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塑造城市形象“快捷键”

按下塑造城市形象“快捷键”

沾益大环境。

沾益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思想,全面对标促提升,全力以赴抓整治,全员行动求实效,掀起创文热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呈现新局面。

责任包保“一张网”

环境整治齐行动

沾益区压实网格化包保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打造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

“您好,创文人人有责,请您自觉做到门前不乱倒垃圾、不占道经营。”上午9时,在龙华北路附近,包保街区执法人员正在向沿街商户讲解“门前五包”责任,并帮助商户将占道物品搬进了店内,督促商户做好门前环境卫生保持工作。

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区城管局持续开展“门前五包”整治工作,采取包保街区“一站式体检”的方式强化执法巡查力度,立行立改,逐门逐户压实商铺“门前五包”责任,实现城市环境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的双提升。

压实“门前五包”责任只是沾益区压实包保责任的一个缩影。沾益区严格实行区级领导包保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包保社区、干部职工包保户的网格化包保责任制度,各单位干部职工每天深入到11个包保乡(镇、街道)、55条主次干道、41个社区、42个老旧小区、21个安置小区广泛开展环境卫生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和创文宣传活动,认真抓好所包保区域的环境卫生、市容市貌整治等工作,将创文共建责任压实到每一级,实现“环境更加优良、容貌更加靓丽、市民更加满意”的城市管理目标。

文明实践“一抹红”

处处闪耀暖万家

区委统战部、团区委、区妇联来到包保安置小区龙华街道华林社区阿幢桥安置小区开展“敲门入户”创文宣传活动。居民卢大姐说:“这两年多的创文,感受到城市变干净了、靓了,我们当然全力支持啦,更会积极参加到社区志愿者工作中。”

文明来敲门,宣传进万家。沾益区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通各群体参与通道,连日来组织党员、志愿者、市民围绕“十进”万家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结合“敲门入户”进社区、进小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商户,实现创建宣传“全覆盖”,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参与创文的浓厚氛围。

志愿服务的“花繁叶茂”,需要点点志愿“星光”聚在一起。近日,珠源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每日公益”项目举办了一场文化普及宣讲活动,84岁的退伍老党员孙阳需老人拿着自己搜集的健康知识宣传单对市民讲解。孙阳需老人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想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带头做点宣传,真正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生活习惯。”

如今,沾益志愿服务形成了“日日有公益、周周有示范、月月有安排”的工作常态,志愿服务聚焦为民所想、为民所急,为群众提供理发、配钥匙、中医理疗、文艺技能培训等免费服务,真真切切让百姓感到方便。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加入珠源志愿服务队伍,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每一次志愿服务成了凝聚力量的爱心阵地,传递爱心,让志愿服务成为文明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

综合整治“一盘棋”

补齐短板促提升

4月19日,作为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整治行动之一的路灯设施“扫黑除盲”工作启动,住建部门迅速行动,采用“白天修灯、夜间查灯”的工作模式,从老百姓诉求着手,对全区主干道、背街小巷装灯率、亮灯率进行“过筛子”全扫描,对“黑眼灯”集中整治。“家门口的路灯全亮了,我们居民的心里也亮堂了!”这句话代表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交通出行是与每一位市民相关的民生大事。为改善交通秩序,沾益区交警、交通、运政、城管等部门通力配合,开展了交通违法集中整治行动。近5天时间里,共出动警力300余人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近8430件,教育行人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3000余人次,整治货运车辆违法入城391件,城区交通守法率与通行率大幅提升。

一盏盏路灯暖了百姓的心,一条条斑马线折射出城市的文明。沾益区着力从解决群众要求最迫切、城市发展最急需的问题入手,补齐短板,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农贸市场、交通秩序、城郊结合部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已下发问题整改清单3期123项,重点任务交办单18个,重点任务急办单5个,整改率达93%,全区创文“六大行动”正持续推进。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何曼菲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