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彭水:消費扶貧,架起農民致富橋

手工紅苕粉、土蜂蜜、土雞蛋、野生菌等在內的近600種優質土特產參與展銷,四天賣出了高達200餘萬元的銷售額;

一個又一個消費扶貧訂單源源不斷“飛”進大山,土特產源源不斷地走出“山門”;

看著昔日愁賣的“土特產”,如今變成了一個個“搶手貨”,變成了真正的“真金白銀”,貧困群眾笑開了顏;

……

近年來,重慶市彭水自治縣積極推進消費扶貧,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群眾心裡走,讓土特產 “俏”起來,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重慶彭水:消費扶貧,架起農民致富橋

市民在超市“消費扶貧·直購通道”選購土特產。(攝影:唐源)

借力展銷平臺

拓寬銷售渠道

“這次主要是推廣我們的葛根,帶了十多個單品,上午生意還可以,賣了四五千元,想努力把葛根系列產品推廣出去。”1月2日至1月5日,在2020年重慶兩江新區對口幫扶彭水消費扶貧愛心購活動中,參展商李永芬說。

據介紹,這是一次大規模、綜合性的購銷盛會,活動以“對口幫扶助脫貧·兩江攜手奔小康” 為主題,為廣大農特產品企業、經銷商和消費者搭建起一個產品交易平臺,讓彭水優質的農特產品能夠走出“家門”,走上重慶主城市民們的餐桌。活動中,彭水手工紅苕粉、土蜂蜜、土雞蛋、野生菌等在內的近600種優質農副產品參與展銷,吸引了不少市民提前來採購貨品。

“就是這場展銷會,我們4天就賣出了高達200餘萬元銷售額。”縣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借力展銷平臺,不僅讓彭水的農特產品一路暢銷,還能進一步帶動彭水農戶增收致富。

重慶彭水:消費扶貧,架起農民致富橋

市民選購好土特產後微信付款。( 資料圖片)

藉助展銷平臺,拓寬銷售渠道。

——積極鼓勵舉辦形式多樣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組織有代表性的農特產品生產主體參加西部農交會、渝交會等展會活動。開展彭水消費扶貧“愛心購”展會活動,集中推介、展示、銷售彭水農特產品。

——開展旅遊帶動消費扶貧活動。在旅遊景點、賓館飯店、遊客集散中心、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立銷售專櫃,推進特色農產品的銷售。結合彭水旅遊資源與鄉村旅遊景點,打造彭水自駕遊“後備箱基地”,構建“遊、購、娛、吃、住、行”一體化旅遊格局,吸引旅遊者購買群眾農特產品與服務。

——深入推進“渝貨進山東”消費扶貧行動,與山東聊城建立緊密的消費扶貧合作關係。銜接動員聊城市及所轄縣區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等積極參與,積極購買或幫助銷售彭水農特產品。招引山東企業來彭水投資興辦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推動全縣農產品品牌化、市場化。加強產業項目對接,引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動全縣農產品就地加工,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幹部帶頭銷售

土特產成爆款

“陳書記,我這裡還有30幾個雞蛋,哪天給你拿來哈。”

“陳書記,家裡還有手工苕粉和土蜂蜜,你圈子廣,幫我們賣一下。”

……

在高谷鎮共和村,這一幕經常出現。

村民們口中的陳書記,是共和村駐村第一書記陳亞琴。她在下村入戶走訪瞭解情況,順便幫助村民們銷售土特產……

在走村入戶的過程中,陳亞琴瞭解到,農村的土特產品多,又是綠色食品。這些產品拿到場鎮上賣,價格不是特別理想,而且有時還存在賣不出去的窘境。但這些土特產在城裡人眼裡看來,正是他們中意的好東西。

“國家不是提倡消費扶貧嘛,我們就考慮到能不能把這些土特產賣得更好,讓好東西真正物有所值。”陳亞琴說,在經過反覆調研,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讓土特產品走進城裡人的飯桌,走消費扶貧助農增收路。

說幹就幹!在村組幹部平時掌握情況的基礎上,陳亞琴帶著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一道,進村入戶詳細瞭解村民種植習慣和農產品生產儲存情況。

根據調查情況,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按照突出本地特色、引導產業發展原則,因地制宜確定了手工苕粉、土蜂蜜、土雞蛋等12個品種。結合城裡人家庭消費用量和贈送親友需求,確定了單品和組合包共16種規格。在考慮一定人工、物流等成本基礎上,參照本地市場價格和其他省份消費扶貧農產品價格,分別制定了相應參考價格。

隨後,又將這些產品配以生動圖片,並及時將產品信息通過民建市委會工作QQ群、微信群和駐村幹部的QQ群、朋友圈發佈。

圖文並茂的農特產品很快受到歡迎,一個個消費扶貧訂單源源不斷“飛”進了大山,土特產也源源不斷地走出了“山門”,真正變成了 “真金白銀”。

幹部帶頭銷售,讓土特產成為爆款。彭水將消費扶貧納入結對幫扶工作,幫扶部門及單位帶頭參與消費扶貧。組織農特產品按有關規定定向直供直銷全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醫院等食堂。制定全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定點購買群眾農特產品工作方案,推動全縣財政供養人員消費貧困群眾農特產品。協調上級對口幫扶單位機關食堂、幹部職工定向定點採購群眾農特產品。鼓勵全縣各級工會按照有關規定組織職工到農村開展工會活動,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當地農特產品。

同時,彭水還積極動員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發揮商會、協會等社會組織作用,動員民營企業參與消費扶貧工作,推動參與消費扶貧各類主體的消費需求與群眾農特產品供給信息精準對接,推介鄉村旅遊與美食美景並組織動員全縣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其中。

多渠道銷售

農戶喜獲增收

這段時間,家住桑柘鎮東風村3組的貧困戶豆遠輝一提起今年苕粉的收入,就笑得合不攏嘴。

“去年苕粉賣得又快又好,在家門口就賣完了,是我完全沒想到的。”豆遠輝說,“以前,苕粉都是自己拿到場鎮上去賣,賣得價格偏低不說,有時還賣不掉。”豆遠輝回想起以前賣農產品,心酸不禁湧上心頭。

“現在好了,就在家門口,駐村工作隊就幫我們把苕粉賣完了,還賣出了好價錢。”農產品在家門口暢銷,豆遠輝著實是打心眼裡高興。

“去年苕粉把自己吃的留出來,剩下的就賣了650元左右,這個還是要得。”一說起土特產苕粉的收入,豆遠輝絲毫不掩飾心中的喜悅。

昔日變賣不出去的土特產,如今成了暢銷品,農戶也喜獲增收。這對當地的農戶特別是貧困群眾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近年來,彭水推進供需定單化市場運作,彙總農特產品需求訂單,組建農特產品銷售平臺,按照訂單需求,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組織配送群眾農特產品。同時推進以單定產規模化管理,以訂單為導向,指導、動員貧困群眾發展適宜的種植養殖業,實現“栽滿種盡”目標,用訂單指導產業發展,並由專業合作社與貧困群眾簽訂協議,“點單”生產,所產產品由銷售平臺採取“淡季保底價格、旺季市場價格”的方式收購後銷往協議單位和市場,確保貧困群眾農特產品“收完賣盡”。鼓勵貧困群眾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等方式加入專業合作社,加強與貧困群眾利益鏈接,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作者: 唐源)

(作者單位:彭水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