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妈妈吵架后,儿子写了篇论文:我为什么玩游戏?

和妈妈吵架后,儿子写了篇论文:我为什么玩游戏?

你会经常和孩子吵架吗?

作为一个和孩子还算聊得来的妈妈,

我跟上高二的儿子冲突最多的就是玩游戏。

现在宅在家里上网课,这个冲突越发严重。


每天家里都会上演这样的场景:

“儿子能不能别玩游戏了?”

“哦。好的!”

“儿子,你怎么光说不动呀,还在玩!”

“……”

“是不是在说你呀,还在玩!”

然后门砰的一声关上。


昨天吃饭的时候,儿子说:

老妈你能不能别这么烦,

能不能仔细了解一下我为什么玩游戏?

我还没来得及去了解呢,

没想到晚上儿子就交给我一篇图文并茂的“论文”——他为什么玩游戏的详细阐述。

说实话,我看了后很受触动。所以也推荐给妈妈们一起看一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


儿子的论文 《我为什么玩游戏?》


我妈每天都会唠叨不要玩游戏。

我妈认知中的游戏可能只有“王者荣耀”吧,然而她也只知道名字,以为所有人都沉迷其中。至于具体里面有什么,她是不知道的。

(小爱妈妈画外音:我的确如此,只听过王者荣耀,没有兴趣更多的了解。)

所以我得先来说一下王者荣耀。

我自以为是一个游戏玩家,也曾接触过很多类似王者荣耀这样的竞技游戏。

但是后来,我发现,如果只是为了竞技而竞技,反倒是脱离了游戏本身应该的玩法,便慢慢放下了竞技游戏。

因此,成瘾这一说,也便化为虚无。

由此可见游戏是否害人,取决于玩家自身的观念。

和妈妈吵架后,儿子写了篇论文:我为什么玩游戏?

地平线:零之曙光。 图源网络

当然,我并不是在说竞技游戏的不好,竞技游戏带给大家的就是像王者荣耀那样在线上和玩家斗争的快乐。

但在我看来,王者荣耀虽然在手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真正从艺术性来说与想象相差甚远。

(小爱妈妈画外音:游戏还来了艺术性?不可思议。)


接着说一下我最近在玩的游戏。

因为疫情在全球肆虐,全世界人都只能呆在家中。任天堂新作《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亦或是《动物之森》,以下简称动森)上线自家的switch游戏平台。

这款游戏一披露消息就被大家很期待。发售果然不负众望,连续拿下了好几周的销量冠军,现在实体游戏卡也都一直处于断货状态。

这是一款完全不会带给大家压力的游戏,它给玩家创建了一个类似桃花源一样的地方

,让玩家可以代入自身去发展建设岛屿,收集生物以及和自己的邻居交流。

更加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可以通过网络通讯邀请到或者参加到其他玩家的小岛上和别的玩家交流玩耍。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玩法,满足了疫情期间大家都渴望出门和朋友交流的愿望,做到一些在现实当中不能做到的事情。


《动森》可以称为任天堂在疫情期间送给大家的一份最美好的礼物

和妈妈吵架后,儿子写了篇论文:我为什么玩游戏?

《动森》任天堂宣传图片

一直以来,任天堂的逻辑便是:一款游戏不一定要放大黑暗的地方,它可以是纯粹的,阳光的,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

《动森》之所以大火,因为它可以治愈。

无论疫情多么可怕,但人的内心仍然可以充满阳光。

(小爱妈妈画外音:这样讲游戏对缓解宅在家里上网课的焦虑有帮助了。看来如果能够分配好时间,反而应该鼓励孩子玩一下了。)


我现在就来说一下上面提到的“艺术性”问题。

一个娱乐产品谈何艺术性?一定会成为很多人的疑问。没错,游戏发展到现在,已经并不能单单只是以一种消遣方式去被看待,而是可以真正称为一种艺术品。


我为什么玩游戏?另一个答案来了:

我玩的已经不只是一种游戏,而是真正和一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品进行交流。

和妈妈吵架后,儿子写了篇论文:我为什么玩游戏?

怪物猎人:世界风景一角。本人摄影

用欣赏性的眼光去看游戏,一部游戏结束,如果真正能打动我的,我会起立为其精彩而鼓掌。

接下来所做的,不是继续沉浸于游戏,而是思考,在脑内回味,就像回味一本好书,一幅好画,接下来去感受游戏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不同看法。

我妈一定说我在瞎掰。

先举几个例子。在艺术性表现上,首先一个游戏要从画面上吸引玩家。

因为技术的革新,游戏的画面风景的精美已然成为了一个游戏能大卖的鉴定标准之一。这些风景已经不像以前游戏那样,用3D画和像素画喷涂出一个大概场景让玩家想象,而是用更加丰富的渲染让游戏画面做到真实精美,甚至胜过在现实当中我们所能看见的美景。

和妈妈吵架后,儿子写了篇论文:我为什么玩游戏?

