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二龙塔,位于终南山土门峪内西南山顶上,据考证是一座唐塔。

认识二龙塔的因缘,还要从参访一尘师兄说起。


  • 参访一尘师兄

上周参访大安师后,对修行人的苦衷,元贞感同身受。因为,自己也处于一个修行的瓶颈期。迫切想多参访一些实修的老师,或者师兄。


一尘师兄,北京大龙老师的弟子。从事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尤以设计禅意风格见长。

去年,元芳一行参访大龙老师的时候。听说了些一尘师兄激进而有趣的故事,但未曾谋面。

最近得知一尘师兄在土门峪闭关,便建议大家一起去参访。元贞也有迫切想见的愿望。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 一尘师兄禅堂


在土门峪的一处民居里,大家见到了一尘师兄。他一改过去激进的性格,变得非常随和和平易近人。这是事先没有想到的。

“师兄,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元贞情不自禁的见面就问。

“我不断放弃原来的认识,前段时间又放下一次。现在开始闭关,不想再见陌生人了。”一尘师兄平淡地回答。

大家一脸默然。

既来之,则安之。元贞还是想在修行方面,跟一尘师兄进行探讨。

之后的谈话,一尘师兄暂时不希望大家分享出来,大家尊重他的个人意愿吧。




  • 土门峪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玛哈学舍参访实拍


因为这个因缘,大家知道有一个土门峪。

这个季节,正是土门峪万亩桃花盛开的时候,世外桃源的感觉。

土门峪的风光还是和小峪大不相同的。除了山势平缓连绵,颇有江南柔美之风外。峪南,便是有着终南神秀之称的翠华山了。峪内,古寺老塔(天池寺和寺内的佛指影骨塔),更有说不完的故事。尤其是二龙塔,据说建于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曾有二恶龙缠斗于此,搅得土门峪、蛟峪山周围鸡犬不宁,后造此塔以镇之。




  • 关于龙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龙,东西方的理解是不同的,各有各的传说和比喻。中华文明的性格,以龙象表义,有其独特的特点。

龙者,鳞虫之长(Zhang3),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 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为何为九似呢?九为阳之极数,阳为功能,九似有包含一切鳞虫功德的含义。从华夏到中华文明,就有这种包含和统摄的含义了。

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 ,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龙能驭水火,具离坎之功,象征着阳气的升降,令阴阳消长。易经中也以龙比喻为阳气。春分登天,秋分潜渊。


那么,龙作为动物的一种,

到底存不存在呢?


东方文化其核心,就是阴阳文化。有能显者,必有隐匿者;有有形之物,必有无形之事。都是成对出现,相互依存的。

十二生肖中,唯独龙,有却不可见,正是这种文化思维的体现。

再比喻之,任何物体,都是有能量和质量的。相同处在于都能衡量。不同处,能为能力和功能,能力之所显,在于事物上。所以,事物有质,可见,而能不可见。我们见到的能力,都是已经作用到事物上的结果而已。

东方文化,阳气代表能力作用,阴气代表被作用的事物。龙代表阳气,其形九似,身形弯曲不直,善显隐,不令见全身。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是也。所以,中国人以曲则全,缓则圆为行事的智慧。做事情不极端,不过分,留三分余地。



  • 二龙塔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修复前(图片来源于网络)

↓修复后(玛哈学舍参访实拍)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走近二龙塔,密檐式青砖结构,原九层,取意为胜造七级浮屠。现存七层,高度为17.73米(问度娘的)。南北两面各层正中设不透体券门洞,底层有透体券门。塔底有石门洞,塔心有木楼梯,沿梯可登至塔的顶层。塔的结构和莲花纹方砖,颇与小雁塔相似,尚有隋塔特点,可确认为唐初建筑。

对于二龙塔的存在,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此塔为昙远禅师的灵骨塔。

另一种,认为是风水塔。



  • 二龙塔的传说


相传唐贞观年间,李淳风见此地有二龙头交错之势,乘时运十户九当官,担心大唐社稷乱于长安人之手。随向李世民谏言,当从龙头向下挖十丈零八尺深井,掏尽龙脑,修宝塔一座在龙头上,塔上的砖一页不多,一页不少,正好一砖压长安一官,让二龙永世不得翻身。如此,此龙脉可破。


没过几年,温家山一带来此井取水的人,经常有去无回。家里人顺路寻找,来到井旁,不见踪影,在井下打捞,捞出了人的骨头,猜测是被怪物所害。从此,前去取水的人渐渐减少。一日,大雾罩塔身,炸雷在塔上响个不停,从清早直到黄昏,雾散雷停之后,人们围住塔身观看,只见塔的西北角掉了一页砖,塔顶也没了踪影。塔下的井里,漂着一具美女的尸体,井水也变成了血水。想来,取水的人都是被这妖怪变成的美女所害,玉皇大帝知道后,派了雷神来除妖。


由于长安龙脉被破,当地本该做官的人,都失了仕途。更由于历代义军视二龙塔为改朝换代障碍,欲置二龙塔于死地而后快,几经兵火,近代已经残破不堪了。文字记载二龙塔内木梯焚于清末兵火。塔刹是一整块花岗岩石凿成的,弃于距塔三里远的吴家沟村北路旁。塔刹为何弃之于此有二种说法,一说塔顶有蝎子成精,化为白衣摇扇的少妇,打雷闪电,击杀蝎子精,击掉塔刹落于此地。一说修塔时,抬塔刹的民工迟到一个时辰,工地上刹时辰已到,鞭炮繁响,塔刹不能到位,抬塔刹者死罪难免,弃之逃散。


以后,人们在离二龙塔二十多里的西甘村发现了塔顶,在西新庄发现了一页砖,正是从二龙塔上掉下来的。所以,到了中华民国初年,长安的西新庄就出了个“造世英雄“张云山。后来的人都说:“二龙塔上掉页砖,长安出了个张云山。”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玛哈学舍参访实拍

关于二龙塔的来历,还有传说:

在解放初到上世纪50年代,王莽土门峪境内有两三个尼姑石塔,当地群众猜测,二龙塔附近古时曾是与西南方天池寺隔沟相望的尼姑庵,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文革”破四旧时,尼姑石塔被推倒坡下,滚落沟底。另一说则是,修筑二龙塔,镇住了土门峪和蛟峪两条毒龙,制止其频发洪水,所以叫二龙塔。

“文革”时期,又有人来拆二龙塔的砖,修建生产队的牛屋马厩,因归属纠纷,被有识之士制止,得以幸免。再后来,不知是谁将那塔有意拆掉了一半,于是,长安就此出了许多出人头地的人物。这当然都是传说了。



中国自古不缺乏跟龙相关的故事。终南山,在风水学中被称为中龙脉,土门峪中的二龙塔传说,以及其他峪口中大量关于龙的传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玛哈学舍参访实拍


经过二龙塔,再往山上走,就是天池寺了。因为还在疫情期间,寺庙没有开门。元芳一行从角门进去的,当家师父没在,跟几个常住的女尼聊了几句。了解到再往上走四十分钟左右,还有个隐修的道人。性格古怪,当家师父问他要手机号都不给。

元芳、元贞和亚拉打算下周去参访。

本次参访结束。


终南隐事丨二龙塔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玛哈学舍

小程序 : 玛哈玛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