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病根在耳朵?

这个病例听上去很聊斋,但是解剖学上完全说得通,是基础到临床的范例。一起看看。

===

病例介绍

患者,男,15岁,因“反复咳嗽2年余”来诊。无发热、盗汗,无心慌、呼吸困难,咳嗽以干咳为主,偶有少许白黏痰,无中带血,活动和体位改变时咳嗽加重。患者发病以来,多次在外院,行“肺功能、激发试验(具体结果不详)”"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多种抗生素(具体不详)、止咳解痉药物(氨茶碱、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信必可都保、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等)”治疗,仍然有咳嗽,症状时轻时重,同时逐渐伴有耳鸣、耳痒。

既往否认吸烟史。

查体:咽部未见异常,扁桃体不大,心肺腹未见异常。

X线胸片检查未见异常。

耳部检查发现左耳外耳道耵聍栓塞,在取耵聍时出现刺激性干咳,方考虑慢性咳嗽为耳源性。

耵聍取出后,咳嗽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出现咳嗽。

咳嗽病根在耳朵?

问题1

临床诊断是什么?

问题2

该疾病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

耳源性咳嗽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动作,借此可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体外,频繁剧烈的咳嗽对人体有害。咳嗽症状首先考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耳源性咳嗽(耵聍栓塞导致长期慢性咳嗽)非常罕见,往往被忽视,造成耳源性咳嗽可能是由于迷走神经的耳支、咽支和气管支存在纤维交叉。当外耳道受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咽部发痒,诱发咳嗽。

耵聍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及粘附异物的作用。正常外耳道皮肤表面附有一层极薄的耵聍,暴露空气中干燥成淡黄色薄片,在张口等下颌关节运动时可自行脱落排出。各种原因使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时,均可引起耵聍栓塞。外耳道未被阻塞者,多无症状,完全阻塞时则有阻塞感,听力减退,并可有耳痛,刺激鼓膜者可发生耳鸣、眩晕。当某种原因(耵聍栓塞)刺激外耳道后壁的迷走神经耳支支配区时,通过迷走神经背核,支气管和肺神经丛,可引起反射性咳嗽。该例就是长期耵聍栓塞刺激外耳道后壁,导致慢性咳嗽。

下面这幅图来自于蒂德曼(1781-1861) ,德国海德堡大学内科学、解剖学、生理学学者。

蒂德曼神经是围绕视网膜中央动脉的神经丛,起自睫状神经

蒂德曼腺(Bartholin's glands)又称前庭大腺。

咳嗽病根在耳朵?

1迷走神经,

2舌咽神经,

3面神经,

4鼓索,

5迷走神经耳支(阿诺德神经),

6面耳支吻合术

7,8颈静脉,

9颈内动脉

=====

附上彩图

咳嗽病根在耳朵?
咳嗽病根在耳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