗物資在300噸左右,1941年德軍在東線有近20個這樣的師;其他類型的德軍師(如步兵師)每天需要200噸各類物資,這樣的師大概有130個左右,這樣算下來,1941年東線德軍每天要消耗3萬多噸的各類物資。而且除此之外,東線還有大量的德國陸軍獨立部隊和龐大的德國空軍以及其他經濟部門的人員,這對東線的德軍後勤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1941年8月德軍在推進斯摩稜斯克一線時停頓了兩個月之久,其中至少有一個月是由於後勤補給跟不上而造成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運輸單位無法滿足德軍繼續發起進攻所需的物資要求,不得不轉入防禦以等待後勤條件的改善,這一時期德軍的補給大體只能後維持當前防禦的消耗,直到德國鐵路部門完成了從明斯克到斯摩稜斯克的鐵路換軌工作和修復了大部分的公路後,德軍的後勤補給才大大改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才得以迅速獲得大量的物資補給和儲備,保證近200萬德軍能夠向莫斯科發起最後的衝刺。不過隨著德軍深入和惡劣的天氣再次摧毀了德軍的後勤補給,莫斯科戰役中德軍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彈藥和油料補給,連急需的冬裝都無法及時得到。


不過德軍確實也出現過食品短缺的情況,例如在1941年9月23日,隸屬中央集團軍群的一個軍甚至長達十天沒有得到麵包補給,他們不得不通過“就地籌措”(搶當地老百姓)的方式來保證他們不會餓肚子。這主要是由於中央集團軍群即將發起“颱風行動”,急需大量的油料和彈藥的補給,留給德軍的時間本就不多,博克不希望再由於補給不足而導致進攻推遲,所以他以集團軍群司令部的名義下令暫時停止運輸食品,集中全力運輸作戰物資。這種情況在東線也是不多見的,除非像斯大林格勒戰役那樣德軍被蘇軍完全包圍,一般來說,在補給線暢通的情況下,德軍的食物補給還是比較充足的。


戰略論


關於二戰時期的德國,德軍機械化水平,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神聖騾馬帝國”。說的就是德軍的後勤要是離開了各種馱馬,瞬間就會爆炸。

說白了,很多人扯什麼蘇聯國內的鐵路軌道寬度和歐洲不同,導致德軍後勤困難?這根本算不上主要問題!就算德軍能用鐵路把補給一路從柏林送到東線,因為前線後勤單位缺乏運力,也無法保證物資不卡在火車站。

實際上德軍的機械化水平遠遠沒有現在很多人認為的那麼高,“一夜之間武裝起來的德國”在開戰時是歐洲各主要參戰國中機械化水平最低的,別說跟英美法比,連蘇聯都比不上。師屬炮兵的150mm榴彈炮有一半以上靠馱馬牽引,連卡車都配不夠。

以德軍的後勤基礎,在面積狹小的西歐地區進行機動作戰,勉強還可以做到,但是如果是在面積廣袤的蘇聯國境內,就不存在了。

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的時候,德軍總共有21個坦克師,13個摩托化步兵師,3個摩托化步兵旅,而完全靠徒步機動的普通步兵師有158個,相比於其部隊總規模來講,德軍的機械化水平簡直低的不像話。後勤方面,德軍的後勤體系由火車與汽車,馱馬組成。60萬輛卡車摩托車與62.5萬匹馱馬,摩托化車輛的數量竟然還沒有馬匹多。不愧為是“神聖騾馬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