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皇室,立嫡還是立賢,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

江城boy


中國古代有明確的皇帝傳承製度,大都是採用嫡長子繼承製,沒有嫡長子的,就立皇長子或其他皇子,即使像清朝那樣沒有明確規定的,也從來沒有立賢一說。

哪個皇子賢明,那是十分不好判斷的。你說這個皇子賢明,我說那個皇子賢明,你聽誰的。晉司馬炎也算是比較聰明的皇帝了,畢竟是開國之君,再差也不能差哪去,但是還是被一群人給騙了,選了個傻子上臺,難道他就不知道選擇賢明的後繼者麼?肯定是知道的,可是一群人都表揚一個傻子,說傻子是個賢明的人,你信不信?所以選擇賢明的皇子,這句話本身就難以執行。

至於兩者上臺後有什麼不同,我認為在一個穩定成熟的朝廷裡,沒有什麼不同。除非那些不可救藥的皇帝,大部分皇帝都是一般人,賢明的也就那麼回事,因為有整個文官集團在那輔助或者說是限制,一般的皇帝難有作為,也難犯錯。你看中國兩千多年,那麼多皇帝,有幾個是有作為的?兩個巴掌都能算過來。況且,對於文官集團來說,一個有作為的皇帝是難以把控的,不如選一個一般人做皇帝,更有利於文官們掌握政權。



米格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大多數皇帝在選擇儲君的時候都信奉立嫡立長的原則,很少有例外。個別朝代選擇了立賢而非立嫡立長,結果就是兄弟隔閡、彼此猜忌、骨肉相殘、朝綱不穩。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難道真的只有選擇立嫡立長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嗎?也許不絕對,但大多數情況下一定是這樣,下面我們來分享幾個典型歷史傳承問題。

①秦朝秦始皇嬴政傳位:扶蘇與胡亥

◆先來看看秦朝,當時的公子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歷史上對扶蘇的評價是剛毅勇武,待人仁愛,有政治遠見;而且當時的扶蘇雖然和秦始皇政見不同且因多次勸諫始皇帝對大臣的殺罰而不被嬴政所喜,但公元前210年,嬴政在巡視途中病逝的時候卻依然下旨讓扶蘇繼位。如果沒有後來趙高、李斯等人的矯詔並扶持始皇帝十八子胡亥登基,那麼可能就沒有後世的陳勝吳廣起義,甚至之後的歷史進程一定會是另一個走向;當然歷史不能假設,可我們也由此得見扶蘇繼位與胡亥繼位的影響。

▲公子扶蘇

②隋朝隋文帝楊堅傳位:楊勇與楊廣

◆這裡主要說說有代表性的隋唐吧。我們都知道,隋文帝晚年對幾個兒子很是頭疼,他先是軟禁了三子秦王楊俊,後又在開皇二十年廢了太子楊勇,並將長子加太子的楊勇貶為庶人,兩年之後將四子蜀王楊秀也貶為庶人,最終立楊廣為太子。後來隋文帝病危的時候突然醒悟要改立長子楊勇為太子並下旨召回楊勇,但楊廣得知消息後趕走了隋文帝身邊的侍從並召回使者,最終以非正常手段取得了皇位並登基,是為隋煬帝,後來由於楊廣的橫徵暴斂和勞民傷財,各地紛紛爆發起義,最終導致隋朝滅亡。

③唐朝唐高祖李淵傳位:李建成與李世民

◆唐朝初年的事情也許大家都比較熟悉,本來唐高祖李淵一直認定的儲君是長子李建成,並且很早就將李建成立為太子。但無奈秦王李世民雄才大略且手底下謀臣良將眾多,最關鍵的是當時大唐的天下大多半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這個時候作為功高蓋世的秦王肯定不滿足屈居於大哥手下當個王爺。所以,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太子李建成及齊王李元吉全家並逼迫高祖李淵禪位於自己,從此開始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玄武門之變

④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傳位:朱標與朱棣

◆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朝代是明朝,朱元璋建立大明的第一時間就把當時的長子朱標立為皇太子並悉心教導,再加上朱標那溫良恭儉讓的個性和在諸多文臣武將中的威望,假如朱標順利繼位那麼一定沒有朱棣什麼事兒,而且要是大哥朱標當了皇帝朱棣一定沒有造反的心思,他會安安穩穩的當自己的藩王。當然,作為一代梟雄,取朱標而代之的心思朱棣不敢說沒有但一定不會付諸行動。原因很簡單,人心!道義!輿論!他哪個都不沾邊。後來朱標英年早逝,換了朱標的兒子皇太孫朱允炆即位,這個他不服啊,憑什麼自己這個當兒子的燕王如此的英明神武,皇帝老爹看不見非要把皇位傳給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不服氣的結果就是造反,之後靖難之役結束,朱棣上位。

