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隔离的日子,我读了15本书,有一本非常适合当下读的书

时间过得飞快,尤其是特别美好的时光。总是在察觉的时候,已经到了该结束的时刻。2月4号从老家到大连,根据大连市颁布的4号令,需要居家隔离14天,今天是第14天,明天就要正式上班。

从刚从老家回来的不适应,到每天睡到自然醒,期间玩游戏到手机没电,听得到每天课程,刷学习强国积分,冥想思考人生,辟谷两天。

家里没有电视,于是就有大把的时间需要处理掉。这时候才发现,当什么资源比较充裕的时候,就没有人那么在乎。就像当下时间很充分的时候,反而很多人觉得太无聊。

为了打发这些时间,我把接灰的茶杯洗了洗,泡泡茶,看看书,静静地看着时间流逝,不留恋过去,不忧虑未来,专心品茗当下的乐趣。

这期间跟随得到APP听了14本书,又看了几本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把马伯庸写的书都刷了一遍,之前很火的《长安十二时辰》,还有《三国机密》和《显微镜下的大明》,以及《风起陇西(新版)》等。


在家隔离的日子,我读了15本书,有一本非常适合当下读的书

长安十二时辰

很喜欢马伯庸的文字,那种极具考究的历史感,让读者有种游走于虚幻与真实的边界,对于很多熟悉的历史事件,熟知真实历史的走向,但是又有虚构情节的期待,那种可能突破历史的期待和幻觉。

《长安十二时辰》之所以能够搬上银幕,还能在一段时间刷屏,就是因为马伯庸那种对历史细节的考究,小说的细节都有历史渊源,最大限度地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让读者沉浸在历史长河中,犹如现实版的VR,细节刻画到无与伦比的境地。


在家隔离的日子,我读了15本书,有一本非常适合当下读的书

显微镜下的蒲公英

《显微镜下的大明》确实好看,作者用显微镜看大明王朝,只截取了历史上那么不起眼的几个小事件,却让读者看到了细节中透露出的大明王朝,从小事件中看出大明王朝的兴衰,有一叶知秋之感。


在家隔离的日子,我读了15本书,有一本非常适合当下读的书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国机密》确实大开脑洞,作者更是仅仅因为一个问题就写出一本书,也不愧为鬼才。那个问题就是:“倘若让你穿越成一位中国末代君王,哪一位是最难翻盘的?”对历史不熟悉的我,对哪几位末代皇帝都不熟悉,更别说做选择题了。

作者采用双生子这个假设,让东汉末代的汉献帝尝试一下最有希望的翻盘。只不过在书的末尾,主角为了践行自己内心的道,那就是仁义善良,去救了自己的好兄弟司马懿,放弃了一个难得的翻盘机会,甚至还透漏给司马懿,让他怀一颗篡位之心。

在符合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细节上的再创作。看似有限制,实则让亲王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他的书读起来有种想读又不想读的纠结,想读是因为情节确实挺吸引人,不想读是因为确实知道结局。


在家隔离的日子,我读了15本书,有一本非常适合当下读的书

拼音改变了中国

对于听到的书就多了,今天听了《逝年如水》,这本书是周有光在百岁时,亲自讲述和审定的回忆录。周有光是中国“汉语拼音之父”。对于从小学习拼音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前辈,正是他的努力才有当下的汉语拼音。

对于汉语拼音,有种日用而不知的错觉,我之前以为之前一直都有。汉语拼音有多重要呢?如果没有汉语拼音我们就无法和国际接轨,也没有办法实现普通话的普及,也就实现不了“语同音”。也就是说我们国家还可能处于方言割据的状态,彼此交流都成问题。

即使当下情况下,东北人还是听不懂中部和南部人的方言,中部城市的人听不懂南方人的方言。不过都能听懂普通话,只要说普通话就能够相互沟通交流。

周有光设计的汉语拼音方案已经获得成功,在世界华语地区顺利推广。今天新加坡的中文教育就是使用大陆的简化字和《汉语拼音方案》,新加坡将中文称为话语。


在家隔离的日子,我读了15本书,有一本非常适合当下读的书

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昨天听了一本书《恐惧》,作者是一名深耕该领域的英国人。作者的视角非常宏大,把“恐惧”看成是推动全球运转的隐藏力量。为了人类整个种族的发展,人们一直在试图消灭、战胜或者管理恐惧。我们生活中的人文哲科思想,或多或少都是在恐惧的催化下产生的。

在当下的疫情之下, 有多人因为恐惧而惊慌失措,做出非理性的行为。有防疫官员恐惧疫情,躲在国外避难。有传销人员恐惧疫情,不敢出去买吃的,最后只能投案自首。有多少人在刷新闻是被那些真假难辨的信息恐惧到,产生应激创伤综合症。

对于如何避免被恐惧干扰?作者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法:人生中没有什么可惧怕之事,只有应理解之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恐惧是一片黑暗,那么当我们点亮一束光,照进这片黑暗,看清一切时,黑暗就不存在了。

嘿嘿,考虑到明天就要上班的我,内心还是有点小担忧,不知道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是否安全?我能做的就是,要不开车去上班,要不做好防护坐公交车上班。

趁着还没有上班,再看看书,喝喝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