2019年度游戏 只狼:影逝二度。 图源网络

其次游戏是一个多元的集合,有了画质的精美,灵魂的一笔便点在其音乐之上,游戏的音乐质量一直在不断提升。

说到音乐环节,不得不提到日本一系列的极小众游戏东方project(以下简称东方)。虽说是小众但是大部分粉丝只是不乐意暴露出自己对于这款游戏的爱,这也是我们将其粉丝称之为“隐藏在草丛里的军队”的原因。

和妈妈吵架后,儿子写了篇论文:我为什么玩游戏?

东方作品东方永夜抄弹幕画面。图源网络

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但是她的音乐在各大音乐平台上,当大家在扫曲子的时候一定会听到一两首,或是原曲,亦或是同人(粉丝根据原作进行的改编和二次创作)乐曲。


追溯其历史,甚至都可以追溯到Windows98系统的时代,前前后后二十年有余。

最令人钦佩的是,这个游戏直到现在,还在不断更新新作品。

游戏有很大的制作团队吗?并没有,正作全是由一个人制作,从音乐到游戏。

游戏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像之前微信打飞机那样的弹幕射击游戏,但是东方的弹幕华丽到眼花缭乱,一开始看上去会让人望而却步。但它又是有剧情的。


作品主要营造了一个远离现代人世的不知名地方——幻想乡,其中不同妖怪和人类一起相处,整体风格大部分偏向日本和风,但也不乏西方情调和出现中国色彩人物。这个幻想乡之大,囊括的内容之多,不亚于哈利波特和魔戒的世界。网络上有人根据游戏甚至整理出了幻想乡全境的地图。

和妈妈吵架后,儿子写了篇论文:我为什么玩游戏?

幻想乡全境地图。图源网络

地方是大一点,更重要的是人物更多,有名有姓的人物到现在为止超过一百五十位,神态性格各不相同,与不同角色之间的剧情交互复杂,让人好似真的置身其中。

而最了不起的是,单单是作为游戏音乐,每一位角色至少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乐曲,契合角色本身的风格基调,每一首音乐配合弹幕都可以让玩家在攻克角色的时候感受到其带来的震撼以及激动。

很难想象是一个人的作品。

这个人是何方神圣?是何种伟大之人?

大家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自己称为——ZUN。

其人如何?

普普通通,身材瘦高,黑框眼镜和毛帽是其特色。

那他肯定像别的音乐人那样行为特别与众?

不然,此人极其爱好啤酒,无论哪次出境都有啤酒相伴。

和妈妈吵架后,儿子写了篇论文:我为什么玩游戏?

东方的厉害之处不单单只在游戏本身,更在于他激发了游戏的另一种再生——创作。

慢慢的,各界的东方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开始用再创作的方式为游戏绽放光彩。而这二次创作点睛之笔就在其音乐的改编。

不同社团将原本由钢琴和小号组成的音乐,改编成不同风格不同分为的曲目,但旋律和气质上,还是原来的乐曲。

下面是日本社团Active Neets改编的曲目,还是亲耳聆听感受为妙。

神々が恋した幻想郷交響アクティブNEETs - 東方フィルハーモニー交響楽団7 風 第二幕

和妈妈吵架后,儿子写了篇论文:我为什么玩游戏?

(小爱妈妈画外音:原来游戏有精美的画面、音乐,还有剧情,甚至激发再创作。尽管这些已超出我的想象了,但我似乎相信了它能带给孩子的正面影响。)


游戏还能从更多的层面去剖析,由于字数限制不再继续细谈下去。

说这么多再倒回原来最初的观点

——我为什么玩游戏?


游戏已然不单单只是游戏,更是一种艺术集大成之作,被其中真切的感情所打动,被其中缤纷的乐曲所吸引。

我玩游戏的原因并不只是为了竞技的快乐,而是慢下来,没有负担的,去好好地欣赏,好好感受游戏所能为我们带来的东西。

所以下次再玩游戏的时候,还是需要先思考一下,

自己任务完成了与否?

能否在接下来的短时间内全身心投入?

能否在结束之后反思总结?

三省吾身之后,游戏的快乐便不单单只是嘴角浅浅的一笑和内心中的一抹快感了。


小爱妈妈读后感


仔细读完了儿子的文章,我想起了自己中学阶被老师和家长没收课外读物的情景。

那时候我们会把小说放在课本下,放在课桌的抽屉里上课时候偷偷看。晚上则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

我至今还记得有一次被老师抓个现行,当全班同学面撕碎我新买的《收获》杂志的情景。那时我的内心应该是充满了愤怒吧。

一切变得真快,现在是我们鼓励孩子读小说了,但孩子们已经被更丰富的游戏所吸引。

也许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游戏就相当于我们那时的小说和电影吧


我真的被儿子洋洋洒洒写下的他为什么玩游戏的理由打动了。

但我可以做到不去干涉他玩游戏吗?似乎不能。

所以我也同样告诉儿子,

我干涉他玩游戏,并不是针对玩游戏本身,而是针对他的时间分配。

如果他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我很乐意鼓励他在休息的时候玩会游戏。

当然,一定别忘了多休息眼睛、保护视力!


本文作者:小爱妈妈

本期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