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浣碧自杀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给果郡王报仇

甄嬛传的细节真得特别好,在后面揭露浣碧知道自己身世之前,剧情就做了很多很多的铺垫,比如第三集这里,甄嬛初进宫,等碎玉轩的下人们都出去了,只剩她们仨才彻底放松了下来,而这时候浣碧不仅和甄嬛坐在同一高度的主位,流朱自动坐在了比甄嬛低一级的位置,而且浣碧只顾着给自己捶腿,流朱却一直在帮甄嬛捶腿,一个小细节,立刻就刻画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

细思极恐:浣碧自杀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给果郡王报仇

《甄嬛传》中浣碧自杀不是为了殉情,而是另有目的,没想到吧!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当皇上发现了果郡王和甄嬛之间的猫腻,便命令甄嬛亲手杀了果郡王。果郡王死后,皇上为了边疆安稳下令不准哭丧,伤心欲绝的浣碧悲愤不已,直接一头撞在果郡王的棺材上。浣碧死后,就连人精苏培盛都感叹浣碧用情至深,甄嬛更是伤心不已。其实真正让浣碧决心赴死的原因不是为了给果郡王殉情,而是为了给果郡王报仇以及报复甄嬛。

细思极恐:浣碧自杀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给果郡王报仇

浣碧是甄嬛同父异母的亲妹妹,因为母亲是罪臣之女的缘故,所以只能以丫鬟的身份养在甄嬛身边。浣碧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心里一直都是不服气的,即使清楚甄嬛是自己的亲姐姐,但是心中仍然存了不少的小心思。浣碧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人,亲姐妹两个,从小甄嬛是小姐,但是浣碧只能当甄嬛的丫鬟。皇上也好像不太欣赏她的努力。他嫌浣碧粉色的鞋子不配鲜艳的绿衣。长大后浣碧爱上了果郡王,但是果郡王爱的却是自己的姐姐甄嬛,后来浣碧终于如愿嫁给了果郡王,但没想到果郡王还是为了甄嬛而死。

细思极恐:浣碧自杀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给果郡王报仇

为何说浣碧自杀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给果郡王报仇以及报复甄嬛呢?首先果郡王出殡的时候,浣碧曾非常直接的和苏培盛指责皇上行不义不悌之事,所以说明浣碧的十分清楚果郡王是被皇上害死的。而以浣碧对甄嬛以及果郡王的了解,她能猜不出果郡王是为何而死?那么此时的浣碧真的能不恨甄嬛吗?小编看来,此时的浣碧真的是毒蝎心肠,致自己于死地,所以浣碧明白她必须要死,因为只有浣碧死了,才能让甄嬛更加痛苦,才能让甄嬛对皇上更加地仇恨。

细思极恐:浣碧自杀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给果郡王报仇

浣碧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她太清楚甄嬛和果郡王以及皇上之间所有的事情了,她明白如果以自己的实力和身份根本奈何不了皇上,只有甄嬛有这个能力替果郡王报仇。只有她死了,甄嬛才能更加地体会到皇上究竟有多残忍,才能更加地心怀愧疚从而对皇上下手。所以与其说浣碧是自杀是为了殉情,不如说是浣碧是用自己的死最后逼甄嬛一把,让甄嬛下定决心替果郡王报仇。

细思极恐:浣碧自杀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给果郡王报仇

话说浣碧和安陵容才应该是好姐妹吧,又卑又亢的典型了。流朱真是这部剧里最单纯可爱的人了,最后的结局实在是让人心痛,甄嬛传前半段其实还是有很多轻松情节的,但随着流朱的去世,后半段的剧情就再也没有轻松和愉快了,就像流朱的名字,“留住”,很多东西想留却留不住啊!

细思极恐:浣碧自杀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给果郡王报仇

突然又发现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真的很恐怖!宫中家宴,果郡王衣服里面有嬛嬛小像(小允子剪的)的荷包掉了出来!据说这画像像甄嬛,像纯元,像浣碧!你告诉我到底哪里像!是鼻子还是眼睛!

细思极恐:浣碧自杀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给果郡王报仇

我看倒是挺像这个捂胸吐血的表情包。

细思极恐:浣碧自杀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给果郡王报仇

对此大家觉得浣碧这个人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