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是否需要照胃镜?

用户3635320863632


反流性食管炎是否做胃镜?个人认为应该分情况分人区别对待,为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反流性食管炎。

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

所谓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胃或十二指肠的东西经常返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性病变。通俗点就是胃或十二指肠的东西倒流回食管,如果没出现食管炎就是胃食管反流病不伴有食管炎,如果出现食管炎表现了,就是反流性食管炎了。目前来说,胃食管反流病病因与发病机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反流屏障出现障碍

在我们人体食管胃连接处,存在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呢医学上称为抗反流屏障亦称第一抗反流屏幕,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食管下端括约肌。所有食管下端括约肌呢,其实是在食管与胃交界线之上3~5cm范围内的高压区。这个压力屏障,起着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生理作用。一些因素,比如食物或药物,可能会导致食管下端括约肌压过低,或者当我们人体腹内压增加时,食管下端括约肌不能引起有力的收缩时候,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导致出现胃食管反流了。这些药物和食物主要是:胆碱能、α受体阻滞剂、多巴胺、安定、钙受体拮抗剂、吗啡及脂肪、酒精、咖啡因和吸烟等。此外,妊娠期、口服含黄体酮避孕药期和月经周期后期,血浆黄体酮水平增高,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食管对胃反流物的廓清能力障碍

正常食管通过食管排空和唾液中和两部分来抵抗反流进入食管内的胃内反流物。当酸性胃内容物反流时,只需1~2次(约10~15秒)食管继发性里里蠕动即可排空几乎所有的反流物。残留于食管粘膜陷窝内的少量酸液则可被唾液中和。这个过程,称为食管酸廓清的功能。人体这个功能的存在能减少食管粘膜浸泡于胃酸中的时限,故有防止反流食管炎的作用。如果这个功能出现问题,也会出现反流性食管炎。

主要症状: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反酸、 咽下困难

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该病的主要症状。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在服用酸剂后可消失,而过热、过酸食物则可使之加重。

反酸:每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状多在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疼痛发生前出现。

咽下困难: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需要鉴别的疾病:食管癌、胃溃疡和心脏疾病

食管癌:以进食困难为主,老年人多见,伴有体重进行性下降,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加病理活检,可以鉴别诊断两者。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疼痛多位于胃脘部,常呈慢性、节律性、季节性与周期性发作,年轻人多见,胃镜检查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可见溃疡病变。

心脏疾病,尤其心绞痛:以胸闷短气或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常于劳累后发作,多无胸骨:后烧灼感及吞咽困难。心电图示st-t呈缺血性改变。食管炎的肌性疼痛与心绞痛可单独存在,有时同时存在,均可用硝酸甘油等缓解,鉴别很困难。心源性疼痛常横向胸部放射,而食管性疼痛垂直放射。两种类型的疼痛均能被运动突然引起,但改变体位用力时可发生反流,而持续不用力的运动可造成心绞痛。


结论:鉴于食管炎的特点及鉴别诊断,个人认为区别对待:如果年轻患者,非常典型的反酸、嗳气、伴有胸前区烧心,可以按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性治疗,如果有胃或十二指肠区规律疼痛,注意胃镜排除下消化性溃疡可能;如果年龄大于40岁以上的患者,家里有胃食管肿瘤病史,出现反酸嗳气,尤其吞咽不适,在诊断考虑食管炎前强烈建议胃镜排除下食管其他疾患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