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为何不帮老龟问阳寿?你看凌云渡上,河里漂的是什么?

我相信很多人看过西游记,无论是原著还是电视剧,都是陪伴咱们从小到大的经典。尤其是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广为流传。

“西游记”里最难的渡过的劫难,可能没人会想到结局,但要是说西游最一波三折的故事,我觉得非西游的结局莫属。

首先唐僧一行人吃尽了苦头才到达的灵山,路途上可谓是九死一生,当然,尽管演戏的成分居多,但唐僧并不认为这是在演戏,许多时候他真觉得自己会死,否则真得颁给他个西游奥斯卡最佳垂泪奖。


唐僧为何不帮老龟问阳寿?你看凌云渡上,河里漂的是什么?

再者说,唐长老最初打算三五年就能走个来回,结果一不小心走了十四年,而且还是单程票,这也是他总在路上催促赶路的原因,到了灵山的唐僧,可想而知唐僧的激动之情。

然而我佛如来偏偏在这种时候给他激动的心情泼了盆冷水,先是阿傩迦叶索要人事,已然让唐僧的激动大打折扣,又是发现所传经书是无字经书,唐僧内心已然备受煎熬,最终连自己的老板竟然和阿傩迦叶是一丘之貉,唐僧的心已是拔凉拔凉的,只能赔上紫金钵盂赶紧回去交差。

就在唐僧走到半路的时候,观音突然拿出她的小账本,发现唐僧还差一难才能凑够九九八十一难,本该圆满的结局在此出现波折,八大金刚直接半路上把师徒从天上扔了下来,不巧正扔在通天河岸边,遇到了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老龟。

这老龟曾帮助过唐僧一次,作为回报,唐僧只需在在西天问一问他的阳寿即可,然而唐僧一心只想着自己去取经,把这事给忘了,以至于老龟问起这件事的时候吞吞吐吐,老龟明白他根本就没问,身体一抖,将众人都丢到了河里。


唐僧为何不帮老龟问阳寿?你看凌云渡上,河里漂的是什么?

幸亏唐僧已经修得真身,不会被淹死,只是拿取来的真经悉数沾了水,最后几页还有破损,当天晚上又遇到阴魔来抢经,第二天早上才算是渡过了这最后一难,现在总归该圆满结束了吧?还没有!

到了大唐,李世民要求唐僧传经,唐僧却说必须要建一个高塔才能传,等塔建好了,唐僧终于可以登台讲经了,偏偏在这时八大金刚驾到:“唐长老,该上路了!”,唐僧闻言直接将经书一扔,跟着八大金刚去灵山受封去了,也就是说西游总体围绕着取经,但这所谓的“经”唐僧连读都没读,是不是太草率了呢?

“西游记”与许多小说的写法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思,这种故事的结尾非但不草率,反而将这种经典贯彻到了结尾,就比如说我们光看内容的话多数人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故事,但是你再看每一回的章节名称,会发现道教中许多的修炼名词,因此许多人认为“西游记”本身是一部内丹的修炼之法。

我们不研究的那么深奥,单从故事的角度来看,这最后的一波三折其实并非没有含义,就拿老龟那一段来说,看似是承上启下,但却给人一个问题:“唐僧为何不问如来?”,难道仅仅是他忘了?表面确实如此,但结合前文凌云渡那一段便会发现,以前的唐僧其实已经死了,书中明确说到凌云渡唐僧随波而下的尸体,也表明唐僧褪去了肉体凡胎,答应老龟要求的是以前的唐僧,而不是现在的唐僧。

唐僧为何不帮老龟问阳寿?你看凌云渡上,河里漂的是什么?

但是佛家讲究的是来生和因果,如果说死去的唐僧是现在唐僧的上一世,今世的唐僧自然也脱不了关系,之前的是因,这最终的一难便是果,而且不止是唐僧一个人的因果,老龟也有因果。

起因是老龟让唐僧询问如来自己的寿命,结果唐僧没问遭到了老龟的报复,可你看当天晚上的阴魔抢经的时候怎么悟空怎么说:“师父,你不知就里,我等保护你取获此经,乃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此所以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来暗夺之耳。一则这经是水湿透了,二则是你的正法身压住,雷不能轰,电不能照,雾不能迷,又是老孙轮着铁棒,使纯阳之性,护持住了,及至天明,阳气又盛,所以不能夺去。”


唐僧为何不帮老龟问阳寿?你看凌云渡上,河里漂的是什么?

其中说到经书之所以没抢到经书,因为经书湿占了一半的功劳,那老龟的报复反倒帮了个忙,如此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循环,像不像是道家思想中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循环?

“西游”本身就是一部提倡三教合一的书,但却有许多的说法,表面说它抑道弘佛,但从内丹功法这一角度来解读,它又是一部完全的道家著作,在大多数读者的眼中,它又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神魔故事,如此经典的解读确实是我们童年乃至现在的美好回忆,这部名著也是给予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四大名著之一实至名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