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快報:安平楊屯神祕古地洞今現“真容”

衡水市快報:安平楊屯神秘古地洞今現“真容”


提起安平縣楊屯村,大家一定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一望無際、景色宜人的萬畝油菜花海,除此之外,楊屯村委會大院內還隱藏著一處神秘的古地洞,它源於明朝初年,在抗戰時期幫助村民躲避戰亂,神秘古地洞與該村的“人面桃花園”相得益彰,也為安平楊屯田園綜合體增添了濃濃的“文化味兒”。

探訪古地洞

4月20日,記者來到楊屯村,探訪了神秘古地洞。沿著高約1.5米的磚砌拱形地道,向前行進6、7米後,便進入另一番豁然開朗的新天地:磚室。磚室分為上下兩層,高約6米。下層還有兩個地道分支,一個位於磚室入口處,一個在磚室內,但都只掘進了近兩米。楊屯村黨支部書記劉影介紹,據傳,地道一直通往村南的公墓,地洞往南去的分支,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這一說法。因挖掘地道工程量太大,並影響地面的村民房屋,所以沒有再挖掘。另外,磚室一層還有一處券頂的耳室,高度超過1.7米,洞深也已超過兩米,後人推測是供人休息或儲存重要物品的。沿著磚砌的樓梯爬到上層,上層有一處寬闊平整的地面,還有一處小耳室,裡面有明顯的炭火痕跡,或為燒火取暖的地方,據推測,二層應是男主人的會客室和書房。

古地洞的來歷

談到地洞是如何被發現的?劉影介紹,2018年楊屯村深入挖掘當地歷史文化資源,籌劃在村委會園內建設村史館。在村史館地基施工過程中,發現了磚砌券頂。後在市、縣文物部門的指導下進行了簡單清理,發現兩個長方形券頂磚室,根據現場的青磚及碎瓷片,市文物專家分析為明早期遺存。另外,從挖掘出的古地洞斷代來看,要比保定清苑縣冉莊地道還早500多年。據史料記載,明成祖朱棣發動的那場靖難之役,在安平所處的滹沱河流域發生了歷時幾年的拉鋸戰,與楊屯村相鄰的賈屯村和郭屯村,縣誌上都留有燕王朱棣靖難時曾駐留過的記載,楊屯村也廣泛流傳著“燕王造反”的傳說。綜上所述,初步判斷這一遺存為明早期村民為躲避兵亂所建。

那麼,古地洞的主人又是誰?據安平縣縣誌記載,東漢時,此地稱為各莊村,有楊、古、劉、安四姓在此居住,後楊氏人丁興旺,遂改名楊官屯,簡稱楊屯。明朝靖難之役時期,楊屯村出了一位有名的財主,叫劉尚,其在晉中經營著綢緞莊,家境殷實,還時常接濟窮苦鄉鄰,受到當地人的稱頌。後遭遇靖難之役,匪患橫行。劉尚返鄉,從山西請來兩名能工巧匠,一起商議出挖地洞避亂的好辦法,並在兩名工匠的幫助下,制定好圖紙,挖掘出地洞,並把貴重物品藏在洞中。匪徒襲擾時,劉尚一家就躲進洞中,就這樣平平安安地躲避了戰亂時局。

古地洞獲得新生

據楊屯村78歲的村民劉文長介紹,抗日戰爭時期,此地洞也起到了保護群眾的作用。安平縣紅色研究會會長李建抓解釋,楊屯古地洞既可居家生活又可躲避戰亂,有進有出,可居可退堪稱傑作,是古代安平人民聰明才智的體現。1938年,冀中區黨委、冀中行署、冀中軍區等均在安平創建,是冀中抗日根據地的誕生地和發祥地,抗日戰爭時期的地道戰最早也是從包括安平在內的冀中區域開始的,因為安平縣境內的土層為橫土,易坍塌,不利於地道的保存,而楊屯村的地洞能保存下來很有意義。

劉文長還透露,楊屯村的這個神秘古地洞早在1968年就被發現過,當時因大雨沖刷,地洞處塌陷了一個大坑,幾個村民出於好奇將大坑挖開,發現有券頂的磚砌通道,順著通道往裡挖,在一側內凹處發現兩個大缸,高約1.5米,與村民放糧食的大缸相似。再往裡挖就到了村民的房基下,所以停止了挖掘。可惜的是,當時因生活困難,物資匱乏,人們把磚砌的通道全部拆了用於壘豬圈,兩個大缸也失落民間,大坑就地掩埋後成為現在的村委會院落。

2018年,楊屯村重新對古地洞進行了清理,在保留兩個原有磚室的基礎上進行了原址復建,基本恢復了原貌,楊屯古地洞遺址也獲得新生。

古地洞成為楊屯村一個重要的文化元素

楊屯村原本默默無聞的古地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每到週末就有來自保定和石家莊等地的遊人慕名前來。劉影說,下一步他們將把古地洞打造成楊屯的一個重要文化元素。在楊屯村,還有一處重要的文化符號——“人面桃花園”,是安平縣為了紀念和宣傳博陵(今安平縣)唐朝詩人崔護而修建的,園內景觀石上雕刻著那首著名古詩《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據悉,2016年,為了配合我市地下水壓採項目,楊屯村種植了萬畝油菜花,春暖花開之時,吸引了成千上萬遊客。安平縣也以“全國文明村”——楊屯村為中心,聯合周邊6個行政村,規劃了24.4平方公里的區域,建設了鄉村振興示範區——安平田園綜合體,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在此基礎上,安平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已連續舉辦了四屆。2017年,楊屯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2019年12月31日,又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楊屯村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除了萬畝油菜花旅遊區外,楊屯村的油菜花蜂蜜和油菜籽油深加工項目已經建成投產,註冊的“天來牌”油菜花蜂蜜和油菜籽油也即將投放市場。

如今,一個既有生態顏值,又有文化底蘊,還不失時尚的現代化新楊屯,如那一簇簇油菜花正迎風怒放。

來源:衡水晚報

河青新聞網編輯肖延昭丨平臺主編張永忠丨監製耿碩

本文轉載自"https://www.toutiao.com/item/6818921349910626829/",文中觀點並不代表本號觀點。本號尊重原創版權,如有冒犯,請私信立即刪除。同時歡迎各類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