⑤清朝清聖祖玄燁傳位:九子奪嫡

◆最後說一說康熙的九子奪嫡吧,作為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也許是吸取了前朝的諸多教訓加上滿族自己的傳統,這個時候的皇位傳承一直信奉的是立賢而不立長。努爾哈赤傳位皇太極而非長子褚英或者次子代善,後來皇太極第九子順治帝傳位康熙,這個康熙是順治第三子,也非長子。再到後來康熙晚年九子奪嫡,基本上滿清一朝沒有皇長子繼位的事例,這其中最為嚴重且影響深遠的應該是康熙的皇位傳承。一開始康熙源於對皇后赫舍裡的深厚感情,立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而且長達三十多年,在胤礽被廢之前,當時康熙的其他幾個兒子雖然也如狼似虎並無平庸之輩,但卻死心塌地的奉胤礽為未來的儲君且無二心,包括後來的四子胤禛等皆依附於太子。但後來當康熙一廢太子之後這幾位可就心思開始不安穩了,原因和明朝的燕王朱棣有些像,就是不服啊,感覺有了盼頭,總覺得自己也有勝出的希望,這之後就是各種為了皇位的算計傾軋、骨肉相殘,鬧的皇室腥風血雨沒有一點兒溫情。

▲康熙:九子奪嫡

聰明的您一定想到了什麼?那就是任何時候,假如接班人是最開始就定好的,而且是根據傳統規則確立的人選,那麼底下人一般沒有二心,只能怨自己生不逢時;但當繼承人不確定且沒有一定規則的時候,只要有繼承資格的都會蠢蠢欲動,起那僭越之心,為什麼啊?反正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既然不一定非長子嫡子不立,那麼所有人就都認為自己有機會,有機會就會競爭,競爭就會有代價。

所以您覺得是立嫡立長好呢還是立賢好呢?歡迎留言探討。


魚羊讀史


古代立儲君,“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但多采用嫡長子繼承製。立嫡的優勢是較為平穩,名正言順,是維護統治秩序最穩定的方式。如果廢“嫡”立“賢”,多數情況下朝局會有一定動盪,因為這牽扯到名分之爭、利益之爭,很多情況下還是殊死較量。

立嫡,有利於國家穩定

皇位的傳承是“國本”,將皇位有序地、順利地傳給子孫,來“奉宗廟之重,終無窮之祚”,是歷代皇帝的共同心願,在中國漫長的政治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皇位傳承的規制。

主要有“兄終弟及”的商朝模式,“父死子繼”的周儒模式、“幼子守家”的蒙古模式,以及時不時推行的“擇賢君而立”的模式。

從整個中國封建專制社會的發展進程來看,特別是“獨尊儒術”以後,各代基本通過立嫡長子來解決皇位傳承問題,上至皇帝官員,下至庶民百姓,無不認同這一觀念。

“嫡長子繼承製”的關鍵是“嫡”而非“長”,皇子母親的正妻(皇后)身份是最主要的。只要擁有嫡長子身份,即使他資質偏低,平庸無能,若無意外發生,也能順利繼承皇位。

這樣做的好處是,繼承人選具有很高的確定性,人們十分清楚未來皇位的繼承人選,避免諸子群起爭奪,避免統治集團內部分裂,有利於統治秩序的穩定。


立賢,王朝有政局動盪風險

其實,究竟採取“嫡長子制度”還是“選賢與能”的標準確立儲君,一直是困擾最高統治者的大難題。本著“天下之命懸於太子”的原則,一些明智的君主為了維護“祖宗基業”另想辦法,在諸子中選擇才能出眾的兒子為儲君。

  • 春秋時代,趙氏宗主趙襄子因母是從妾,又是狄人之女,原在諸子中名分最低。可是他小就敏而好學,膽識過人。其父趙簡子經過多年考察,欣賞其才學和膽識,廢掉世子趙伯魯,破例立趙襄子為世子。趙襄子後來同魏氏、韓氏三家分晉,開創了趙國。
  • 宋仁宗趙禎自己有子嗣,但認為皇族子弟趙曙,天性極為孝順,又喜好讀書,不做嬉遊玩樂的事情,穿的用的節儉樸素得像一個儒者,最終立趙曙為儲君,即宋英宗。

但這只是平穩交接的例子,一旦確立“立賢”這一原則,那麼有資格繼位的,人人皆會自覺為“賢”,從而覬覦、攫取皇太子的地位。

  • 李世民任秦王時“數平劇寇,功冠天下”,高祖李淵“屢許以為太子”,但又已確立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最終釀成了骨肉相殘的“玄武門之變”。
  • 清朝康熙年間,因皇太子“不法祖德,不遵朕訓”兩次被廢,眾阿哥兄弟鬩牆,明爭暗鬥,各顯神通,四阿哥胤禛脫穎而出繼承大統,即雍正皇帝,但政治動盪卻一直延續到乾隆初期。

更何況,當皇帝在諸位皇子中有更中意、心儀的繼承人選,即使不為賢,也會硬說為“賢”,無事生非,定然會鬧出風波。

  • 萬曆皇帝寵愛鄭貴妃之子為太子,想廢立皇長子朱常洛,與苦苦抗爭19年,不上朝、不理政,最終仍不得不妥協退讓,卻徒然耗盡大明國力。

因此,如要廢嫡立賢,這個“賢”是很難把握的,也很難像“嫡長子”那樣名正言順,可以取得朝野共識。爭奪“賢”的解釋權,實際上反映著複雜的政治背景,充滿了各種政治勢力的較量,各方勢力紛紛擁立不同的皇位繼承人,造成了激烈的內部鬥爭,會加速王朝的衰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